作为一款典型的家用紧凑型轿车,朗逸的内部空间肯定是多方关注的焦点,而当我亲身体验过朗逸内部空间后,我被彻底征服了,随后也得出了这样的感叹:原来德国车的后排也能是这样的宽敞!
由于定位家用,因此朗逸的前排座椅走的是舒适风格路线,而座椅的包裹性并不是很很好。而在德国车一直被人诟病的后排空间方面,朗逸处理的比较不错。185cm的乘客坐进去头部空间有些压抑,我想如果是175-180cm的身高驾驶者坐进去,头部空间会很宽敞,不会有压抑感。而当我坐过了朗逸的后排后,它使我彻底改变了对德国车后排空间狭小的观念。
朗逸的后排腿部空间大的让人有些咋舌,编辑身高185cm坐在后座,腿部剩余的空间竟然有将近两手掌的富余,不夸张的说,朗逸的后排是可以盘二郎腿的,没有任何问题。
『朗逸的后备箱空间弹性很大』
一款家用紧凑型车除了要拥有宽大的内部乘坐空间外,它的后备箱容积的大小也同样受到关注。朗逸的后备箱空间为472L,使得日常家庭使用绰绰有余,而朗逸的后排座椅也可以进行折叠这样进一步增加了后备箱的空间,这样一来使得后备箱空间弹性很大。
通过对朗逸空间方面的深入体验,我对这款车充满了信心。因为在朗逸之前德国车的软肋--后排空间小,在这款紧凑型车上得到了最大化的改善,甚至超过了某些同级别对手。
● 内饰方面--走的是清新淡雅路线
朗逸的内饰设计风格既遵循了速腾、途安那种工业感的风格,又新添了淡雅清新的风格。此次从它的内饰整体上看,内饰并没有用太多的线条来达到复杂的豪华感。此次朗逸的内饰设计走的是一套比较朴实的内饰设计路线,给人一种清新淡雅的设计风格。
之前在媒体试驾的时候,由于车辆使用的是试装车,因此在车辆装配工艺和用料方面有些不足,因此也使得大家更加期待朗逸量产版车型的工艺和用料。但当我见到量产版车型后,朗逸的做工和用料虽然有了一些改动,但是还是有些不足。不过朗逸值得称赞的是继承了大众精细的安装工艺,无论是车身焊接还是内饰的安装上都达到“毫米级”的水平。
在朗逸的仪表台上运用最多的同时也是最显眼的元素得就是圆形元素了,除了仪表盘的圆形转速表和车速表外,4个空调出风口也采用了非常有个性的圆形设计,如此一来,曲线和圆形相叠加的巧妙设计令整体造型显得非常柔和、温馨,圆形的边缘均采用镀铬饰条点缀,非常精致。
『传统的大灯总成、蓝色背光的仪表盘都深深的刻下了大众的烙印』
而令人不满的地方则是量产朗逸的内饰用料档次还是比较较低的,整个中控台完全采用的是硬塑料制成的,并且塑料件的用料也要比速腾等同级别车要低几个档次。难道说为了达到朗逸入门级紧凑型车的定位,上海大众就在内饰用料上采用较低的材质吗?这可不应该啊!
『朗逸的前后排均设计了扶手』
另外还有一点需要特别说明的,朗逸的座椅非常的舒服,据上海大众官方说,朗逸拥有完全中国化的座椅设计。而以我真实坐上去的感觉的确感受到了它的与众不同。精致的皮质面料、柔软的座垫以及颇具人体工程学造型的靠背设计,能让驾驶者和乘员均能够拥有相当出色的乘坐姿势,这样的设计中短途驾驶会比较舒适,但长途驾驶可能会有些劳累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