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悬架结构
当竞争对手后悬架结构形式还是扭力梁式非独立悬架的出现时,江淮iC5(参数|询价)的独立后悬还是比较占优的,不管是从硬件方面还是实际体验方面。
● 底盘温柔还有性格
初体验江淮iC5时,它底盘的那股硬朗劲儿还是着实给我留些了很深的印象,毕竟大部分电动车的调校会无限接近纯种买菜车的设定。但是该车还是有些性格的,路面上的信息还是能够透过肢体去感受到一些的。不过,归根结底它还是一台温和的车型。
日常驾驶时,转向系统可以提供很安心的驾驶感受,毕竟阻尼感方面能够提供到位的稳定性。但是中心位存在一些虚位,并且在回正力方面调校的并不是太线性。轮胎与地面到底是“紧贴在一起”还是“貌似神离”也无法透过方向盘感知到。
简单的中高速并线并不会难倒江淮iC5,它甚至表现的还算矫健。但是再多的“任务”就有些难为它了。回弹阻尼的设定特性让它在连续的重量转移时容易“迷失”自己,车身会出现明显更不上底盘节奏的现象,有种脱节的感觉。
● 刹车表现一般
对比令人惊艳的加速成绩,江淮iC5的刹车成绩却非常一般。在刹车过程中,踏板的脚感适中不会弹脚也不会在多次测试之后偏软。不过在刹车尾段,能够明显感觉到轮胎抓地力的不足,并且热衰减的现象比较明显。
● 总结
溜背的造型、接近7秒“破百”的性能表现,江淮iC5似乎像是一台瞄准年轻人市场的紧凑型电动车。但是出色的空间表现和不错的NEDC续航、电池温度控制等方面又让它并没有一味求美,而放弃了实用性。当然,初段动力过于“暴力”的问题同样显而易见。不过瑕不掩瑜,就像它的兄弟车型江淮嘉悦A5,我们依旧能够从它身上看到江淮长足的进步。(文/图/摄 汽车之家 于硕 李乔辰)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