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逸+新聆风=轩逸·纯电
[汽车之家 原创试驾] 在今年的北京车展上,日产把展台最重要的位置留给了我们今天文章的主角-轩逸·纯电。是的,这位在中国车市打拼多年的沙场老将现在进行了完全的进化,推出了纯电版本。官方数据显示综合工况续航里程338km,在60km/h等速行驶下续航里程可达到389km,补贴后预售价16.6万。这辆“纯电化”的轩逸到底表现如何,我们一起看文章吧~
其实简单点说,轩逸·纯电这辆车就是套着轩逸外壳的三厢版新聆风,为什么非要换个三厢车的壳子其实不难理解,毕竟三厢车型目前在中国市场,还是比两厢车更能让大众接受,并且也更符合这辆车家用代步电动车的定位。
前脸是这辆轩逸·纯电车型外观上区别于汽油版轩逸的最大亮点,虽然车身和车尾还是汽油版轩逸的设计路子,但是车头则是照搬了新聆风那个颇具动感的前脸,加之中央菱形花纹蓝色区域饰板,整个前脸科技感十足,非常符合这辆车的定位。
单从侧面看,猛一看你很难把这辆轩逸·纯电跟汽油版区分开,这俩车间的造型根本就是一模一样。最明显区别就是这个纯电版特有的双色五辐轮圈,造型还是挺有科技感,符合这辆车调性的。轮胎选用了普利司通的TURANZA系列轮胎,尺寸为205/50 R17。
轩逸·纯电的尾部没什么亮点,跟汽油版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跟侧面一样,你依旧只能从几个细节区别出这是一辆纯电车型,比如尾部高亮黑的扩散器,比如扩散器上面那一抹漂亮的蓝色饰条。
整体来讲,轩逸·纯电外观部分最大的亮点就是那个“新聆风”的车头,确实漂亮,剩下的轩逸部分,除了轮圈、轮胎和尾部的扩散器饰条,都仅仅只是细节不同了。外观结束,咱们到里面去看看,其实这车里面比外面更有看头。
中控台用料扎实
咱前面Bla~BlaBla说了那么多轩逸·纯电外观设计上跟汽油版相同之处,好像它跟汽油版的区别不大。但当你来到内饰,哎呦,有些不一样了啊,内饰设计可以说是融合了新轩逸和新聆风两车的长处而来。
中控台整体的轮廓和造型跟汽油版轩逸非常像,整体属于温馨的居家风格,没有特别犀利的线条,一切都是很舒缓的感觉。整个中控台大部分区域均为软性材质覆盖,下半部分为硬质材料。
从新聆风那里继承过来的三辐平底运动风格方向盘挺好看,皮质非常细腻。细节处,蓝色的缝线也标志着其电动车的特殊身份。整体方向盘比较纤细,握感上会有点不踏实的感觉,并且仅支持上下两向调节。
原本新聆风方向盘右侧的定速巡航控制按钮不见了踪影,目前定速巡航已经不是什么技术壁垒,相信是厂家出于成本考虑减掉了。
轩逸·纯电的主/被动安全装备给的量非常足,不仅装配了车道偏离预警、盲区监测,还配备了前部紧急制动系统,驾驶者没有及时采取制动时候,车辆在检测前方障碍物时会及时采取制动措施。
车内有WiFi能上网
整个中控台,除了那个新聆风的方向盘,另一个亮点就是这个钢琴黑的可触摸中控彩色大屏了。
内部系统界面设计简单明了,各区域划分非常明确。并且使用滑动时候,完全没有卡顿现象,一切都很顺滑。除了第一次进入导航界面要稍等几秒钟之外,打开其他界面响应都很迅速。
用户可以通过App市场下载日产官方的“日产智联EV”App,注册账号后,进入车内扫描中控大屏幕上面的二维码与车辆绑定,这样手机端可以查看车辆各项实用数据,包括当下充电情况。另外还能实现车辆防盗等进阶功能,非常实用。
这个价位的车配备方向盘加热的并不多见,目前这项配置大多还只出现在豪华品牌车型上面。实际测试了一下,打开后加热速度也比较令人满意,整体加热也比较均匀。是个冬季一旦能用上就再也离不开的实用配置。
座椅依旧很舒适
接下来咱们看看内饰、座椅部分用料情况,实拍这辆是米色内饰,加之设计风格,显得整车更居家范儿,仔细观察车内,大部分区域都被皮质软性材料覆盖了。
米色内饰车型,门板也是双色设计,并且大面积都被皮质材料覆盖,日常与驾乘者接触最多的地方还用了蓝色缝线跟座椅及方向盘相呼应,可以说用料方面,这辆车还是挺实在的。
座椅造型很讲究,同样来自新聆风。日常与驾乘者接触最多的地方都是用了打孔皮质,并且还加上了翻毛皮点缀,看上去非常显档次。座椅两边都是手动调节的,但是前后排座椅都可以加热。
座椅的舒适度你不需要太担心,毕竟“沙发”一样舒适的座椅一直是日产比较拿手的项目,厚实、柔软的坐垫和靠背能给你较好的乘坐体验,但就是如果激烈驾驶时候,侧向的支撑性一般。话说回来,谁会开这辆车激烈驾驶呢?对吧~
内部空间乘坐展示
说说乘坐空间,毋庸置疑的是,底盘的电池包的确侵蚀了一些内部乘坐空间,前后排整个坐姿都变高了一些,这样就会挤压头部空间,下面咱们来看看1米8的体验者,坐进去会怎么样。
当你坐进车内时,即使座椅调至最低,你也马上就能感觉出这车坐姿要稍微高一些,1米8的体验者把座椅放置最低,头部基本只有2指左右的距离了。
前排还好,后排就比较棘手,为此,厂家也是做了几处改进,在有限的空间内尽可能扩大头部空间,首先是对后排乘客头顶区域的车顶做了些改动,向内凹了一些,腾出了一些头部空间,再有就是把座椅的靠背角度往后仰了一些。
后备厢整体表现跟汽油版轩逸没有区别,电池包并没有对这里产生什么影响,容积依旧是510L,基本鞥够满足全家日常出行的装载需求。
动力表现
● 动力部分
动力方面,新车将搭载一台型号为TZ200XS5UR的永磁同步驱动电动机,其最大功率为109马力(80千瓦),峰值扭矩为254牛·米。在电池方面,新车搭载了薄片型高效能三元锂电池组,其总容量达到38kWh,官方数据显示综合工况续航里程可达到338km,在60km/h等速行驶下续航里程可达到389km。
● 实际驾驶感受
时速80km/h之内,这辆轩逸·纯电能给你足够的动力支持,无论是起步还是市区内超车,都能做到游刃有余。深踩加速踏板时候,能感觉到推背感。但过了80km/h这条线,或者遇到大角度上坡时候,动力输出就变得线性、舒缓了。80-120km/h区间内,纯电动车的加速优势变得越来越小,深踩踏板,车辆只是非常线性的提升速度,并没有过多激进的表现。
在市区拥堵使用场景下,挂入B挡是个聪明的选择,频繁的起步停车,再也不用油门-刹车-油门-刹车这样的死循环操作。稍加熟悉,你甚至可以利用B挡,松开加速踏板后,车辆回收动能的拖拽感控制车速,实现用加速踏板控制车辆。
车辆还有ECO模式,进入ECO模式后,车辆加速时的响应会平缓很多,即使你快速深踩加速踏板,车辆给你的反馈也绝对不是你预期的那样。这种略“懒惰”的加速响应也同样适用于城市拥堵路段,因为跟车蠕动过程中,你加速踏板深一点、浅一点,车给你的回馈并不明显,不会有一窜一窜的感觉。
这辆轩逸·纯电的转向算是比较精准,虽然有些虚位,但是如果不仔细感觉,基本可以忽略了。底盘很扎实,初段的滤振效果也不错,但是速度稍快点过减速带什么的,还是有些弹跳的感觉。另外,中高速转向、并线时,车辆的侧倾有些大,整个人往一边甩的感觉,低速行驶不明显。
● 续航情况
最终电脑给出的数据,百公里耗电量为16.4kWh/100km,官方给出的数值是13.8kWh/100km。本次行驶的162公里大多数是路况较好的铺装路面,平均时速能够在40-50km/h左右。其实这种持续长时间的高速行驶,也是比较耗电的状态。
总结:
轩逸·纯电本质上就是一台换了轩逸壳子的新聆风,整车其实都是由那个电动平台开发而来,只不过轩逸这个名称加上三厢结构也许更容易成为敲开市场的敲门砖。虽然其车身主要部分套用了轩逸的设计,但是诸如前脸和方向盘还是选用了颜值更高的新聆风设计。目前单看16.6万的预售价及338km的续航里程,其实很难在第一时间打动消费者,我想这个数据之外,轩逸·纯电带给消费者的更多是合资品牌整车品质、更高的配置及日产这么多年可靠的电控技术吧。但不能否认,现如今,中国品牌新能源车型的整体素质已经大踏步提升,轩逸·纯电想要在如此竞争激励的市场中打出自己的一片天地,还真是要多下些功夫,用更实惠的方式吸引更多消费者。(文/图/摄 汽车之家 王申)
车型配置表
车型图片 | ![]() |
基本参数 | 轩逸·纯电 2018款 高配版 |
厂商指导价 | 0.00万 |
厂商 | 东风日产 |
级别 | 紧凑型车 |
能源类型 | 纯电动 |
工信部纯电续驶里程(km) | 338 |
快充时间(小时) | 0.75 |
慢充时间(小时) | 8 |
快充电量百分比 | - |
最大功率(kW) | 80 |
最大扭矩(N·m) | 254 |
长*宽*高(mm) | 4677*1760*1520 |
车身结构 | 4门5座三厢车 |
最高车速(km/h) | 144 |
官方0-100km/h加速(s) | - |
实测0-100km/h加速(s) | - |
实测100-0km/h制动(m) | - |
实测续航里程(km) | - |
实测快充时间(小时) | - |
实测慢充时间(小时) | - |
整车质保 | 三年或10万公里 |
车身 | 轩逸·纯电 2018款 高配版 |
长度(mm) | 4677 |
宽度(mm) | 1760 |
高度(mm) | 1520 |
轴距(mm) | 2700 |
前轮距(mm) | 1530 |
后轮距(mm) | 1525 |
最小离地间隙(mm) | - |
车身结构 | 三厢车 |
车门数(个) | 4 |
座位数(个) | 5 |
油箱容积(L) | - |
行李厢容积(L) | 510 |
整备质量(kg) | 1520 |
电动机 | 轩逸·纯电 2018款 高配版 |
电机类型 | 永磁 / 同步 |
电动机总功率(kW) | 80 |
电动机总扭矩(N·m) | 254 |
前电动机最大功率(kW) | 80 |
前电动机最大扭矩(N·m) | 254 |
后电动机最大功率(kW) | - |
后电动机最大扭矩(N·m) | - |
系统综合功率(kW) | - |
系统综合扭矩(N·m) | - |
驱动电机数 | 单电机 |
电机布局 | 前置 |
电池类型 | 三元锂电池 |
工信部续航里程(km) | 338 |
电池容量(kWh) | 38 |
百公里耗电量(kWh/100km) | 13.8 |
电池组质保 | 待查 |
快充时间(小时) | 0.75 |
慢充时间(小时) | 8 |
快充电量(%) | - |
变速箱 | 轩逸·纯电 2018款 高配版 |
挡位个数 | 1 |
变速箱类型 | 固定齿比变速箱 |
简称 | 电动车单速变速箱 |
底盘转向 | 轩逸·纯电 2018款 高配版 |
驱动方式 | 前置前驱 |
前悬架类型 | 麦弗逊式独立悬架 |
后悬架类型 | 扭力梁式非独立悬架 |
助力类型 | 电动助力 |
车体结构 | 承载式 |
车轮制动 | 轩逸·纯电 2018款 高配版 |
前制动器类型 | 通风盘式 |
后制动器类型 | 盘式 |
驻车制动类型 | 脚刹 |
前轮胎规格 | 205/50 R17 |
后轮胎规格 | 205/50 R17 |
备胎规格 | 非全尺寸 |
内部配置 | 轩逸·纯电 2018款 高配版 |
皮质方向盘 | ● |
方向盘调节 | 上下调节 |
方向盘电动调节 | - |
多功能方向盘 | ● |
方向盘换挡 | - |
方向盘加热 | ● |
方向盘记忆 | - |
行车电脑显示屏 | ● |
全液晶仪表盘 | - |
HUD抬头数字显示 | - |
内置行车记录仪 | - |
主动降噪 | - |
手机无线充电 | - |
座椅配置 | 轩逸·纯电 2018款 高配版 |
座椅材质 | 真皮 |
运动风格座椅 | - |
座椅高低调节 | ● |
腰部支撑调节 | - |
肩部支撑调节 | - |
主/副驾驶座电动调节 | - |
第二排靠背角度调节 | - |
第二排座椅移动 | - |
后排座椅电动调节 | - |
副驾驶位后排可调节按钮 | - |
电动座椅记忆 | - |
前/后排座椅加热 | 前● / 后● |
前/后排座椅通风 | - |
前/后排座椅按摩 | - |
第二排独立座椅 | - |
第三排座椅 | - |
后排座椅放倒方式 | - |
前/后中央扶手 | 前● / 后● |
后排杯架 | ● |
可加热/制冷杯架 | - |
多媒体配置 | 轩逸·纯电 2018款 高配版 |
GPS导航系统 | ● |
道路救援呼叫 | ● |
中控台彩色大屏 | ● |
中控台彩色大屏尺寸 | 8英寸 |
中控液晶屏分屏显示 | - |
蓝牙/车载电话 | ● |
手机互联/映射 | ● |
车联网 | ● |
车载电视 | - |
后排液晶屏 | - |
220V/230V电源 | - |
外接音源接口 | USB+AUX |
CD/DVD | - |
扬声器品牌 | - |
扬声器数量 | 4-5喇叭 |
灯光配置 | 轩逸·纯电 2018款 高配版 |
近光灯 | LED |
远光灯 | LED |
LED日间行车灯 | ● |
自适应远近光 | - |
自动头灯 | - |
转向辅助灯 | - |
转向头灯 | - |
前雾灯 | ● |
大灯高度可调 | ● |
大灯清洗装置 | - |
车内氛围灯 | - |
玻璃/后视镜 | 轩逸·纯电 2018款 高配版 |
前/后电动车窗 | 前● / 后● |
车窗一键升降 | 前排 |
车窗防夹手功能 | ● |
防紫外线/隔热玻璃 | - |
后视镜电动调节 | ● |
后视镜加热 | ● |
内/外后视镜自动防眩目 | - |
后视镜电动折叠 | - |
后视镜记忆 | - |
后风挡遮阳帘 | - |
后排侧遮阳帘 | - |
后排侧隐私玻璃 | - |
遮阳板化妆镜 | ● |
后雨刷 | - |
感应雨刷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