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国际市场第五代/日本市场第三代Swift(2010年问世)
2010年,铃木推出了第五代Swift(日本市场第三代),拥有五门两厢版、三门两厢版(仅限欧洲)、四门三厢版(仅限印度)共三种车身结构。新车的整体造型延续了上一代产品的基本特征,只是针对部分外观细节做出了优化式的改款设计。不过,第五代Swift的车身尺寸比老款大了不少,轴距增加了40mm,达到2430mm。
同时,内饰部分进行了彻底的革新,中控面板、仪表盘、方向盘等均经过重新设计,变得更加时尚。配置方面增加了启停系统、定速巡航、ESP等亮点。动力部分,第五代Swift搭载了全新的K12B型1.2升发动机,采用双VVT技术,最大功率94马力,峰值扭矩118牛·米,传动系统配合5速手动变速箱或CVT变速箱,驱动方式可选前驱或四驱。
2011年,第五代Swift推出了高性能版的Swift Sport,外观增加了运动套件,内饰在座椅以及方向盘等位置运用红色缝线突出运动风格。动力方面搭载了经过改进的M16A型1.6升发动机,加入了可变进气歧管技术,优化了进气可变气门正时系统,同时还增加了可变气门升程装置。这台发动机的最大功率为136马力,峰值扭矩为160N·m,传动系统匹配6速手动或CVT变速箱。该车的底盘经过了加强,车身刚性也做了优化。
2.2、第五代Swift在中国(2014年问世)
虽然国产雨燕一直没有换代,但铃木中国在2014年以进口方式为国内消费者带来了第五代Swift的运动版,并命名为速翼特。该车搭载了与海外版相同的136马力1.6升发动机,拥有比普通版更优的操控性以及更高的行驶性能极限。不过,速翼特虽好,但售价却高达17.88万元起,而这也注定了它的惨淡销量。
3、国际市场第六代/日本市场第四代Swift(2017年问世)
2016年底,铃木发布了第六代Swift(日本市场第四代),新车仅提供五门两厢版这一种车身结构,拥有2450mm的长轴距。第六代Swift出自铃木HEARTECT轻量化平台,同平台车型包括铃木Baleno和铃木Ignis。外观部分,第六代Swift的前脸采用了全新设计的六边形进气格栅搭配更具侵略性的前保险杠,车身侧面营造出悬浮式车顶的视觉效果。
第六代Swift的内饰继续采用深色配色,双炮筒式仪表盘中的红光点缀增加了运动感。配置方面值得称赞,拥有自适应巡航、车道偏离警示、主动刹车、LED彩色中控触摸屏、前排座椅加热等。新车提供了三种动力系统,包括1.2升、1.0T两款传统动力,以及由1.2升发动机与电动机组成的混合动力系统。
其中,1.2升发动机的最大功率为91马力,峰值扭矩118牛·米,匹配的是5速手动或CVT变速箱;1.0T三缸发动机的最大功率为102马力,峰值扭矩150牛·米,搭配6速自动变速箱;而混动系统除包含上述1.2L发动机外,还搭配有一台最大功率3.1马力、峰值扭矩50牛·米的电动机,传动系统采用5速AGS变速箱,驱动方式可选前驱或四驱。底盘部分,第六代Swift依旧采用前麦弗逊独立悬架+后扭力梁式非独立悬架,这种结构组合也是该级别车型的主流搭配。
2017年法兰克福车展,第六代Swift的高性能版Swift Sport正式亮相。新车外观相比普通版更为凶悍,前脸进气格栅面积进一步扩大,车身运动套件采用了仿碳纤维材质,搭配17英寸双色轮圈以及带大口径尾喉的双边共双出排气。新一代Swift Sport的动力系统采用了1.4T BOOSTERJET发动机,最大功率140马力,峰值扭矩230牛·米,传动系统匹配6速手动或6速自动变速箱。此外,新车的整备质量仅为970kg,相比上代车型减重80kg。
结语:从1983年至今,铃木Swift系列已经发展至第六代。作为全球战略车型,Swift系列在全球7个国家生产,140多个国家销售,印度、欧洲、日本是该车最重要的市场,占全球销量80%以上。中国也是铃木Swift的主要市场之一,其中,第二代Swift三厢版曾以“羚羊”之名由长安铃木引入国产,并从1999年一直卖到了2015年。
2005年,长安铃木又以“雨燕”之名引入国产了第四代Swift五门三厢版,该车至今仍活跃在市场中。2014年,第五代Swift的高性能版以“速翼特”之名,作为进口车在国内上市,不过由于售价过高,销量并不理想。如今,最新一代Swift/Swift Sport已经在海外上市,但不知道它们会不会被引入国内。(文/汽车之家 李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