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斯巴鲁森林人特别版
2023年东京车展上,斯巴鲁森林人特别版首发。新车采用全面黑化的外观套件,使其更具有运动风格。
外观方面,新车增加了全面黑化的外观套件,其他细节则与普通车型保持一致,依旧采用了我们比较熟悉的设计语言进行打造。可以看到,新车前格栅内配备了黑色横幅饰条,并采用了类似“铠甲”的设计风格。
尾部方面,新车的造型较为简洁,双C字形尾灯组与前大灯有所呼应。同时,全新样式的轮圈造型,也增加了该车的新鲜感。
内饰方面,新车整体设计风格基本沿用了在售车型的造型设计。具体来看,新车采用了三辐式多功能方向盘,搭配大尺寸中控液晶屏,让新车看上去十分年轻。
新车搭载的2.5L水平对置发动机最大功率为169马力,峰值扭矩252牛·米,综合油耗为7.5L/100km(WLTP)。斯巴鲁独特的水平对置发动机拥有重心低、重量轻、结构紧凑的特点,能在转弯时有效抵制侧倾。
● 斯巴鲁LEVORG Layback
2023年东京车展上,斯巴鲁LEVORG Layback正式首发,该车可以看作是斯巴鲁LEVORG旅行车的跨界版本,其定位在斯巴鲁旭豹(CROSSTREK)和傲虎(OUTBACK)之间。据悉,该车目前仅在日本本土市场推出,并没有在海外推出的计划。
新车基于第二代斯巴鲁LEVORG进行升级而来,在前脸部分进行了较大改动,格栅尺寸更大,内部采用类似鳞片式的造型装饰。大灯造型还是保留斯巴鲁标志性的设计,很有辨识度。两侧雾灯区域将会配备有进气口,另外下包围也采用更具运动跨界风格。
侧面来看,新车针对轮眉以及侧裙增加越野套件,这点可以参考傲虎与力狮的区别。同时,新车将采用18英寸合金轮圈,并搭配225/55 R18全季节轮胎,离地间隙也增加至200mm。此外,新车还提供6款首发配色可选。车身尺寸方面,斯巴鲁LEVORG Layback长宽高分别为4770/1820/1570mm。
车尾部分,新车整体造型运动感十足,同时也延续了斯巴鲁家族化的造型语言。双边共两出的排气搭配尾部延伸出的小扰流板为车辆增添更多性能元素。此外,在斯巴鲁官网上我们还看到了一系列可选配的车身套件,其中包括“城市风格”与“STI风格”两种造型样式。可提供不同颜色与材质的套件替换普通版上的塑料件,包括尾部扰流板、包围、进气格栅以及排气尾嘴造型等。
车内视角我们可以看到新车将采用双拼色的座椅,并采用金色缝线,同时提供织物以及皮质两种材质可选。而在配置上也采用了斯巴鲁EyeSight驾驶辅助系统,并配备广角摄像头。具体配置上,新车将配备Harman Kardon音响和11.6英寸的中控屏幕,还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应用远程控制空调,对车内温度进行预调节。
动力方面,斯巴鲁LEVORG Layback搭载1.8升涡轮增压发动机和2.4升涡轮增压发动机两套动力系统,最大功率分别为174马力和256马力。传动方面将匹配一台可模拟8挡的CVT变速箱,并提供四驱系统作为选装。
● 斯巴鲁Sport Mobility概念车
2023年东京车展上,斯巴鲁Sport Mobility纯电动概念车正式亮相。该车展示了斯巴鲁对电动化的理解。
新车外观采用了全新的设计风格,两侧光源采用扁平化设计,看上去十分犀利,中央配备可发光LOGO,下包围处拥有大尺寸进气口设计。
来到侧面,新车整体造型展现出了很强的运动感,轮眉处的设计有一些创新,仿佛是宽体效果,并且新车还配备电子外后视镜以及低风阻轮圈等等。
● 大发UNIFORM CARGO概念车
在2023东京移动展期间,大发UNIFORM CARGO概念车首发,该车定位一款城市厢货,也就是一辆电动“面包车”。
这款车同UNIFORM TRUCK一样拥有3395mm的车身长度,整车的设计十分简洁,细节之处也采用了该系列概念车的设计元素。在第二排,它拥有侧滑门,拥有更强的功能性。
在车内,该车同UNIFORM TRUCK完全共享设计,拥有浓厚的工装范儿,中控台上以管线装饰,方向盘前的拨杆也是十分简洁的设计。动力方面,目前官方暂未透露相关系信息,我们将持续关注。
● 大发UNIFORM TRUCK概念车
在2023东京移动展期间,大发UNIFORM TRUCK概念车是本次首发系列概念车的一款,展示的是未来城市物流车的雏形。
UNIFORM TRYCK在设计层面与其他几款概念车大同小异,车身简洁,以黑白双色点缀,车灯此采用密集阵样式排列,整体富有未来感。正如其名“TRUCK”,这是一款城市物流卡车。
它在车内也十分简洁,由于定位商用车型,所以车内造型也更“工装”一些,双辐式方向盘、中控台等都十分简单,甚至直接采用管线的设计风格。
● 大发me:Mo概念车
在2023东京移动展期间,大发me:Mo概念车发布。该车是一款微型两厢车,这款车展示了大发对于未来出行的思考。
me:Mo保持了日本k-car的紧凑身材,线条圆润,结合大尺寸的风挡/车窗以及LED灯组的应用,营造出未来感,看起来也十分的可爱。点阵式的格栅和车头下部的彩色马赛克设计使得这款小车看起来非常前卫。
侧面来看,该车采用了四轮四角的设计,以求最大化利用车内空间。虽然体型较小,但它依旧拥有较大的车门,方便内部乘客上下车。轮圈也采用了彩色马赛克设计元素,点阵式的LED尾灯与车头前后呼应。
在车内,这款车也是做到了极简。方向盘是大饼风格,液晶仪表的尺寸也较小。该车没有设计传统的中控台,而是一个圆柱设计,它上面集成了触控点,可以控制空调等。
● 大发Osanpo概念车
2023东京车展上,大发除了带来燃油的敞篷小跑车Vision Copen概念车,还带来了一款电动敞篷小跑车Osanpo概念车,同样只能容下两名成年人,车身相当紧凑。
外观方面,大发Osanpo概念车车头采用了双色的设计,下半部分展现出跨界风格,车头设计相当简洁,头灯和雾灯的设计也很简易,简单的形状。发动机盖形成了一个水平的平面,比较独特,前风挡玻璃看上去些许复古。
车辆尾部与车头相呼应,设计也基本相同,这台车看上去像是一台跨界车,又像一台敞篷跑车,给人模糊的视觉定义。它的车身长度为3395mm,轴距为2440mm。
内饰方面,设计就更加抽象,中控台看上去相当简易,但是是有比较复杂的机构组成,比如中控台中央的空调出风口,看上去像是一台电扇,而整个中控台面看上去像是透明的,但似乎又可以翻折的屏幕,仪表盘似乎也可以翻折,整个内饰也拥有一定的复古风。动力方面,目前官方没有公布更多信息。
● 大发Vision Copen概念车
2023东京车展上,大发Vision Copen概念车首发亮相,这是一款看上去十分可爱的敞篷车,它的尺寸很小,只能坐下两名成年人。
外观方面,这款车整个车身都看不到任何棱角,全车流线且动感,其车头修长,前发动机盖呈现出圆弧状,前大灯拥有C型的日行灯,内部的车灯像是展现卡通般的眼神,下部的雾灯也看上去很可爱。中网采用无边框的设计。
车辆尾部,与车头相呼应,车头与车位的设计高度相似,尾灯的造型与头灯完全相同。尾部包含敞篷帆布机构,整个尾部也相当圆润。车型尺寸方面,新车长宽高分别为3835/1695/1265mm,轴距为2415mm。
内饰方面,整体的设计比较朴素,以黑色系为主,内饰设计也有一定的主题感,整体设计年轻化。整车内饰采用平直线条为主,仪表盘与中控屏采用连为一体。中部的挡杆设计采用类似飞机操纵杆造型,搭配运动座椅设计,进一步渲染整体的科技感内饰氛围。
动力方面,大发Vision Copen概念车预计将搭载1.3升发动机并采用后轮驱动形式。关于新车的其他消息,我们将持续关注。
● 铃木eWX概念车
在2023东京车展上,铃木eWX概念车正式亮相,新车定位为紧凑型MPV车型,其车身长宽高分别为3395/1475/1620mm,续航里程230km。
外观来看,整车造型十分前卫,作为一款纯电动车,前脸采用了封闭式的造型设计,下方搭配造型前卫的进气口,整车还采用荧光黄的配色进行装饰,十分亮眼。
车身侧面造型十分平直,这样的设计有利于提升车内的空间,可以看到,车窗部分和轮圈都用荧光黄配色进行装饰,与前脸保持一致。eWX是一款紧凑MPV车型。它比现代i10小车相比更加小巧,并且车身更窄。
内饰更是让人眼前一亮,大胆的配色加上简洁的内饰造型,与车身外观进行了呼应,不仅如此,该车还拥有大尺寸的显示屏,可以显示更多的内容,可以说让人爱不释手。
续航方面,结合此前的消息来看,eWX的电池续航里程大约为230公里,对于城市短途代步来说已经足够了。
● 铃木eVX
在2023东京车展上,铃木eVX正式亮相。该车定位一款小型纯电动SUV,也是铃木品牌的第一款电动车。
外观来看,整车造型营造出较强的厚重感,延续了之前概念车的造型,采用了较为厚实的车头。大灯组没有采用概念车上的细长灯带造型,而是换成了更实用的传统透镜大灯。新车在车头下部配备了通风口,能够增强散热性能,下包围两侧预计也会配备一些空气动力学套件。
车身侧面采用了富有肌肉感的车身腰线设计,整个车身造型显得紧凑而精悍。新车采用了隐藏式后门把手设计,并且配备了车尾扰流板。
动力方面,铃木eVX为纯电驱动,具体的动力参数尚不明确。据此前印度汽车公司报告称,铃木第一款电动汽车或将使用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容量达到60千瓦时,续航里程预计可达550公里,并可能会采用一台铃木与加拿大的Inmotive公司共同开发的电动汽车双速变速器。
● 铃木e EVERY CONCEPT
10月25日,2023东京车展正式开幕,铃木e EVERY CONCEPT正式亮相,该车定位于一款纯电动商用面包车,由铃木、大发以及丰田共同开发,未来会在三个品牌的销售网络同时售卖。
铃木e EVERY CONCEPT是一款纯电动商用面包车,基于铃木Every燃油版车型打造而来,在细节上增加了一定电动化元素。虽然它的设计不够引人注目,但概念车四四方方的造型意味着它可以最大限度地扩大载货空间。它还配备有双侧滑门和后尾门,便于搬运货物,运输板条箱等大型物品。
铃木e EVERY CONCEPT车身长宽高分别为3395/1475/1890mm,符合日本对K-Car的尺寸规定。官方暂时未透露该车的动力细节,但表示其续航里程200km,具备对外供电能力。
其它产品方面,铃木在本届车展带来丰富的新产品,包括代步车、新一代四脚移动设备、配送机器人、电动自行车、电动马达以及1/5比例飞行汽车模型等等,展现铃木对未来出行的愿景。
● 铃木Spacia和Spacia Custom概念车
10月25日,2023东京车展正式开幕,铃木汽车在本届车展带来多款新车,包括全新速翼特概念车、eWX概念车以及eVX概念车等。铃木Spacia和Spacia Custom概念车也在本届车展首次亮相,Spacia是一辆微型车,铃木官方表示其设计初衷是“让日常生活更有趣、更方便、更舒适!”
『 Spacia概念车』
铃木Spacia Concept旨在为日常生活增添独特色彩,追求舒适和激情;Spacia Custom Concept则更加“优雅”“华丽”,专为追求精致生活的消费者设计。铃木Spacia和Spacia Custom概念车均是首次引入前排座椅“multi-use flap” (多用途挡板),可以提升后排舒适性。
『 Spacia Custom概念车』
其它产品方面,铃木在本届车展带来丰富的新产品,包括代步车、新一代四脚移动设备、配送机器人、电动自行车、电动马达以及1/5比例飞行汽车模型等等,展现铃木对未来出行的愿景。
● 全新一代铃木速翼特概念车
10月25日,2023 Japan Mobility Show(日本移动出行展,即2023东京车展)正式开幕,铃木汽车在本届车展正式发布全新一代速翼特概念车。据悉,量产版车型将极大程度保留概念车的设计,有望于2024年投产上市。
作为速翼特第四代产品,全新概念车的设计看起来十分熟悉亲切,更像是基于这一代速翼特打造的改款车型。仔细观察会发现,经过全面重新设计的车身更具流线感,鱼嘴造型的蜂窝格栅,新样式的LED大灯以及双色车身涂装,都将是全新一代车型的特色。同时车内后视镜处、前格栅上部安装有雷达传感器,外后视镜下方还有摄像头,意味着新车在辅助驾驶能力方面将有所提升。
车侧来看,后门的把手从C柱旁边移到了常规位置。尾灯轮廓有了明显变化,内部细节也要比现款车型更复杂。尾门右侧带有“Hybrid”徽章,下部则是黑色处理的后包围。
内饰方面,新车彻底改头换面,悬浮式中控屏以及中控台布局都与现款车型有着显著差异,圆形空调出风口等元素被更有棱角的线条所取代。多功能方向盘可能是为数不多沿用现款的配置。铃木官方表示,全新速翼特的研发重点是为车主的日常生活带来乐趣,该车配备了一系列先进的安全技术,包括碰撞缓解制动、自适应远光灯系统、驾驶员监控系统等。
官方暂时未公布该车的动力信息,但透露其搭载的高效发动机将在驾驶性能和燃油效率之间取得完美平衡。由于全新速翼特仍然在Heartect平台生产,因此其动力或许是现款车型搭载的1.2升汽油发动机轻混系统的升级版本。
● THK LSR-05概念车
在2023东京车展上,THK LSR-05概念车首发亮相,大家可能会觉得有些陌生,其实,THK是一家来自日本的零部件供应商,并非我们熟知的造车企业。新车将会配备800V系统,并拥有诸多黑科技。
LSR-05的寓意是代表奢华、运动和革命的三个英文首字母,而5是纪念THK公司成立50周年,这款跨界轿跑车事实上由日产前首席设计师Shiro Nakamura的独立工作室SN设计完成。在外观设计层面,新车长得很有特点,具备较高的辨识度。前脸部分,新车采用了贯穿式头灯组设计,车头的型面设计比较复杂,拥有较强的立体感。
车尾部分,新车同样采用了非常别致的设计,尾灯组在点亮后形成半包围造型。此外,新车拥有非常流畅的车顶线条,后车窗的倾角非常大,能够营造出更强的未来感。车型尺寸方面,新车长宽高分别为4995/1965/1530mm。
进入车内,木质饰板加上大量的皮质面料看上去非常温馨,同时还具备一定的高级感。整个中控台被大尺寸的屏幕所占据,内部集成娱乐信息、车辆信息和仪表盘,同时两侧还有电子后视镜的显示屏幕。此外,新车所配备的方向盘看上去也很有未来感,中控台和中央扶手处保留了触控式的电子按键。
不仅如此,新车还采用了对开门的设计,后排配备两个带有腿托的独立座椅。动力方面,新车采用800V系统,后部拥有两个电机,每个电机可提供93千瓦的动力,前部还有一个电机,提供220千瓦的动力,综合动力输出上,三个电机实现406千瓦的动力输出。新车还具备四轮转向、主动转向。
● 雅马哈TRICERA
2023年东京车展上,雅马哈TRICERA首发。该车是一款敞篷倒三轮车型,整体驾驶方式和四轮汽车类似,并拥有后轮转向功能。
外观来看,新车采用了十分前卫的设计思路,突出的细长“鼻子”和夹在两片车身面板之间的一对大灯使得整个前脸看起来十分凶狠。车头银色盖板下隐藏着导流槽,可以将车头的空气引入风道再从前挡风玻璃处向上吹出,这样可以避免驾驶员和乘客受到高速气流的冲击。
该车整体采用了类似方程式赛车的开放式车身结构,前轮暴露在车身外,雅马哈给车轮设计了一个整流罩以提升空气动力学表现。该车两侧没有配备车门,而在座椅两侧设置了保护围挡,座椅顶部是坚硬的防滚架,在车辆翻车时能够有效保护乘员的头部。
车尾采用了单摇臂结构,后轮也有转向功能,既可以朝着前轮的反方向转向,以减小转弯半径,也可以和前轮同向转向,以增加高速过弯的稳定性。此外,后轮转向也可以锁死以提供比较传统的转向模式。
该车的内饰可谓大道至简,几乎只有一个方向盘,方向盘上配备了一个可以协同旋转的全液晶仪表盘。驾驶员和副驾驶的座椅被一根纵梁隔开,中控台没有任何控制按键,作为一款敞篷车,该车也无法配备空调。
● 宝马iX2
在2023东京车展上,宝马iX2迎来首发亮相,和全新宝马X2相同,新车未来也将在德国雷根斯堡(Regensburg)工厂与全新宝马X1/iX1共线生产,并计划在明年3月份正式上市。
『宝马iX2 xDrive30』
可以看到,新车基本延续了燃油版车型的设计,主要区别在前格栅部位。可以看到,全新宝马iX2配备封闭式前格栅,并融入了石英银进行装饰,更具新能源特征。此外,新车还将支持选装Iconic Glow可点亮式格栅,在夜晚可以进一步提升辨识度。
车侧部分,可以看到,新车所配备的轮圈与燃油版有明显区别,同时,内部的制动卡钳也采用了蓝色设计,彰显它的新能源属性。车身尺寸方面,新车长宽高分别为4554/1845/1590mm,轴距为2692mm,较老款宝马X2整体大了一圈。
车尾方面,新车采用全新造型的尾灯设计十分抢眼,配合上方扰流板以及下方的扩散器设计,展现出了很强的运动感。此外,新车还将提供M Sport套件的选装,将会针对前唇、侧裙以及后唇进行升级,并会配备M自适应悬架和19英寸M轮圈,M Sport Pro套件则会包括后M扰流板、红色卡钳和M安全带等等。
进入到车内则是我们熟悉的宝马家族式设计风格,双联屏设计预示着新车将会配备iDrive 9系统,并支持QuickSelect快速访问功能,减少操作步骤。配置方面,新车还将会配备车载导航、智能语音控制系统、双区自动空调、智能驾驶辅助以及自动泊车等功能。另外新车还将会配备全新的Digital Premium功能,除了听音乐和看视频外,还可通过宝马AirConsole下载10余款游戏。
『宝马iX2 xDrive30』
值得一提的是,新车座椅也进行了全新开发,普通版车型可提供红黑或灰白配色,前排座椅支持选装加热、通风及按摩等功能,后排座椅支持4:2:4比例放倒,后备厢容积为525-1400L。
动力方面,宝马iX2 xDrive30采用双电机驱动,可输出最大功率313马力,最大扭矩494牛·米,0-100km/h加速时间5.6秒,最高时速180km/h。
● 全新一代宝马X2
在2023东京车展上,全新一代宝马X2迎来首发,新车将会在德国雷根斯堡(Regensburg)工厂与全新宝马X1/iX1共线生产,随后,全新宝马X2计划将在2024年3月正式在全球市场上市,将会拥有汽油、柴油以及纯电动版车型,并且M35i xDrive也将同步发售。
来看新车,全新宝马X2对宝马经典的双肾格栅设计进行了全新诠释,燃油版车型采用高亮黑进行装饰,两侧大灯配备矩阵式LED光源,可以实现自适应远光灯以及弯道补光等功能。下方大尺寸进气口内部采用了黑色网格设计,运动氛围浓郁,两侧通风口可以帮助刹车系统散热,整体具备相当强的攻击性。
车身尺寸方面,新车长宽高分别为4554/1845/1590mm,轴距为2692mm,较老款宝马X2整体大了一圈。车侧部分,新车依旧拥有灵动的车身姿态,流畅的车身线条似乎能够让我们看到宝马X4/X6车型的影子。据悉,全新一代宝马X2的风阻系数仅为0.27Cd。
车尾方面,新车采用全新造型的尾灯设计十分抢眼,配合上方扰流板以及下方的扩散器设计,展现出了很强的运动感。值得一提的是,除了M35i xDrive采用双边共四出式排气布局之外,其余车型均采用的是隐藏式排气布局。此外,新车还将提供M Sport套件的选装,将会针对前唇、侧裙以及后唇进行升级,并会配备M自适应悬架和19英寸M轮圈,M Sport Pro套件则会包括后M扰流板、红色卡钳和M安全带等等。
进入到车内则是我们熟悉的宝马家族式设计风格,双联屏设计预示着新车将会配备iDrive 9系统,并支持QuickSelect快速访问功能,减少操作步骤。配置方面,新车还将会配备车载导航、智能语音控制系统、双区自动空调、智能驾驶辅助以及自动泊车等功能。另外新车还将会配备全新的Digital Premium功能,除了听音乐和看视频外,还可通过宝马AirConsole下载10余款游戏。
值得一提的是,新车座椅也进行了全新开发,普通版车型可提供红黑或灰白配色,前排座椅支持选装加热、通风及按摩等功能。M35i xDrive则采用桶形座椅设计,大幅提升包裹感。后排座椅支持4:2:4比例放倒,后备厢容积为560-1470L。
动力方面,新车将会提供多种动力组合,宝马X2 M35i xDrive搭载2.0升涡轮增加四缸发动机,欧洲版本车型最大输出功率300马力,美国以及其他地区车型的最大功率为317马力,0-100km/h加速时间为5.4秒。宝马X2 sDrive20i搭载1.5升涡轮增加三缸发动机配合48V轻混动力系统,综合最大输出功率170马力。宝马X2 sDrive18d车型将采用四缸柴油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150马力。传动方面,两款车型均采用七速双离合变速箱。
● 比亚迪
2023东京车展上,比亚迪展台带来空前阵容,在新车发布会现场,比亚迪展台被大家层层包围。比亚迪带来5款新能源车型,包括元PLUS、海豚、海豹、腾势D9、仰望 U8,几款车型都是比亚迪最新力作,并有一定的技术看点。
2022年7月,比亚迪正式进入日本乘用车市场,目前已在日本全国开设了15家门店,覆盖了东京、大阪、横滨、名古屋、福冈等多个城市,比亚迪计划于2025年年底前,携手当地优质经销商和合作伙伴,在日本开设100家门店,以满足当地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更多需求。
截至2023年9月,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已超过540万辆,新能源足迹覆盖全球六大洲的7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400个城市,全球化战略稳步推进。
海豹车型在海外名为BYD SEAL,其将在2024年春季在日本上市,将成为比亚迪在日本上市的第三款纯电车型。其基于e平台3.0打造的纯电轿跑,拥有创新的“海洋美学”设计理念,首次搭载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iTAC智能扭矩分配系统,后驱/四驱动力架构,前双叉臂和后五连杆独立悬架。目前,在国内,其根据配置不同提供最大功率为204马力、231马力、313马力以及530马力供消费者选择,CLTC纯电续航里程提供550km、700km以及650km。
海豚车型在海外名为BYD DOLPHIN,其基于e平台3.0打造的小型电动车,搭载刀片电池,作为首款采用“海洋美学”设计理念的车型,简约时尚、个性鲜明。海豚已于2023年9月在日本上市,是比亚迪在该市场推出的第二款纯电动车。目前国内海豚有两种动力搭配,分别是70kW,180N·m的前永磁同步电机和130kW、290N·m的前永磁同步电机。搭配的电池都为44.9kWh磷酸铁锂电池,所对应的续航里程为420km/401km。
元PLUS在海外命名为BYD ATTO 3,作为比亚迪首款“战略出海”的全球化车型,元PLUS在 9月15日迎来了第50万辆下线的里程碑,该车型是比亚迪在日本推出的第一款车型,在海外屡创销量佳绩,已问鼎多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例如在泰国,已连续8个月获得纯电动汽车销冠;在新加坡,比亚迪荣获纯电动车1-8 月累计销量冠军。元PLUS冠军版电机最大功率为150kW,峰值扭矩310N·m,0-100km/h用时7.3秒。续航方面,其将提供49.92kWh、60.48kWh两种不同容量的电池版本,对应的续航里程为430km、510km。
腾势D9在海外命名为Denza D9,作为中大型豪华新能源MPV,D9 拥有“设计、乘坐、智慧、驾驭、安全”五大豪华配置,既有MPV应有的舒适大空间优势,又能满足现代智能化的出行需求。DM-i车型搭载骁云-插混专用1.5T涡轮增压发动机,纯电续航里程分别有50km、98km、180km和190km(NEDC工况),最大综合续航1040km。纯电动版车型CLTC工况续航分别为600km和620km。
仰望U8在海外命名为YANGWANG U8,作为百万级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仰望倾力打造的首款车型,新能源硬派越野仰望U8搭载自主研发、中国首创的易四方技术与新能源越野车专属的智能液压车身控制系统云辇-P,兼具前卫硬朗的外观、智能豪华的座舱和内饰,可城市可越野,打破了以往硬派越野车的场景限制,单电机最大功率220-240kW,最大扭矩320-420N·m,总功率1197马力,0-100km/h仅需要3.9秒。新车配备了2.0升涡轮增压增程发电机,可实现最长1000km的综合续航(CLTC工况)。此外,比亚迪在本届车展上,还将展示核心技术e平台3.0、八合一电动力总成、刀片电池等。
全文总结:
最近一段时间,海外车展频发,从慕尼黑到底特律再到卡塔尔,整体能够感觉到海外车展的规模似乎正在下滑。而来到了东京车展后,我们可以看到日本本土品牌迎来了生机盎然的景象。不仅有本土特色产品,同时也不乏大量全球车型,以及概念车。其中MX-5、GT-R以及Prelude等经典车型的电动化概念车尤为引人关注。在逐渐适应新能源市场转变之后,日系品牌还能否为全球车迷带来令人激动的产品,它们还能否引领市场需求?让我们拭目以待。(图/汽车之家前方报道团队;文/汽车之家 郭辰/李娜/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