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之家 技术] 很明显,你所点开的这一篇是有关北京现代朗动和悦动在底盘部分的对比文章,在拿到这个选题时我曾一度感到焦虑,因为无论是车型配置表还是他人的评论都在向我传达着同样的信息,即这两款车的底盘结构存在很大程度的相似性,如果是这样,那也就没有太大的可比性,但等我硬着头皮把它们开上了举升器后才发现此前的担心是那么的多余,从前悬架来看,这完全就是两款不同的车,当然,毕竟二者血脉相连,对于那些雷同之处也便不必大惊小怪。
● 朗动/悦动前悬架对比
虽然朗动、悦动两款车的前悬架类型同为麦弗逊式,但从底盘部件的结构以及布局来看,二者还真有着不小的差异,副车架也由原先的管状框式演变成扇形的结构。
-- 麦弗逊式前悬架以及副车架结构均有明显变化。
相关链接: 大众朗逸该降价了 测试现代朗动1.8AT
//www.autohome.com.cn/drive/201209/391673.html
-- 下控制臂进行了重新的设计。
-- 防倾杆的直径有所变化。
-- 车头底护板以及发动机的细节部位有空气动力学的设计。
-- 转向助力系统由机械液压式助力改为电动助力。

无论是操控的便利性还是经济性,电动转向助力系统都远远胜过于传统的机械液压式,不过,在负责试驾的同事看来,这套电动助力系统所模拟出的转向力的真实程度还欠点火候。问题出在了车辆完成转弯时方向回正的过程中,那种感觉显然不是由悬架结构所呈现出来的,转向助力电机在其中使了不小的劲儿,因此,会让驾驶员觉得很怪。
-- 发动机支撑结构二者明显不同。
-- 悦动的两侧半轴都有阻尼块,而朗动仅在右侧半轴装有阻尼块,这与半轴在旋转时的振动情况有关。
-- 制动分泵上用于油管定位的装置有所不同。
-- 前轮拱内侧基本相同。
作为全新的换代车型,朗动在前悬架部分的进化是显而易见的,从悬架部件的改良到副车架结构的变化等,无不体现着这是一辆全新的车型,相比之下,电动转向助力系统的加入则显得更具代表性。总而言之,前悬架部分可以称得上全新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