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技术设计 技术讲堂 正文

编辑解读:轻量化和“偷工减料”两码事

收藏 (0条) 举报/纠错 向编辑提问

  事实上,汽车的安全性对于不同部位有不同要求。比如没有缓冲区的左右两侧,必须通过碰撞钢梁等高刚性部件来提高安全性。而对于有缓冲区的前后部分,保险杠、发动机、行李箱的吸能更加重要。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车门内侧防撞梁有些采取垂直布局,还有一些采用对角线式,也就是从底部的门框一直延伸到窗玻璃的底部边缘。无论其具体位置如何,车门防撞梁都是保护乘客最直接有效的坚固结构,它可以降低乘员可能遭受的来自外部的力量。事实证明,车门防撞梁在车辆撞击固定物体(比如树木)时的保护效果非常明显。

汽车之家

新型制造工艺技术

  关乎到车身整体结构强度的重要因素还有焊接工艺。在很多关键的位置,常常需要两种甚至两种以上的材料进行拼焊,如果焊接强度不足,车身的整体强度会大打折扣。另外,在车辆的一些位置除了靠焊接来连接之外,还要加注结构胶,以实现隔音、提高密封性或增加连接强度等目的。

  因此,轻量化技术本身并不与安全性相矛盾。真正安全的车身应该是“该刚性时就刚性,该变形时就变形”。只是在实际中,可能一些车型的“轻量”并不是因为技术的进步,而是所谓偷工减料,这样才会影响到车身安全。例如,国内某些合资品牌两厢车型连基本的后防撞钢梁都没有,一旦发生严重追尾事故,坐在后排的乘客安全可想而知。

轻量化技术的发展&小结

  实际上,在应对节能与环保的问题上,国际车企对于轻量化都十分重视。目前,欧洲、美国、日本等主要汽车生产厂商都在推进汽车轻量化项目。欧洲的汽车制造商正在进行“超轻型汽车”工程,力争减轻车重30%。轻量化领域,我国则相对落后。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专家介绍,目前,国际上平均每车每年自重减轻1%,国内自主乘用车较国外同类车自重高约8%~10%,国内自主商用车较国外同类车自重高约10%~15%。正是看到这种差距,我国12个整车厂和研发机构共同成立了“汽车轻量化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试图通过联合研发一定时间内达到跨国公司目前整车的轻量化水平。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轻量化汽车将会走进千家万户,与“新能源”技术共同打造一个更加清新环保的地球。

向编辑张子仪提问
文章标签: 安全技术
共3页<>
文章导航
收藏
+1
+1
推荐阅读
发表我的评论
您认为文章写的好么:
评价内容: 修改 本文共有 4 个网友评价,其中100.00%好评,0%差评。
评价理由:语句不通/文章阅读困难
0/5000字 提 交 同步到:
最新文章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