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堪的纳维亚与沃尔沃
[汽车之家 设计殿堂] 如果要说沃尔沃的灵魂,很多人心底最先浮上来的字眼一定是“安全”,看,这是个多么理性的评价,在北欧的冰天雪地里诞生的沃尔沃确实符合这种理性的气质。不过,这个答案只对了一半,这个品牌其实在骨子里也装满了感性----那除却北欧绝无仅有的“斯堪的纳维亚”文化,正是沃尔沃的另一半灵魂。
● 北欧风情:斯堪的纳维亚设计
如果说拥有一大堆超级跑车的亚平宁半岛是热情、不羁的,那么北欧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给人的应该是冷静、沉着的印象。有人说这是废话,面对高纬度漫长的冬季和低温,生活在北欧的人怎么可能拿得出那份地中海式的热情?尤其在没有大西洋暖流眷顾的半岛东部——这里是瑞典的位置,也是沃尔沃的根据地。
日耳曼人的血统让斯堪的纳维亚人保持着像德国人一样的严谨性格,他们的设计遵从“功能主义”,以实用性至上,追求简单自然,并不追随时尚和潮流。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注定了斯堪的纳维亚人不会永远徘徊在“德式风格”上。斯堪的纳维亚设计从20世纪开始逐渐走上了“现代”的道路,将功能性与当地的人文结合,并不断创新,在50年代迎来了质变式的飞跃,朴素的形态,天然的色彩及质感让这片半岛的设计风格走红世界,“斯堪的纳维亚设计”就是那个时候开始闻名遐迩的。
斯堪的纳维亚设计的哲学是“light/simplicity/relaxed/functionality/pure”,轻便、简洁、放松、功能性以及纯净,这同样是沃尔沃设计的出发点,他们的设计以实用性为根本,无论在造型、材料还是色彩上都追求简洁和自然。北欧的设计师们对于豪华有着独特的理解和表达,比起使用亮闪闪的镀铬和大量的金属材料,他们更擅长用“简朴”来打造“奢华”。
和谐与平衡“harmony and well-balanced”也是这些设计师们的基本哲学,他们会在车身的比例和布局上引入黄金分割(1:0.618)比例,这也是自然界中最和谐的比例。
● 沃尔沃设计的曾经
沃尔沃的设计其实从开始到现在一直传承了一些元素,格栅就是最典型的例子,格栅的统一和延续也是很多厂商用来提高自身产品辨识度的方法。
上个世纪90年代之前,沃尔沃的车型还都是以方正的形象示人,像坦克一般的气势倒是符合它的“安全”形象,但是在产品设计上已经开始显得有些跟不上时代,那时候沃尔沃的“设计”更多倾向与工程方面,工程师们考虑的是如何把汽车造的更结实更牢固。同一时代的瑞典萨博也秉承了同样的特质。那时候的北欧汽车,就是“坚固”的代言人。
到了90年代,汽车的造型设计显得越来越重要,于是沃尔沃也开始将“斯堪的纳维亚设计”纳入自己的产品设计哲学中,开始为人们打造更加圆润、流线的沃尔沃。
这一时期的S40就是比较典型的代表,大多直线和棱角都被更圆润的线条代替,跟上那个时代的汽车造型潮流,而一些日后专属于沃尔沃的元素——比如肩部线条,在这辆车上已经初现端倪。
设计里程碑:90年代变革
● 设计里程碑,90年代末的变革
1992年亮相的沃尔沃ECC(Environmental Concept Car)概念车展示了先进的油电混合动力技术,但这款车更重要的作用在于,它是21世纪沃尔沃全新风格的预演。鲜明的肩部设计、前凸的格栅都成为沃尔沃在21世纪的第一个五年里投放新车的共同特征。
『90年代末发布、21世纪初上市的沃尔沃S80便是ECC设计风格最早的继承者』
沃尔沃的这些变革要感谢彼得•霍布里(Peter Horbury),1991年加入沃尔沃的他以设计总监的身份主持了ECC的设计,为日后沃尔沃造型的焕然一新奠定了基础。之后的11年里,彼得•霍布里带来了一款又一款承载着ECC概念车元素的产品。2006年上市的C30是沃尔沃彼得•霍布里时代的最后一个项目。
2002年彼得•霍布里加入了福特,负责豪华品牌的设计,那时候的沃尔沃和福特虽然是“一家人”,但霍布里的重心很快就转到福特北美品牌那边,挑起福特北美以及林肯品牌的设计大旗,与沃尔沃暂时没了瓜葛。
2003年亮相的VCC概念车对于沃尔沃而言也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款概念车,它的全称为Versatility Concept Car,意为多功能概念车。这是沃尔沃设计哲学的一个集中体现,旅行车的车型选择突出了“功能性、实用性”的斯堪的纳维亚法则,车尾肩部的设计被进一步夸张,而车尾门的设计则是向沃尔沃70年代的P1800ES车型致敬,车内的内饰设计则体现了“简洁与纯净”的理念,这款概念车内饰中使用的悬浮式中控面板随后便出现在量产的2004款S40车型上,并作为沃尔沃的经典设计元素一直沿袭至今。
另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是,沃尔沃从90年代末开始,开始使用全新工艺的皮革材料,这种“无铬工艺”加工的皮革材料更加环保和健康。对于中国消费者而言,这是多么难得的理念。
● 沃尔沃的Steve Mattin时代
2004年,沃尔沃迎来了曾在奔驰工作了17个年头的史蒂夫•马丁(Steve Mattin),在董事会拥有一席之地的马丁不负众望,在2005年到2009年以副总裁、设计总监的身份拿出了S60、V60以及XC60等车型,其中XC60是2009年以来沃尔沃销量最好的车型。
『从市场表现来看,XC60对于是一款比较成功的作品』
在马丁的时代,沃尔沃对豪华也有了更新的演绎,他们在设计S60概念车时,沃尔沃与瑞典的顶级水晶品牌Orrefors合作,打造了水晶式的悬浮中控面板,这一创意同样来自于北欧的家具设计,当别人都在用真皮、金属和高档的实木来装点汽车时,沃尔沃用透明的材质来继续奉行用“简朴”打造“奢华”的理念。
霍布里回归/今天的沃尔沃
● 霍布里回归/今天的沃尔沃
2009年,彼得•霍布里(Peter Horbury)接过史蒂夫•马丁(Steve Mattin)的职位,以沃尔沃设计副总裁的身份回归,并在2011年的上海车展上,带着回归后的首个项目--Universe概念车出现在公众视线中。沃尔沃的“霍布里时代续集”正式上演。不过,Peter Horbury不久后就转入了吉利旗下掌管设计,已经六十多岁的他也许还能为吉利带来奇迹。
概念车Universe是为了2年前的2011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博览会专门设计的,因此许多中国特征被运用到了造型设计中。沃尔沃希望通过大灯和进气隔栅的设计,给人一种强烈的立体感,就像是宇宙或者某种永不终止的永恒。在Universe这款车里,沃尔沃尝试了多种设计方案。在车辆展出之后,沃尔沃得到了很多来自观众和媒体的反馈,这将有助于他们更好的理解和应用“中国元素”。
『2011年亮相的Universe概念车』
Universe的内饰灵感来自于如何装扮一位绅士——这款车就如同一个穿着燕尾服的男士。沃尔沃设计师在方向盘、排挡杆等位置使用了陶瓷材料,在其他一些地方则再次使用了水晶材料。整个内饰应用了上乘的面料、极佳的皮料和其他自然材料。
『设计师在方向盘、排挡杆等位置使用了陶瓷材料』
全新的V40应该算是霍布里在沃尔沃最后主持的项目,这款车将Steve Mattin留下的前脸风格纷纷擦去,全新的格栅、日间行车灯以及灯组风格将沃尔沃前脸设计的布局重新洗牌,这种思想也体现在即将小改款的XC60、S60等车型上。
『日间行车灯不在安排在大灯和格栅之间,而是独立在保险杠上』
『改款的XC60和S60也全部在格栅、日间行车灯布置上向V40看齐,
车头前脸上,“马丁”的影子已经完全被抹去』
由于采用了行人碰撞气囊,提高了车头发动机舱盖对行人的保护性能,使发动机舱盖不需要像以前那样设计出足够高的变形空间,因此V40的车头降低了30毫米,使这辆两厢车看起来有更强的俯冲感。
V40后门的折线与尾门分别向P1800及P1800ES车型致敬,而尾灯则像XC60等车型一样,效法上世纪60年代就已征服了世界的潘顿椅(Panton chair)。
新的科技也为设计增光添彩,液晶仪表的运用让V40时尚感倍增,还提供了多种模式,充分满足车主对于“功能”的需求。
负责沃尔沃材料及色彩的设计师Anders Sachs与我们分享了沃尔沃在色彩和材质设计上的一些心得,他们会从各种各样的物品上寻找灵感,比如沃尔沃V40的内饰颜色,“BLONDE”亚麻色的内饰色彩灵感来自于北欧的日光,S60的拉丝面板创意则来自一只铁锅,更有意思的是,设计师从运动品牌Bjorn Borg的服装中找到了设计灵感(网球大师比约·博格Bjorn Borg的同名品牌),为V40设计了新的中控面板,不过这个面板目前还没有机会出现在上市销售的V40车型上。
小结:
当我们再一次提到“沃尔沃”时,希望“斯堪的纳维亚”能成为大家想到的标签之一,从上个世纪的方正刻板到今天的前卫和动感,沃尔沃经历了许多需要下定决心才能推动的改变,总结这几十年的变化,我想没有什么词比“今非昔比”更合适了。我现在更期待沃尔沃下一个时代的来临,相信大家也和我一样好奇,告别了霍布里,未来沃尔沃的设计又会向怎样的方向进化呢?(文/汽车之家 范鑫)
相关阅读:
感受很甜美 试驾沃尔沃V40 2.0T+6AT
//www.autohome.com.cn/drive/201303/479155.html
点击进入上海车展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