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浮山游玩-冲虚古观
对于许多北方的朋友来说,广东的著名山脉不外乎是丹霞山、白云山之类的,其实罗浮山的名气不亚于之前两者。
罗浮山是我国道教十大名山之一,位于惠州博罗县长宁镇境内,地处岭南“旅游休闲走廊”的中心地段,是构成“广州――香港――惠州”旅游金三角的支撑性景区和代表型景区。景区规划总面积260平方公里,内有大小山峰432座,飞瀑名泉980多处,洞天奇景18处,石室幽岩72个。史学家司马迁把罗浮山比作“粤岳”,所以罗浮山素有“岭南第一山”之美称。
其实谈论起罗浮山的名人,不得不提的就是北宋的大文人苏轼了。在苏轼被贬惠州期间,多次光临罗浮山,这里便留下苏轼许多有关罗浮山的诗句了。最著名的一首莫过于《惠州一绝》的食荔枝二首·之二。传说是东坡先生对广东话的误解,还原成广东话,应该是“一啖荔枝三把火”,要真是一日三百颗的话,那是多么惊人上火的程度。
除了诗句以外,罗浮山还留下众多关于苏轼的闲情杂事。例如这座会仙桥,相传在绍圣元年,苏东坡到罗浮山游玩,酒后巧遇一名村姑,于是诗兴渐起,吟到“寻幽探胜入罗浮,乘醉策杖觅归途。雨后山花香更美,村姑回眸胜仙姑”的打油诗。这名村姑见到苏东坡如此放肆,就回敬了他一句:“东坡游罢过西湖,举杯邀月作狂徒。是非只为多开口,记得朝廷贬你无。”苏东坡顿时心头一惊,后来才知道遇到了仙姑,等到回头去寻找时,却突然下起了倾盆大雨,溪水暴涨冲走了回去的木桥。正在这时候铁拐李路过,于是把铁拐变成一座桥让苏东坡过了溪。后人为纪念苏东坡与何仙姑、铁拐李相遇,建起了这一座“会仙桥”。桥板正中刻有“会仙桥”三字,是台湾著名爱国诗人丘逢甲于清宣统三年所书。(注:资料来源于百度百科)
罗浮山给人的感觉就是人杰地灵,特别适合修心养性。这也或许为什么全国最有影响的道教宫观之一的冲虚古观会建立与此的原因吧。
冲虚观位于罗浮山朱明洞景区麻姑峰下,南临白莲湖。为东晋葛洪创建,距今已有1600多年。初为葛洪修道炼丹南庵。葛洪“羽化成仙”后,晋安帝在此建“葛洪祠”,唐玄宗天宝年扩为“葛仙祠”、宋元祜二年哲宗赐额改为“冲虚观”,一直流传至今,成为全国最有影响的道教宫观之一,杭州黄龙观、香港黄大仙、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黄龙庙等,均认它为“祖庭”。
冲虚古观有三奇:1.主殿三清殿周围大树环绕,屋顶却无落叶;2.观内无蜘蛛网;3.长生井井水能治病,昔日名曰“神仙水”。后来神仙水经考究得知水矿物质含量奇高,“神仙水”的谜底被揭开,不过之前二迷至今未解。
游览冲虚古观,不得不提的便是创建者葛洪。葛洪为东晋道教学者、著名炼丹家、医药学家,而且更是我国预防医学的介导者。提起葛洪,人们或许很自然就想起“炼丹”二字,内擅丹道,其实这还远不仅于此,葛洪外习医术,研精道儒,学贯百家,思想渊深,著作弘富。他不仅对道教理论的发展卓有建树,而且学兼内外,于治术、医学、音乐、文学等方面亦多成就。《抱朴子》为其主要著作,他对文章及美学的论述就散布其中,虽然比较零散,但其价值还是不容忽视的。
以上的地方由于里面涉及神灵被管理者拒绝拍照,所以这些暂时就不能为读者们一一道来了,想了解的话还得请亲自到此地亲身游历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