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E·境概GT念车设计解读1
[汽车之家 设计解码] 中国有这样一个汽车品牌,保有量不大,却无人不知;大多数人都没有坐过,但都对它怀有复杂的感情,这就是红旗。今年1月8日,刚刚走入花甲之年的红旗在人民大会堂发布了全新的品牌战略,同时也带来了未来的设计理念。发布这个概念模型3个月后的北京车展上,红旗拿出了它的“人间体”——E·境GT概念车。下面我们就借这台概念车了解一下未来的红旗。
在汽车的选购中,品牌并不能解释一切,但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并且越是购买高端车型时,品牌的影响就越大。一个汽车品牌的树立,并非一朝一夕之功,也不是研制一两款成功的车型就能办到的,它需要有历史、有传承、有故事。在众多中国品牌中,唯一可以满足以上条件的,恐怕就只有“共和国长子”红旗了。
1958年1月,第一台红旗轿车在长春下线,两年后量产版的红旗CA72在莱比锡国际博览会上亮相,从此《世界汽车年鉴》上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专栏。1965年,更加成熟的CA770被送往北京,红旗历史上最经典的一代车型就此登上历史舞台。
这短短几年里,在红旗产品不断完善的同时,它的家族化设计也渐渐定型,直瀑式进气格栅、前高后低的船型车身,以及车头高昂的红旗立标都构成了红旗品牌的经典元素。后来的红旗CA7600J检阅车、红旗L5也都继承了这种家族的基因。这种贯穿60年的家族化设计,不仅在其他中国品牌中没有,在国际品牌身上也是不多见的。
历史和故事是一个品牌的财富,但如果没有未来,再辉煌的过去都只能变成人们无关痛痒的回忆。要想得到未来,则必须不断变革和创新,在今年1月的战略发布会上,我们可以看出红旗正在变革。那么未来的红旗究竟会变成什么样,哪些经典元素会被全力保留,而哪些又将被尘封呢?本次北京车展的E·境GT概念车给了我们答案。
在红旗E·境GT概念车上,首先被保留下来的元素是直瀑式进气格栅,这是从红旗原型车到CA770再到L5上一路传承下来的经典元素,同时也很容易与如今的时代结合,因此得以保留。在新车上,它被赋予了一个中国式的诗意名字——“高山飞瀑”。
红旗车上另一个重要的元素自然是车头的红旗立标了,这个车标在那些“大红旗”上显得非常庄严,然而放在如今,无论是对法规还是造型都是不合时宜的,因此如何将它变得更符合时代要求,就成了80年代之后历代红旗设计师面临的难题。在概念车上,红旗立标被异化成夸张的“红色中轴线”,我认为这属于设计师的一种大胆尝试,如此夸张的设计大概不会出现在量产车上。
作为一台中国车,怎样体现出民族特色是中国品牌设计师一直在探索的问题。然而要想将传统工艺和现代工业设计无缝融合,却是一道难题,一不小心就会变得不伦不类。红旗在这方面的经验丰富,并且我认为它在中国品牌中做得算比较好的,至少没有犯过什么错误。
为此,设计师表示,红旗的做法是将东方美学的理念融入到汽车设计中,生硬“植入”中国元素并不可取,甚至是“设计师之耻”。具体来说,这台E·境GT概念车里面体现了红旗设计团队“风·起”、“雅·正”和“颂·致”的理念,有文化的你肯定知道这源自《诗经》。听起来很玄对不对?相信我,这比在车里直接套用青花瓷、景泰蓝要好得多。
“肌肉感”、“犀利”是你在媒体评论车型外观时听腻了的词,其实这也不能全怪媒体,因为“犀利”就是近年来汽车设计的趋势。红旗的设计师认为,攻击性过强的设计并不符合我们内敛的东方哲学,并且单从视觉上来讲,它能轻易抓住眼球,但也容易造成审美疲劳。因此在营造力量感的同时,追求更加轻盈灵动的感觉,刚柔并济,这就是“风·起”。
从车身侧面看,尽管没有CA770、CA7600J等老一辈那么明显,但也不难看出这台E·境GT概念车也有着前高后低的线条。这种被称作“船型车身”的设计可以营造出一种昂扬和沉稳的感觉。
不过“船型车身”也有局限性,就是需要在修长的车身上才更好看,因此如今基本也只能在劳斯莱斯、迈巴赫等超豪华品牌的大型轿车和GT上才能看到。预计未来这种设计将会出现在红旗的高端车型上。
红旗E·境概GT念车设计解读2
我们经常说,设计师眼中的世界和我们是不一样的。在我等凡夫俗子看来很简单随意的商标,其实是由各种复杂精密的几何元素构成,而在这其中我们听到最多的无疑是“黄金分割”、“1:0.618”。
其实除了“黄金分割”,还有一种“白银分割”,其比值是1:√2(根号2)。“白银比例”刚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底边之比,可以给我们稳定的感觉。中国和日本的很多建筑中都含有这个比例。
设计师表示,E·境GT CONCEPT的前脸就是由多个“白银比例”构成,因此也能像东方建筑那样,给人稳定、端正的感觉,这就是“雅·正”。
“风·起”和“雅·正”都有各自的典型代表,而“颂·致”则更多地表现在细节上。比如车漆,概念车并未如概念雕塑那样采用黑色涂装,而是选择了一种“源自喀纳斯湖”的蓝绿色漆面,红旗称之为“喀纳斯青”。抛开美丑和中国元素不谈,我想这个颜色更多地是在表达一种态度——红旗不再是千篇一律的黑色官车了。
另一项革新是大灯的设计,对于红旗代表性的灯组我们已经非常熟悉了,远近光一体的圆形大灯外加矩形示宽灯/转向灯,构成了中国传统的“天圆地方”组合。这种设计在当年属于主流配置,然而如今已经是一个玩灯的时代,LED、激光大灯等新光源的出现让设计师可以随意设计大灯形状,这时再把自己局限在那个圆圆的灯碗中,显然不是太明智的选择。
不知道您有没有注意到一个细节,就是看似矩形的大灯末端实际是轻微上翘的。人们喜欢把汽车的大灯比喻成一个人的眼睛,而稍稍上翘的眼角无疑能让人看上去更精神更威严。《三国演义》中关于几乎没睁开过眼睛,然而他上翘的“凤目”却带来一种不可侵犯的威严,就是这个道理。
尾灯同样没有抱守“宫灯”的传统,设计得非常具有立体感,外面的轮廓像个对勾,又像勺子,后来设计师告诉我这是个抽象的北斗七星。这是中国人千百年来用作辨认方向的星座,由此我联想到,这个尾灯应该是在对后面的人说:“跟着我,我就是正确的方向。”大国长子的气度不言自明。
两个尾灯之间又是那两个熟悉的字——毛主席亲自题写的“红旗”。对此,设计师自豪地表示,这是历史留给红旗的宝贵财富,不会改变。在我看来这也是“共和国长子”对自己的身份认同,没了它们,红旗存在的历史意义也将没有了基础,因此未来红旗的主车标将永远是这两个有力的汉字。
从前轮圈和方向盘中央的金葵花副车标已经悄然退场,前翼子板侧面的“三面红旗”也变成了抽象的红旗式车灯。当问起这两个经典元素的去向时,设计师回答,向日葵和“三面红旗”承载的政治意义太过明显,为了让人们看到红旗不再想起“政治产品”、“与市场脱节”等老形象,红旗特意对它们进行了替换和修改。这里红旗仿佛在说:这次的变革,我是玩真的了!
最后必须要讲到的是E·境GT CONCEPT的轮圈,除了中间换上了全新的副车标之外,它的内部还会闪现出一种仿佛火焰的红色灯光。前面提到的那些都是红旗向外界展示的未来的设计语言,而这个火红的轮圈则更像是红旗对自己的一种期望,因为它的名字叫做“涅槃”。
● 总结:
对于红旗这个品牌,如今网络上对它的评价呈现出两极分化的态势,然而无论是赞扬还是批评,你都能从这些言语中看出对红旗的爱和期待。我相信每个中国车迷都在盼望着这个承载了民族情感的品牌能够复兴,甚至登上业界之巅。在概念车上,红旗也用很多实例证明了自己这一次是认真的。而这些努力的方向只有一个:改变单一的“官车”形象,拥抱更广阔的市场,那么她能否涅槃?不妨再给她一点时间。(文/图 汽车之家 王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