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亿B轮融资到位 车和家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与滴滴合作以及B轮融资的消息要比放弃SEV项目更早一些出现,可实际上要先理清SEV消失的原因,才能明白与滴滴的关系以及新融资的价值。在过去一周中,所有关于李想以及车和家的报道内容几乎都在回避SEV的事情,这反而把我们带进了一个误区里,把这件事单纯当成了又一个企业“打脸”事件。
『滴滴创始人程维(左)、车和家创始人李想(右)』
放弃SEV,是因为找到了更好的替代产品。据悉,在4月底车和家将会下线一款综合续航达700公里的7座增程式电动SUV,这也是2016年李想曾提到的那款“大而强”的产品。在曾经的计划中,车和家本意是希望SEV可以先帮助品牌打出知名度,然后在依靠这款SUV产品来进一步走进高端民用车市场。但这样的结果可能会让市场同时接受一个品牌跨维度的去打造两个不同基调的产品,显然对树立品牌价值是存在问题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SEV项目的消失,也算是为这款SUV产品让路了。
『车和家7座SUV骡车测试谍照(即底盘测试车阶段)』
除此之外,车和家另外一条具体车型项目浮出,将会为滴滴出行推出一款网约车定制车型,这款车之前从未在车和家的计划中出现过。有消息透露首批车辆订单或将达到一万辆,同时在设计、座位布局以及使用成本等方面都会与传统汽车有变化,完全是针对网约车的使用场景进行的特殊定制。李想在接受对话时表示,车和家将与滴滴出行合力打造出一套网约车运营理念,将每公里成本计算作为标准,把车队的运营、保险、能耗、空驶率都计算进去,每公里成本可以控制在1元以内,比正在运营的同级别燃油车有望节省近1/3,而用户打车自然也就更便宜。
如果这辆网约车定制产品落地,其应该会是国内首台针对新兴出行理念而打造的车型,而对于滴滴出行而言,或许也是看中了车和家作为一家初创车企更容易去接受这样的一个定制化车型的研发理念,换成国内任何一个传统车企,无论是成本还是合作条件,想做成这件事的难度都要高的多。这样一个创新产品,对市场有好处,对两家企业也同样有着双赢的利益点。
与滴滴成立合资公司,打造高端SUV车型,新的战略可以说完全覆盖了之前SEV车型要为车和家承担的责任。而B轮30亿融资到位,也将帮助这家初创车企向市场兑现上述两款新车型的承诺。当然,这笔钱也将帮助车和家改造已经具备生产SEV产品能力的流水线,这个问题虽然在目前所有消息中都未提到,但谁都明白,重新改造一条整车制造流水线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更不是一件省钱的事。
● SEV的消失,期望它是一次理智的打脸
乔布斯说过:“没有人会愿意买大屏手机。”可是iPhone 6诞生了。雷军说过:“小米不会涉足中低端智能手机。”而现在小米主力市场就是千元价位。罗永浩也说过:“如果锤子售价低于2500元,我是你孙子。”于是这件事成为了近几年来企业著名的打脸事件之一。
SEV项目的诞生与消失看似是一次变相的“打脸事件”,但和上述的例子相同,一家企业在产品战略推进过程中出现重大策略变化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当然也会有人选择不撞南墙不回头,但在现实面前反思和思考显然要比撞得头破血流更理智,何况是进入汽车这样一个动辄几十亿启动资金的行业呢。
● 总结:用李想自己的话,祝福车和家
在文章发布前,我再次登录车和家的官网,原先的SEV页面已经消失了,首页更换为了一张面对夕阳的封面图,显得特别意义深刻。从2015年至今,中国市场来了太多的新兴车企,而目前能够看到的落地产品却屈指可数。在略有些乌烟瘴气的造车大潮中,车和家未来的命运我们谁也不知道,只能用李想自己微博中说过的那句话来祝福这家企业吧:那些最重要的可以成就你的优质能力,都是需要吃很多的眼前亏,需要很长时间的坚持才能拿到成果,成果达成的收益也会远超你的想象,并帮助你继续的坚持,形成信念,甚至信仰。(文/汽车之家 姚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