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YNK&CO的野望
目标明确:大众
LYNK&CO虽然作为中国品牌,但是它的研发与设计却是在欧洲完成的,这也能够让人认识到,他的市场可能不局限于中国。而发布会当天吉利全球营销副总裁魏思澜透露,LYNK&CO选择在德国发布有三条原因,第一LYNK&CO品牌源自欧洲经典设计;第二LYNK&CO的主要竞争对手在这里(特指大众);第三德国将是LYNK&CO的第一个海外市场。而吉利官方更是将LYNK&CO的市场划到了整个欧洲以及北美。
模块化是个时髦的词
作为一个新生的中国品牌,为何吉利敢于将其定位于一个参与国际竞争的主流品牌,其原因我相信来自成熟的技术,就是未来CX11所使用的CMA模块化平台。这款模块化平台是吉利汽车欧洲研发中心(CEVT)与沃尔沃共同研发,它与大众的MQB平台有些相似,其平台除油门到前轴之间的范围不可调之外,长度可进行任意加长。未来沃尔沃也将应用CMA平台诞生其下一代40系列车型,所以有了强大的技术保障,加上欧洲设计开发,LYNK&CO可以说是信心满满。
多款车型满足你
未来LYNK&CO品牌还将基于CMA平台打造一系列车型,从而形成较为完整的车型矩阵,这当中将涵盖小型车、紧凑型车、中型车以及同样级别的SUV以及跨界车型。不过虽然CMA平台有足够的延展性,但开发团队并不希望将其无限延长,这样不仅会牺牲操控性,同时安全性上也将存在一定的隐患,同时考虑到中国市场对于空间的特殊需求,基于CMA模块化平台的LYNK&CO车型最大的长度将不会超过4.8米。
我们也获得了他们的一些内部代号,其中首款SUV车型为CX11,轿车为CS11(Sedan),跨界CC11(Crossover),以及两厢车CH11(Hatchback)等。
未来made in台州路桥?海外基地同时布局?
所以短时间内你可能见不到一款尺寸非常大的LYNK&CO车型,不过话说回来,LYNK&CO在欧洲研发设计而它的产地将在何处,这个问题目前官方还是守口如瓶。不过据我们从其他渠道了解,吉利已经着手在浙江台州路桥兴建应用于CMA平台制造的工厂,这里很有可能最终成为LYNK&CO品牌在中国的生产基地。
除此之外,由于面向全球市场,所以未来LYNK&CO品牌在海外生产的可能性也是非常大的,不过考虑到成本原因,LYNK&CO单独在海外建厂的可能性并不大,同时由于沃尔沃也将使用CMA平台进行40系列车型的制造,所以也许LYNK&CO与沃尔沃共线生产是更好的选择。
创新的销售模式
在销售方面,吉利高级副总裁魏思澜谈到,汽车发明接近140年以来,销售模式从来没有改变过,这已经是不符合时代的特征,而手机这款智能产品,从诞生到现在,无论硬件设备还是销售模式都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改变。未来LYNK&CO品牌的销售将会借鉴手机的营销模式,包括传统销售、网络销售、合约制、长期租赁、分时租赁等等,来满足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
● “先知”的展望
在最近的几年间,随着互联网思维与资本逐渐进入汽车行业,越来越多的全新品牌诞生。LYNK&CO也正式伴随着这样一股热潮而诞生。虽然互联在LYNK&CO品牌当中也占有这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相比其他互联网造车企业,源自吉利与沃尔沃这两家中欧传统造车厂家的设计与制造,让我认为LYNK&CO这个新品牌的未来更加明朗。
首先LYNK&CO品牌的定义符合当下新兴的消费群体以及消费观念。我们能够很容易发现,在全球市场当中越来越多的品牌推出了面向年轻消费者的车型,希望获得新一代消费群体的认可。同时互联网的出现使得人与人,人与物之间更加的密不可分,互联这一概念也在近几年当中很快的融入到汽车产品当中。
而LYNK&CO正是面对着这样一群年轻消费群体所开发设计的,个性的外观设计加上源自北欧的简约内饰并且在互联技术上,未来量产的新车能够将互联这一技术融入到日常行车与使用当中,无论是你自己定义自己的中控液晶屏界面,还是通过互联网查看天气、下载App等等。相信这样一款产品将给年轻人带来不错的好感。
这样一款具备互联性车型不能使一台样子货,它的真正属性仍是一台汽车,所以动力、驾驶、舒适性等传统汽车的要素也必不可少,而LYNK&CO的背后有着吉利控股集团的大力支持,同时也有着吉利汽车欧洲研发中心(CEVT)这样的技术保障团队作为后盾,这对于日后产品的更新换代所使用的资金与技术支持是非常有利的。在我对吉利汽车欧洲研发CEO的对话当中我了解到,未来它们将针对新能源技术当中的电池与电机进行研发与合作,随着电气化时代的到来,LYNK&CO未来也会在新能源战场上开始拓荒。
LYNK&CO是下一个观致还是宝沃?
相信这个小标题是很多人都会思考的,成立新品牌就要面对成功与失败,就像观致与宝沃,前者诞生之时前途一片光明,但是最终消费者对其产品并没有买账,直到观致5的推出仍没能拯救它惨淡的销量。
而后者一个已经消失半个世纪的德国品牌,依托中国资本重新复活,但与观致截然相反的是,宝沃在只有一款产品BX7的前提下,截止今年9月的销量已经达到14239辆,其中8月和9月销量均超过5000台,这对于一个刚刚诞生不久的品牌来说有些不可思议。
从这样两个品牌来看,中国市场并没无法接受全新品牌,我们有足够的市场能够让一个新品牌成长。当然也有人认为宝沃的成功与观致的失败,重点在于前者先推出了更受欢迎的SUV。这个观点也十分重要,在当下的中国市场上,SUV车型的火爆程度可想而知,并且在全球范围内SUV都是炙手可热的。LYNK&CO同样明白这个道理,一款真正有实力的产品,同时又是一款SUV车型,将能够帮助品牌较为迅速的占据市场,并且打下良好的品牌基调。随着CX11离我们越来越近,LYNK&CO在市场当中能否一炮而红,还要看它的最终产品力。
● 总结:
当LYNK&CO这样一个念起来似乎很酷的年轻品牌,亮相在众人面前时我曾经怀疑过,吉利在经历了曾经的众多子品牌之后终于回归于一个吉利,如今却又再次诞下一名新子,难道曾经的教训仍然不够么?
事情并非我开始所想的那么简单,如今的吉利已不再是从前,坐拥两大研发中心四大设计中心,同时拥有着沃尔沃的整套开发与供应商体系的它,看到了吉利品牌的与沃尔沃品牌之间的差距,一味地依靠沃尔沃的技术来提升吉利品牌的产品力很有可能会毁掉沃尔沃这个定位豪华的品牌,而这时一个犹如白纸一般的新品牌恰好能够诞生在他们当中,也许才是将吉利以及中国品牌带向国际市场的良方。
LYNK&CO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带着时尚潮流设计、过硬的技术以及互联网的营销思维集合的新品牌,虽然刚刚诞生不久,但这位中国小子的野心可不小,未来它将如何在包括中国的国际市场上展露手脚,我们拭目以待,看完了本期文章相信您也对LYNK&CO有所了解,那么您认为这个全新的品牌能够成功么?请填写下方的投票告诉我吧。(文/汽车之家 耿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