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频生
2018年11月份,前董事长卡洛斯·戈恩(Carlos Ghosn)因涉嫌违反《金融商品交易法》被东京地检特搜部逮捕。以“戈恩事件”为导火索,日产全球业务的经营与长期战略的落地均出现了一定的断层,而其电动化愿景多多少少也受到了一些影响。
当然,除了“戈恩事件”的影响之外,还有其他一些因素导致日产没有迅速推进其电动化进程。据了解,日产内部对于纯电动技术有着极为严苛的设计标准与验证体系,尤其注重对于电池安全性方面的验证,聆风(参数|询价)推出市场将近十年的时间,仍保持着零事故的记录。另外一方面,日产也是少有的一家坚持自建电池等核心零部件供应体系的汽车企业。
在电动化推动前期,严苛的设计标准与验证体系,以及自建零部件供应体系的做法,确实为日产取得先发优势提供了必要条件,但当其他竞争对手都进入“规模化”生产之时,日产对于“纯电动”技术开放而又极为谨慎态度,也让日产的动作看起来有些“迟缓”。
从产品落地情况来看,日产最近几年推出的产品并不算多,而核心车型聆风在销量上的领先地位也渐渐被竞争车型追上,尤其是特斯拉旗下Model 3、Model S等车型的全球累计销量已然开始威胁其统治地位。
全球单一纯电动车型累计销量排行(部分) | ||
厂商 | 车型 | 销量 |
日产 | 聆风 | 452689辆 |
特斯拉 | Model 3 | 361152辆 |
特斯拉 | Model S | 282425辆 |
北汽新能源 | EC系列 | 187504辆 |
雷诺 | ZOE | 168717辆 |
特斯拉 | Model X | 155292辆 |
北汽新能源 | EU系列 | 139573辆 |
宝马 | i3 | 135569辆 |
奇瑞 | eQ | 126188辆 |
比亚迪 | e5 | 115318辆 |
汽车之家行业组制表 |
从主流车企在纯电动领域的布局来看,越来越多的竞争对手表现出对“纯电动”领域的觊觎。包括大众、奔驰、宝马等品牌均已发布各自的“全面电动化”战略,而此前一度对“纯电动”不甚感冒的日系品牌也频频发起攻势,这种趋势也使得日产的压力进一步提升。
而最为重要的是,日产纯电动产品在中国市场这一全球最重要的纯电动区域市场的表现并不算好。2014年9月,“中国版聆风”启辰晨风正式上市,但在销量上并未掀起太大的波澜,经过几年的销量起伏之后,启辰晨风已经停售。2018年9月,东风日产旗下纯电动车型轩逸·纯电上市,目前的销量情况起伏也比较大,日产在华产品板块似乎没有一款车型能够达到聆风在全球市场的高度。因此,从各个层面来看,日产都需要进一步推进其电动化战略的落地。
■日产如何加速?
正如前文所述,从全球范围内,日产需要重新证明其在纯电动领域的领先地位,这一点从日产在东京车展上的表现能够看出一些端倪。
东京车展期间,日产对外发布了两款重要车型,纯电动概念车Ariya及搭载全轮驱动及数的聆风e+测试车。极度趋近于量产的纯电动概念车Ariya展现的是日产对于未来电动车造型设计的构想,而聆风e+测试车注重的则是日产下一代电动车所代表的技术水准。按照日产方面的表述,日产下一代纯电动车型很快就会被推出市场,而日产希望能够通过这些车型的推出在全球电动化浪潮当中继续扮演领军者的角色。
除产品和技术之外,日产在供应链体系上也进行了重新搭建。2018年8月,日产将AESC业务出售给中国远景集团,并开始引入宁德时代、LG等电池供应商。而在2019年7月份,日产电驱动电机国产化项目也落户中国武汉。
而在中国市场,日产的相关动作也在加速。2018年4月份,东风有限发布了名为“TRIPLE ONE”的新中期事业计划。按照这一规划,日产将在中国市场推出20余款电动车;到2022年,电动车销量将占东风有限销量的30%;日产旗下高端品牌英菲尼迪也将在2022年实现25%的产品电动化,至2025年达到100%。
在今年9月份,日产在华则发布了《日产中国可持续发展规划2022》,根据这一规划,日产将在中国市场导入更多的电动化车型(包括纯电动车型及搭载e-POWER技术的车型),除了已于2018年上市的轩逸·纯电之外,启辰也将在2019年推出三款纯电动汽车。
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副总裁、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总经理安东尼·巴瑟斯(Antoine Barthes)称,在全球电动化趋势当中,中国市场尤为重要。2018年至2019年,日产在全球推出5款电动化车型,我们希望通过推出电动化车型,看到消费者的反馈以及他们对于电动车的期待。
“而对于Nissan Intelligent Mobility在中国市场的导入,我认为有两个很重要的方面。一是导入中国的时间点,也就是如何在正确的时间将日产旗下的纯电动产品导入中国;二是要将正确的产品导入中国市场。”安东尼·巴瑟斯表示。
■编辑观点:
从战略布局上来看,日产在纯电动领域的布局比很多主流汽车品牌要早得多;在产品上,日产拥有全球销量最多的纯电动产品聆风;在技术上,日产e-POWER技术在众多电气化流派当中也能够独树一帜;而在供应链体系方面,日产也开始引入除AESC之外的供应商,也就是说日产拥有足够强大的资本站立在全球电动化趋势的潮头位置。但随着“戈恩事件”的爆发,以及后续长时间的动荡,让日产全球电动化战略多多少少受到了影响。
如今,内田诚已经成为日产新一任CEO,其高层管理组织架构也已经实现稳定,这为日产全球战略的落地提供了基本的保障;在产品上,纯电动概念车Ariya以及聆风e+概念车也让外界看到了日产下一代纯电动产品的设计与技术实力;而在最为重要的中国市场,日产也有完善的规划或战略作为参考。由此来看,日产想要在“全球电动化浪潮当中继续扮演领军者”这一愿景,并非难以实现。(文/汽车之家 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