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车闻中心 新能源 正文

深评:从电池看新能源车快充走向何方

收藏 (0条) 举报/纠错 向编辑提问

3、锰酸锂电池适用于插电式混动客车

  锰酸锂电池具备功率性能、放电倍率性能、低温性能好,电压频率高的特点,且在三元上游原材料疯涨的态势下,锰酸锂的成本优势正在逐步突显。但在能量密度、高温性能等方面仍然需要提升。近年来,锰酸锂快充电池在插电式混动客车领域占比增长显著,代表企业为中信国安盟固利、亿鹏新能源、微宏动力。

主要企业技术路线单体能量密度装配车型充电倍率寿命
盟固利主要从管理系统、结构设计等方面来解决,从管理系统输入解决电池热失控问题,到电池安全阀设计,再到电池结构设计解决散热问题等。145Wh/kg3-5C8000
亿鹏能源正极主要通过配合镍酸锂和改进的电解液,实现快充功能和长寿命;负极采用多孔碳负极材料(碳纳米管掺杂人造石墨负极),通过多壁碳管增大其导电性及循环寿命。123Wh/kg3-5C10000次
微宏动力采用高容量高功率锰酸锂正极材料170Wh/kg3-5C7000

  然而,锰酸锂电池在高温条件下循环性能欠佳,通过正极掺杂可以改善锰酸锂电池高温性能,但改性后的锰酸锂材料已非“原来的锰酸锂”了。业内常用“多元复合材料”,正极采用三元材料和锰酸锂混合体系,负极则采用多孔复合碳,进一步提升快充的性能,但安全性仍然需要重点关注并不断提升改进。

汽车之家

4、钛酸锂快充电池适用于纯电动客车

  钛酸锂动力电池是以负极材料命名,正极采用三元材料,以珠海银隆、微宏动力、天津捷威为典型企业。从性能来看,钛酸锂电池的低温性能优越、安全性和循环使用性能较好,作为快充电池的倍率性能也得到业界的肯定。但是钛酸锂目前突出的问题有两点:其一,能量密度相对较低,在政策、市场均要求不断提升能量密度的压力下,当前钛酸锂的市场份额在整个动力电池市场中占比较低。其二,受高成本的小金属材料如钛、镍、钴的影响,钛酸锂电池成本明显要高于其他体系。

主要企业技术路线单体能量密度装配车型充电倍率
珠海银隆主要采用一次颗粒40-60nm的钛酸锂材料,国内其他多为150-350nm,一次颗粒越小,电子通过路径变得更短,因此导电性相对更好,更能实现大倍率充放电91Wh/kg3-5C
微宏动力改进钛酸锂材料作为负极材料,防止电解液于电极之间发生反应,有效地抑制普通钛酸锂电池常常遇到的胀气问题,延长循环寿命。85-100Wh/kg3-5C
天津捷威生产钛酸锂锂电池的技术管控高,从工艺设计及制作管控上解决钛酸锂胀气问题。115Wh/kg6C
制表:汽车之家行业评论员(据公开资料整理)

  钛酸锂电池在循环寿命方面明显优于其他体系快充型电池,这因材料本身特性,即“零应变”特性决定。但其劣势明显,能量密度较低,能量密度只有三元体系的一半左右。再加之价格偏高,目前大多是在快充公交上应用,后续亟需寻求更高电压的正极材料及匹配电解液来解决此缺陷。

5、快充新方向——钛铌氧化物负极材料

  钛铌氧化物是基于钛酸锂的基础上研发产生的,主要优势在于相对于钛酸锂理论容量175mAh/g,钛铌氧化物的理论容量在280mAh/g左右。

  2017年10月,东芝官方宣布已成功研发新一代车用锂离子电池,有望在2019年商用。该电池采用钛铌氧化物材料,相对目前三元、磷酸铁锂等技术,实现颠覆性进步。新电池具备能量密度高、充电效率快等优点,只需充电6分钟就能达到90%的电量,可行驶320公里。目前锂电池平均需30分钟才能充至80%电量。

汽车之家

  此外,“石墨烯电池”的概念一直比较火热,但行业内也存在争议。在锂电池中应用,石墨烯主要做负极活性材料和导电添加剂。单就快充能力来看,采用石墨烯作为导电剂,或用石墨烯包覆磷酸铁锂/三元锂材料,能达到较好快充效果。但综合成本、工艺难度等指标来看,仍有很大挑战性。

三、快充产品市场前景

  能量密度高,充电快,价格便宜,这是用户最期待的理想型动力电池产品。然而“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在现有的锂离子电池体系下,倍率性能、能量密度、寿命、安全性、价格等动力电池最重要的五个指标都固定在比较稳定的雷达图里面,提高任何一个指标,其他的指标相对来说都会受到损失。

快充类型优势劣势
快充

1.充电时间短

2.运营效率高

1.续航里程短

2.价格高

3.安全性低

4.循环寿命短

5.充电设施要求高

小快充

1.充电时间适中

2.运营效率适中

3.续航里程适中

4.价格适中

5.安全性适中

6.循环寿命适中

7.充电设施要求适中

慢充

1.续航里程长

2.价格低

3.安全性高

4.循环寿命长

5.充电设施要求低

1.充电时间长

2.运营效率低

制表:汽车之家 行业评论员

  目前快充动力电池主要应用于新能源客车,因其对城市及受众单位选择性强,即有相对财力支持的城市或单位,比较倾向于快充型电池客车。但从市场发展潜力来看,未来乘用车、专用物流车的增速及市场规模将高于客车,因此未来快充型动力电池的消费结构将会向这两类车型偏移。

  根据电池中国数据,2017年我国快充客车产量6486辆,电池装机量达597.52MWh,占新能源客车总量的6%。其中,快充客车产品充电倍率最高为6.42C。倍率在3C-5C车型产量为4771辆,电池装机量为480.68MWh;倍率在5C-10C车型产量为1715辆,电池装机量为116.84MWh。目前快充客车快充倍率主要集中在3C-5C之间。从电池类型来看,2017年快充客车的电池材料主要以钛酸锂为主,装机量为571.54Mwh,占比95.65%。

  根据2017年4种类型动力电池出货量,1.54GWh锰酸锂部分用于插电式混动汽车,部分满足小快充要求,16GWh三元电池汽车部分满足小快充要求。整体来看,三元快充电池适合乘用车,磷酸铁锂、钛酸锂等快充电池适合客车,锰酸锂快充电池适合插电式混动汽车,钛铌氧化物或是快充新方向。(文/汽车之家行业评论员 史晨星)

深评:从电池看新能源车快充走向何方   汽车之家
查看同类文章:
电动车车闻
深评问道
更多精彩内容:
您怎么看
产销数据
向编辑行业评论员提问
文章标签: 电动车车闻 深评问道
共2页<>
文章导航
收藏
+1
+1
推荐阅读
发表我的评论
您认为文章写的好么:
评价内容: 修改 本文共有 4 个网友评价,其中100.00%好评,0%差评。
评价理由:语句不通/文章阅读困难
0/5000字 提 交 同步到:
最新文章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