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造型设计与车身工程的博弈
在对话间里,坐在张帆旁边的肖晶话不多,他是GA6概念车项目的负责人,与张帆负责的造型设计工作不同,这位在美国三大汽车公司有着15年工作经历的车身工程专家更多是在设计理念和量产之间搭建一个桥梁,这也是我们此前探讨过的一个问题,尽管他的工作像是给设计团队“泼冷水”的,但也正因如此,经过肖晶之手的GA6概念车具备了很理性的一面,他说:“我们的概念车是开进车展的。”
在谈及肖晶的工作时,我提出了一个有点“挑拨”性质的问题,“在研发阶段,您跟张帆有过就某一环节的设计出现分歧的时候吗?”有意思的是,张帆和肖晶两人同时作出了相反的回答,这是为什么?
恰巧在对话间内壁挂的车型图片上就发现了“证据”,我就指着那一张传祺GA3的图片想证明我的猜测。我们先就一个细节看看两位怎么“狡辩”。
与大多数车型采用的一体式贯穿前后的腰线不同,传祺GA3的车身腰线采用了断开处理,腰线经过前车门时开始缓慢下坠,线条到后门时断开,在其更高的位置,新的线条再向后延伸,这样的设计固然新颖,但是对后门把手的布置产生了一定干涉,如果按照常规的方式进行布置,那么对于线条的流畅程度或许会有一定影响,就此,设计与车身工程出现了冲突。
作为车身工程方面的决策者,他首先要确定能否“容忍”这样的设计,最后还是决定保留设计师的想法,在门把手的布置上尝试新的方案。
为了最大程度的展现车身腰线的设计效果,传祺GA3的后车门把手布置在车窗后方,就像阿尔法罗密欧156一样,既满足了功能需求,又将设计师的想法转化成了现实。原来,肖晶的点头想要表达的意思是“确实存在冲突,但在工程上会尽可能的满足造型展示的需求”,而张帆的摇头则表示“这些问题经过我们的商讨都会取得一个较平衡的结果”。
● 设计师需要有超前意识
相比之下,尚处概念阶段的GA6概念车在造型设计和车身工程方面就不会有太直接的冲突。因为,考虑到从设计研发到推出量产至少存在2-3年的时间差,所以,在初期,设计师会对未来的流行趋势做个预判并加入自己的想法,以此迎合未来的用户需求。
作为设计师,张帆希望用更大胆的方式诠释想要表达的设计思路,所谓大胆,正如GA6概念车的车头大灯没有灯罩,这样可以更直接的展示大灯的轮廓。利用镀铬饰条让大灯内部的结构呈现出更立体的视觉效果,灯眉处的镀铬饰条和进气格栅上方的饰条相连,车头显得更宽更大气。
汽车制造本身就是商业性的,显然设计也是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正如我们在文章前面所提到,但肖晶所要做的不仅仅是用市场调研的结构来给整车套上一个枷锁,还有一些用户说不出来的东西需要设计师来挖掘。其实,这跟乔布斯打造苹果时的理念有点类似,张帆也十分认可这一观点。
传祺GA6概念车的车尾部分采用比较常见的“快背”式设计,快背的说法来自“Fastback”设计理念的直译。这种从车顶线条快速、流畅的过渡至后备厢的方式使得整车看上去很运动,目前,这是一种很受欢迎的设计方式,比较典型的车型包括,奥迪A7、奔驰CLS级、大众CC等车型。未来的传祺轿车产品会考虑使用“快背”设计,这种设计在自主品牌车型中尚无车型借鉴。
不过,“快背”的设计有可能会因车顶线条的快速下滑影响到后排乘客的头部空间,从传祺GA6概念车来看,设计师把车顶线条的下坠部分尽可能的向后靠,从而避开了乘员舱的后排部分,当然,要达到这样一种和谐局面就对车身长度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编辑总结:
“山寨就是不尊重用户”,这句话说出了我在看到包括电子产品、汽车等山寨货时的心声。的确,你只有花心思去设计你的产品,用户才有可能感受到你的诚意,要是采用谁好卖就抄谁的策略,研发设计环节确实能省不少事儿,你可以认为凭借低售价的定位让用户欣然接受这样的产品,但长远来看,对品牌价值的影响则是深远的。
而依赖国外设计公司的思路可能也需要调整下,在设计专业领域,那些耳熟能详的大设计公司尽管拿着市场调研的结果,但也很难准确把控国内市场的需求。所以,自主品牌厂商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还是需要建立自己的设计团队,毕竟,只有充分了解中国用户,才能打造出更能迎合市场的产品,逐渐形成品牌自己的设计体系。(图/文 汽车之家 李博旭)
相关链接:
告别山寨有希望 中国汽车设计现状介绍
//www.autohome.com.cn/tech/201201/2851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