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店斌的莱茵灰小狮子(1)
[汽车之家 初步海选] 《汽车之家编辑开什么车》系列选题已更新至第5篇了。我们之前的选题是按车型进行了分类,而今天由于遇到一群工作状态稍微有点特殊的同事们,这次不得不打破之前的“传统”,以“分站群组”的形式来写这篇选题。说到分站编辑,对大家来说也许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群体。说熟悉是因为无论在导购、用车、试驾、文化以及新闻等频道中都能看到我们的文章;说陌生是因为我们日常工作的地点分散在全国4地(上海、广州、成都、石家庄)。好了,说了这么多,该言归正传了,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这群最熟悉的陌生人们,平时到底在开哪些车吧。
先来看看4地分站主编李店斌和他爱车307之间的故事。话说作为他的老部下,虽然我们在一起已共同工作5年了,但对他为何买307、为什么选法系车我还是一头雾水。下面,大家就听听“李老师”是怎么说的吧。
● 李店斌和标致307的故事
只忠于原厂风格,自己升级配置
由于工作需要,2008年5月份打算买车,但受预算限制,以及考虑新车的保值问题和未来一年半内有购新车计划,我就去二手车市场“淘宝”了。最后,看中一台06款旗云,顺手收了,那是我的第一辆车。话说,当年的旗云做工比后面推出的旗云2高出不少。因为2009年9月份结婚,当时我和媳妇手里也还有些积蓄,两人觉着是不是可以考虑换辆新车了?于是商量后决定,入手一款经济实惠且适合家用的紧凑型车,候选对象骐达、明锐、307。最后,放弃骐达的原因是家里的长辈们都不喜欢日系车,没办法,根深蒂固的老思想;明锐呢?和媳妇去店里看了看,做工满意,掀背式后备厢也实用,就是老气的外观击垮了她……那么,综合考虑,只有307可选了。
李店斌的莱茵灰小狮子(2)
如果要给307打分的话,我给75分。另外的25分缺在哪里?油耗扣掉15分,变速箱不顺手扣10分。回过头看307的产品优势,也就是我至今还很喜欢它的那些地方吧,1、做工用料很到位;2、外观运动不老气;3、车内驾乘空间大;4、坐姿高视野好。未来两年之内还没有换车的冲动,但非常希望东风标致能引入原汁原味的308两厢车型。
黄正桥的四眼POLO(1)
看完了李店斌与爱车的故事,再分享一下其他两位上海分站编辑开的车。上海分站成立于2007年6月,目前除了李店斌之外还有3位同事,分别是黄正桥(外号”阿黄“)、盛元珺(外号“小胖”)、以及2013年8月28日正式入职的朱力神(外号“朱编”)。比如关注度挺高的《上海非传统景点游记》和《赴日实拍丰田世纪》等都是出自前两位老同事的笔下。我们先看看阿黄同学的“四眼波罗”吧。
● 黄正桥和他的四眼POLO
每次修车都要拍照的“纠结人”
大家好,我是黄正桥,这部分内容会由我和各位分享。我的爱车是一台04款的四眼POLO 1.4AT三厢豪华版,至今已经陪我走过了差不多有三个年头。2010年10月是我入职汽车之家2年之际,当时的我迫切的意识到应该买一台车来增加自己对开车、用车、养车方面的经验,毕竟只有亲身体会过,才能撰写出更接地气,更符合大家实际用车需求的文章。就这样,买车的计划才提上了日程。
刚开始选车的时候,因为工作时间并不久,所以自己也没什么积蓄,纯粹只能靠着父母支持。作为独生子,我还是希望给家里少添些负担,选车的预算被定在5-8万元之间,而我对新车还是二手车实际上也没有太大的忌讳,父母也觉得第一台车,买个二手车其实更实惠。其实当年我喜欢的车是飞度和酷熊,无奈当我准备买车的时候,上海的4S店里没有我最中意的白色,再后来,长城就莫名其妙的把酷熊停产了,我对这款车超大的车内空间印象特别的深刻,而后长城推出了M2就没有那种特别的简洁感了;至于飞度,对于当年的我来说纯粹YY,二手的成色好点都要8万,严重超预算了。
选中现在这台四眼POLO纯粹是个偶然,记得有一次外出拍完车,和同事盛元珺路过某二手车市场时我提议顺路进去逛逛(@领导s,我木有偷懒,干完活儿才去的!),结果在一楼发现了这台保养的特棒的小车,漆面和内饰简直就是新车,连挡把的膜都没撕,当时眼睛都绿了!都说买二手车别挑剔,靠的就是缘分,保养那么好的四眼POLO哪儿找?赶紧砍价。“黄牛”当然也是识货人,开价6.5万,鬼都知道那是个坑爹价,就是杀到最终成交的5.9万带一切过户费用,对于一台03年8月出厂的老车来说依然是天价。但是谁让这就一眼看上了呢,买吧!再然后,就是找了某熟悉的4S店验车,老师傅一看,说除了小磕碰没啥毛病,OK,交钱,车就开回来了。
■ 爱车的外观分享
很多见过我车的朋友都说漆面好,实际上我的车也补过不少次漆了,特别是车门和前包围两侧,其他地方则依旧保持原厂漆。洗车周期也是两周一次甚至更久,打蜡更是大半年才会想起一次,因此只能说这原厂漆的品质确实够好,当然也少不了前任车主的细心保养。
黄正桥的四眼POLO(2)
■ 内饰部分的分享
如果你之前看了产品库里那套图的话,就会发现现在我的内饰已经有些显脏了。从设计上来说我喜欢这套内饰胜过现在新POLO上的那套,视觉效果宽敞,并且因为用料厚道,所以整体质感上也强太多了。只是在一些细节的用料上,当年的大众有些走火入魔,为了新车的质感而忽视了后期老化带来的负面效果,比如会起皮的中控台浅色区域和音响面板。
原车的方向盘可不是真皮的,而是发泡材质,我也是闲的没事干,去淘了“某记”品牌专车专用的真皮方向盘,然后和妈妈两人花了整整一下午缝好的。具体来说,就是我扯着皮子,老妈缝,所以也算是“爱心牌”真皮方向盘吧!有一年时间为了上下班方便在公司附近租房子住,一摸到方向盘就会想起父母,所以年初的时候又搬回家感受一天80公里的上下班路程了。
音响面板大概是去年换了的,原厂的早就起皮的不像话了,所以只好换上后期POLO劲取上的那种磨砂质感的,一下就干净了!另外一定会有人问我为何不装个一体机,MP3啥的接个U盘就搞定了,no!我不能接受中控台面板上有不和谐的因素,所以花300多元买了个帕萨特领驭上的RCD200机头装上,这就很和谐了,而且支持CD光盘上的MP3直接播放,还能按文件夹读取,一次性刻个100-200首歌,够听很久了。
当年的8喇叭已经让身边的好些朋友羡慕了,我说你们羡慕个啥,不就一二手车么?而且喇叭数真不代表音质好,纸膜的飞利浦喇叭解析度也不咋滴,只能说在同级别车里面效果还算可以。不过我也不是那种成天爱听“咚次大咚次”的人,所以么……目前这状态我挺满意的!
黄正桥的四眼POLO(3)
■ 座椅/动力系统分享
然后来说说车内的部分吧,我绝对属于比较啰嗦的,请大家见谅。车内的顶棚去年的时候我就换了一次,连工带料花了400元。早先是车门内衬的织物开始脱落,而后就蔓延到顶棚织物了,仔细观察后发现是因为年份到了,织物和内衬海绵之间的胶水硬化严重,导致了织物脱落,查了各大汽车论坛之后也发现是通病,换完之后再用个5-6年应该没什么问题了。
简单的说下动力、油耗和变速箱表现吧!这台发动机其实很多人都熟悉——德国原装进口、全铝缸体、每缸四气门、压缩比10.5等等,倒背如流,但实际动力感受呢?就一个字——烂!你要想在低速状态下急加速超个车啥的,那动力能把你吓死。不过另一方面,这款发动机跑高速却很猛,车速在80km/h-120km/h区间时提速相当给力,再往上踩,动力能直直的给踩到150-160km/h毫不含糊,车身也相当稳健扎实,典型的德系车本土调校风格,偏重高速,但不那么适应中国路况。
另一方面,虽然只是个毫无技术含量的老发动机,加93#和97#汽油的动力表现却截然不同,后者明显要更好一些,且发动机的震动和噪音表现也更好,还能多跑个20-30公里路。也因此,基本上我只加97#汽油,一箱油比93#贵个20元左右,我不抽烟不喝酒,省个20元还不容易?
再来就是变速箱了,我的这台老车搭载的是一台型号为GF150的4速自动变速箱,我也不知道它到底是保时捷设计的还是爱信的,总之这款变速箱从与发动机的匹配度、换挡平顺性和对驾车者意图的理解能力来看,要干掉某些品牌的6速手自一体变速箱就跟玩儿一样,真不吹牛!当然了,油耗也是个绝对软肋,市区堵车不开空调8-9L/100km,要像最近几个月上海这种“烤房模式”的生存环境,我的油耗基本在9.5-10L/100km甚至更高,这也忒夸张了……
黄正桥的四眼POLO(4)
■ 简单的保养和维护分享(按时间顺序排列)
如果你看完我的保养部分,一定会惊呆的,因为我对爱车的保养几乎是不计成本的,而保养周期大概是7500-8000公里或3个月一次。因为有了各大靠谱的电商,让我们自己网购配件的风险降低了不少,开销最大的依旧是机油。
有种观点是这么说的,“对普通自然吸气的家用车来说,如果5000公里保养一次,那么用什么机油都一样”,某种程度上来说我是认同这种观点的,但考虑到我的保养周期更长,并且始终希望发动机能在一个良好的状态上运行,因此目前全合成机油还是我的首选,其中以嘉实多极护0W-40和托酷SR-1民用版5W-40两种为主。
在这三年的时间里,我给这台四眼POLO用上了全新的正时系统和火花塞、更换了压缩机油和冷媒、更换了刹车油、还清洗了积碳、更换了全车刹车盘片、更换了新的点火线圈等等,其中的一些我曾写成了文章作为记录和分享,而更多的,则依旧以相片的形式保存在我的电脑文件夹中。
■ 结束语
在最后,其他同事可能都会和大家聊聊未来会换购什么车,不过在我这儿,至少目前对这台二手POLO还是十分满意的,至少5年内我不会去考虑添置新车。作为人生的第一台车,这台POLO在这三年里从未发生过任何烧机油、悬架漏油或是其他的故障,唯一的一次还是因为我忽视了它的电瓶早已超过了使用年限,结果大清早发现没电了,更换了电瓶之后也就解决了问题。
除此之外,它当然也会有一些不完美的地方,比如油耗偏高、行驶时右侧C柱下始终会有“叮叮当当”却怎么也查不透的异响、ABS保险丝易断裂等等,只是这些都不会影响这第一台车对我所经历的人生和工作的影响,当然还有那个母亲亲手为我缝制的方向盘。所有这些因素都让我不会轻易的考虑去再将它易主,就这么一直好好的开下去或许就是这台老车最好的归宿了。
盛元珺的金色小三(1)
● 盛元珺和他的宝马320i
喜好桃木内饰(不是怪癖吧?)
阿黄,你太啰嗦了,洋洋洒洒写4页!大家好,我就是盛元珺,汽车之家上海分站编辑。如果您经常看汽车之家文章的话,应该对我不是很陌生,不少导购和试驾文章中都能见到我体验空间胖胖地身影(*^__^*) 嘻嘻……。我的座驾是一台2008年购买的宝马3系(E90)。这车的标准名字比较长“320i时尚型木内饰”。至于为什么车型名字后面会有“木内饰”这三个字,是由于当年宝马320i时尚型,分银内饰和木内饰两款,木内饰的比前者贵3000元,对于喜欢桃木的我来看,肯定选后者。
其实在2008年买车的时候,我当时的第一目标是雅阁,当时第八代雅阁刚推出没多久,那车大气的外观、宽敞的空间以及丰富的配置,加上雅阁多年来的良好口碑让我爱不释手,但无奈那会儿正赶上雅阁加价最凶的时候,到4S店销售员开价就3万现金,让我非常不爽,果断放弃。另一备选就是宝马1系(E87,也就是上一代),没有买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等车时间太长,大约3个月左右,而且配置较低。至于320i,其实我一开始选车目标中并没有它,只能说宝马4S店销售的“忽悠能力太强”,发现我对1系的几点不满后,直接把我往320i上引,说什么价格差不多、配置高很多、空间还大、后备厢实用……,最后一句“现在买车送2年或十万公里免费保养”正好打消了我对当时对宝马维修贵的顾虑,顺利上钩了。虽然我一直觉得,我买这车是被销售忽悠上钩的,但回想起来倒也一点都不恨他,至今为止我还和当时卖车给我的销售员保持着不错的关系。
使用感受分享:
『佳明导航哪里买?请点击这里』
盛元珺的金色小三(2)
最后来说说宝马320i这车开了6年小9万公里的总结吧,动力基本够用、由于这车我平时后排很少坐人空间对我来说不是什么问题,就是它的油耗令人郁闷,怎么能这么高,而且我的驾驶习惯绝对不算激进的。至于换车计划,由于资金原因短期内的可操作性不强,但我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心中的Dream Car,那就是雷克萨斯ES,原装进口的身份、良好的质量口碑、舒适的驾乘感受以及4年或十万公里(混合动力为6年或十五万公里)的免费保养都是我爱上它的理由。
何家荣的橙色嘉年华
广州分站编辑部于2009年7月13日设立,起初何家荣负责广州地区,另有一位同事负责深圳地区。目前,广州分站共有4名同事,何家荣、陈海佣、阮志辉和孔庆禧,主要工作除挖掘本地资源外,还涉及部分华南大区的内容报道。
● 何家荣和他的橙色嘉年华
执着于各种改装的同事
2010年6月,我购买了属于自己的第一台车——09款嘉年华1.5L手动时尚型。与身边很多的朋友不太一样,我购车的原因并不只是为了工作,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实现自己的目标。其实在上大一的时候,我就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在我大学毕业后一年以内,要全凭自己的努力赚钱去购买一台属于自己的车,不管车的价格是多少,也不管用何种购车方式。”之所以把购车作为自己的目标,原因是我从小开始就喜欢汽车,也喜欢去旅行。事实上,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我当时看到房价在不停地上涨,认为一个刚从大学毕业出来工作的人,即使再有能力也难以购买到属于自己的房子。换句话说,当时这个目标对我而言相对容易实现。比较庆幸的是,我定下的这个人生目标在经过了几年大学兼职生涯后终于实现。
起初我想购买的车就是福特嘉年华,只不过是车型的配置不同而已,当时考虑的是09款嘉年华1.5L手动运动型。其实当时我对福特嘉年华这款车并不了解,而我喜欢它的原因就有一个——外形动感漂亮,车身线条的勾勒富有力量感。不过,当时它的价格并不便宜,经销商的优惠十分低,车子落地价已经超过11.5万元了,严重超出了我的预算,而且当时广州的经销商也缺少我想要的蓝色,最终不得不放弃。
在紧接着的一个月里面,我每个周末都流连在各个品牌的经销商店里面,而第二、三个进入我考虑范围的分别是08款本田锋范1.5L手动舒适版和08款飞度1.3L手动舒适版,前者的价格对我来说仍然有点高,跟家人商量后最终定下来的是08款飞度1.3L手动舒适版。说实话,当时这个决定也并非我个人的意愿,我的父亲是一个本田迷,而且他们觉得飞度的车内空间真的很不错。不过,在我正想要交订金的时候,销售却跟我们说提车时间要长达3个月,最终在“无奈”之下只能放弃,其实当时我也只是想找个理由说服父亲而已。
当然,我并非不喜欢飞度,它的车内空间和人性化确实做得相当不错,1.3L发动机的动力水平也让人满意,而我放弃选择它的原因有三个:一是它的外形不太符合我的审美观,二是它的驾驶感受比较平淡,三是它的1.3L车型的价格已经可以购买到其它合资品牌的1.5L车型了。
自己喜欢的品牌都看过了,但始终没有决定下来。后来,我还考虑过高一个级别的福克斯两厢,手上的资金不够就贷款购车。然而,当我去到福克斯的实车以后,我的想法打住了。说实话,它的外形我很喜欢,不过内饰设计实在有点老气。当时,我也请教过郭骁(上一代福克斯车主),他说这车的操控性很不错,不过油耗不低,像我这样身上的钱勉强可以买到车的人,建议我还得要考虑日后的用车成本。于是,我把目光再一次投到了嘉年华身上,然后认真对比了嘉年华各款车型之间的差异,也在汽车之家论坛关注这款车的信息,并经常到4S店进行过更深入的体验和试驾,最终购买了09款嘉年华1.5L手动时尚型。当时,这款车在广州市场相当受欢迎,购车的时候我不仅没拿到多少优惠,而且颜色也不是自己最想要的。听着有点可惜,但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因为我当时已经纠结了好几个月,也实在没有太多的时间耗在选车上了,而且我认为只要车子是真心喜欢,车身颜色并不算什么大事(当时还想过购车后更换车身颜色)。
由于资金不足,我并没有购买到一直心仪的嘉年华运动版,因此在购车后我第一步要做的就是把自己的时尚版改成和运动版接近的样子。自此以后,每隔一段时间我就会自己动手去装饰它,于是运动版前格栅、尾翼和后包围一样不缺地都给它装上了。或许是在拆装这些小配件的时候得到了一些成就感吧,反正从那时开始,我对它的折腾就没有停止过。
其实从那时开始,我已经不满足于外观上的这些简单变化了,我想自己的车更加个性一些,与众不同。于是,后期我还为它改装了避震器,先是用短弹簧降低车身,使了几个月的时间后觉得操控性也需要提高就直接换了运动型减震器。那个时候,弟弟不知道从那里换来了一套17英寸的轮毂,但碍于没钱买轮胎就一直把它扔在家里了。既然手上有免费配件可用,而且我也想看看嘉年华装上17英寸轮毂以后是什么样子,于是我就直接扒来装在自己的车上了。
试过后才知道,这套轮毂的重量实在太大,之前装的运动型减震器拉不住。迫于无奈之下,我为它装上了铰牙避震。最终得到的外观视觉效果我认为不错,操控性上也有一定的提升,高速行驶时稳定性也更高。然而,这样的改动也带来了更大的麻烦,车子变得毫无舒适性可言,任何大小的颠簸都直接反馈到车子里面去了。“坐你的车,跟坐在拖拉机上没有区别!”这是很多朋友给我的反馈。
实际上,在改装外观的同时,我一直在酝酿着改动内饰的颜色搭配,因为我十分讨厌原厂上黑下米“的双色搭配,只是当时没有找到稳妥的办法而已。直到前几个月,通过朋友介绍的厂家帮忙改装后,我心目中的嘉年华才最终确定下来。
在购车后的几年里面,我对它的改动没有停止过,改装件或者零部件使用几个月后,不合心意就换下来然后卖掉,再去寻觅新的,不停地尝试让车子贴合自己的心意。至于你问我是否有必要这样折腾,坦白地说,当中的乐趣和麻烦事可能只有自己知道,我是一个喜欢新鲜事物的人,任何的改变对于我而言都会有其乐趣所在。未来,我还会对它进行改动吗?恐怕不会了,实在没有这个时间和精力,而且在国内市场针对它的改装件实在是太少了。
前文跟大家聊了我在购车前和购车后对车子改装的一些事情,这些对我而言更重要,因此我把它放在前面了。后面的内容将会是在日常用车里面,我对嘉年华的一些看法。
坦白地说,其实在日常用车过程中用得不爽的地方,我都在把它逐步完善起来。比如前大灯亮度不够,我给它加装了透镜和氙气大灯;原车没有倒车雷达,就让4S店赠送或自己加装。至于车内乘坐空间和储物空间,我知道它的表现很一般,不过这并非我当时的主要购车诉求,而且现在也没有给我造成太大的影响,所以我只能说按需求来分析了,当然这并不代表嘉年华只有上述的缺点。
在3年多的相处时间里面,这台嘉年华并没有出现过大问题,而且我的个人需求它都基本上可以满足。如果100分是满分的话,我会给它75分,第一个扣掉的10分在于前大灯和倒车雷达上;第二个10分扣在车内拉手和后排储物空间上;最后的5分扣在车内空间上,我没有诉求但并不代表我给予充分的肯定。
从之前我单独一人用车,到现在刚建立小家庭,嘉年华的车内空间都可以满足到基本的需求。虽说短期内我没有换车的计划,但两年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那时已经超过30岁的我,不得不对车内空间有更高的要求。目前我比较心仪的车型只有杰德6座版,不错的车内空间,灵活的座椅组合,尚算合理的起步售价...这些是它吸引我的地方。
陈海佣和白色英朗GT
● 陈海佣和他的英朗GT
只开了5个月的新车
在去年的时候,由于工作需要有了买车的想法,碰巧我叔也正有此打算,于是一拍即合。我们一开始把目光瞄准了二手车,想着先随便买一辆日常使用,可无奈广州开始限牌,没有资格获得购买指标的我们只好重新计划买新车。
既然是购买新车,我们决定就干脆买一辆过得去的紧凑型车。因为我叔不太懂汽车,于是接下来选购环节基本由我操作,他只需做最关键的事情——把首付给了。一开始英朗并不在计划的前列,我把目标重点瞄准了福克斯和东风雪铁龙C4L。C4L外形挺好看,内饰设计也比较个性,配置中上水准。可由于上市不久没优惠,1.6L车型感觉没有劲,1.6T又实在太贵,所以放弃。这样就只剩下英朗和福克斯,福克斯在配置以及口碑要好于英朗,可我们实在喜欢英朗的外形,最终拍板英朗,在随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因此认为自己是个肤浅的人。由于车买不到5个月,下面就跟大家简单分享一下用车感受。
由于相处的时间并不算长,所以还没发现英朗有什么太不满意的地方。外观是最吸引我的地方,至于配置和动力都能满足日常所需。这个价位的车型,没有车身稳定控制系统,让我有些不太满意。路遥知马力,相信以后会有更多关于英朗的用车心得,对英朗感兴趣的朋友也可以到我的博客进行交流。(点击进入博客)
柳伟的银色明锐(1)
石家庄是汽车之家两位创始人创业的地方,所以这里一直都有工作人员。柳伟于2003年03月入职,出于对汽车的热爱,在2004年底他加入初创的汽车之家团队,主要负责产品库的工作。由于人手短缺,这个部门直到2007年中旬也只有一人维护。此外他还要兼顾新车拍照工作,截止目前产品库的150多万张图片,约有10%是出于他手(这个数据惊呆了所有分站编辑同事⊙﹏⊙汗……) 。随着网站业务的多元化发展,在2009年6月正式建立了有编辑的石家庄分站,起初只有柳伟一位老同事,主要负责是采集本地区行情信息、以及为本地车友和经销商服务。在2012年5月份,石家庄分站开始主攻商用车内容。大家看到的绝大多数有关微面和皮卡的实拍、以及体验、试驾、新闻类文章都是由柳伟和王亮撰写。
● 柳伟和他祖籍捷克的明锐
喜好德系品质
由于工作需要,我在2006年9月份就买了人生中的第一台车——捷达(都市春天),当时我只有3万多的积蓄,剩下部分就靠老爸老妈资助了。在此后的5年多时间里,它陪伴我走过了11万公里。而我这个“负心汉”在捷达“年老色衰”的时候,又动起了换车的念头。其实这个念头在2年前就蠢蠢欲动了,谁不想开好车呢?况且我在石家庄的房子也得到了拆迁的喜讯,这换车的资金不就有了么。可是只闻喜讯,未见真招儿,你说着急不着急。我连候选车型都准备好了,如速腾、明锐和起亚K5。虽然捷达是最便宜的德系车,但它仍旧秉承了德系皮实耐用、扎实可靠的品质,所以我很看重这些。速腾绝对是这个级别的精品,但它价格坚挺,并且略显婴儿肥的外观,让我有些犹豫;而起亚K5时尚动感的外形让我一见倾心,还有那18英寸的大轮毂和黑色的全景天窗让我神往。不过我并没有一时冲动,主要是当时资金没有到位。呵呵!
经过再三对比后,我认为前面两种车都不太适合我。我理想的车型是那种外形中规中矩,但还要略带一丝时尚;内饰做工细致;动力方面,要在性能和燃油经济性方面兼顾才好。当然,价格要控制在15万元左右。我认为车能展现每位主人的性格特征,而此时的我,明锐刚好可以诠释。2012年初,拆迁协议搞定了。得,提车去吧。
柳伟的银色明锐(2)
在与明锐相伴的这15个月中,除了曾经动力输出不平顺,后来又油耗增加的动力系统外,其余部分我还是比较满意的。如果需要我给它打个分,我想这个分数应该在85分左右,因为它满足了我本阶段的用车需求。要说我未来的购车计划,那可能是在5年后,或者是我40岁之前的时候。到那时,我可能会更换一台宝马5系,这是为了圆我毕业时候的BMW梦;亦或许我会购买一台普拉多,而这也是为了圆我一个自驾西藏的dream。同时也祝您梦想照进现实。本人的部分结束了,请看下一页,我的同事王亮为您讲述他与爱车的故事。
王亮的银色科鲁兹
● 王亮和他的银色科鲁兹
工作/生活需求把小科带回家
由于工作和生活的需要,再加上这几年来有了一些小积蓄,因此在今年年初的时候,选择并购买了一辆二手的科鲁兹(2009款 1.6L SE MT)。在二手车中,科鲁兹是我的首选,因为我对它也是“觊觎”很久了,大概可以追溯到2009年吧。之所以选择二手车,是因为不到十万元的价格就可以买到一辆紧凑型合资车,并且还能省下购置税。最终我以8.8万的价格购得了,然后径直开到汽配市场进行了一下小的整理和检查,400元更换了机油、机滤和火花塞。
整体来讲,我对“小科”还是比较满意的。外观和内饰动感帅气;空间、配置及动力表现能够让人接受;操控性不错,但是油耗有些偏高;其它一些小的不满意也不伤大雅。目前我还没有换车的计划,不过未来我可能会考虑一款级别再高一些、风格更为稳重的中型车,抑或SUV车型。
田阳的白色高尔夫(1)
成都分站现有编辑两名(沈诚和田阳)。如果从入职时间算起,有编辑的成都分站成立于2012年7月1日(*^__^*) 嘻嘻……。与其他3地分站一样,成都编辑的主要工作精力在挖掘本地资源,帮助消费者购买和使用汽车。
● 田阳和他的高尔夫
被偷过轮子的“小白”
去年买车时,想法很简单,就是买个车代步。因为我家离公司实在太远每天来回差不多60公里,光乘公交就得花超过4个小时,实在不堪重负。所以买车时,除了预算这一项硬指标外,有现车也是一项必须满足的条件。当时本来也考虑过一些中型车,但看得上的基本价格都超过25万,无奈超预算太多,只能放弃,而小型车比如POLO、晶锐等我是很喜欢,可家里长辈觉得内部空间太小无法接受。
● 最满意的地方
● 最不满意的地方
田阳的白色高尔夫(2)
● 自己动手改过的地方
● 维修保养
高尔夫的保养费用在同级别、同价位、同排量的车型里绝对算得上高昂。280元的工时费简直就是在向豪华品牌看齐,最离谱的是,洗车这项其它品牌免费提供的服务,居然也收费20元。
至于未来的换车计划,因为之前购车出手得太慢,导致错过宝马1系,加之这辆高尔夫在购买初期的一段时间实在太不让我省心,这让我愈发想念错过的宝马,所以我打算未来两年时间换一辆稍好一些的中型车。目前最青睐的是宝马320Li时尚型,当然如果未来预算更高,奥迪A4L 40TFSI quattro运动型是最理想的选择。
全文总结:
看到这儿,《汽车之家编辑开什么车》之分站特辑篇,到此就圆满结束了。第六篇将是中型车大汇聚,看看那些开奥迪A4L、昊锐和天籁等车型的的同事们会有什么用车感受和独到见解与各位网友共同分享,我们一起期待吧。(文/图/摄 汽车之家 4地分站编辑 内容整理/盛元珺)
《编辑开什么车》系列文章 |
小型车篇 汽车之家编辑开什么车(1) |
自主品牌篇 汽车之家编辑开什么车(2) |
以运动之名 汽车之家编辑开什么车(3) |
两种选择/一种态度 编辑开什么车(4) |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