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CS55/睿骋CC
[汽车之家 主动紧急制动测试] 经过了一年半的测试,至今一共有23款车型走进了我们的AEB测试场,其中囊括了中国、美国、欧洲以及日本的大部分国籍的车型,而在价格上也从十万元级别到百万元级别都有涉猎。因此,这篇文章将把焦点聚集在最受关注的20万元售价区间的车型,对其进行汇总、盘点。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主动安全配置不再是高端豪华车的专利,越来越多的10万元-20万元的车型上也配备了AEB系统。根据美国IIHS协会的资料,在美国的20家汽车企业自愿在2022年前,为旗下所有的车型都配备AEB系统。据估算,每年因此会减少18000起交通事故。而我国虽然还没有这样“车企协议”,不过一些企业已经着手在推进这项配置的普及,将AEB系统配置在售价不高的车型上,因此才有了我们今天这篇盘点内容。
在我们AEB测试的全部23款车型中,20万元内的有8款产品。其中有3款采用了毫米波雷达与视频摄像头两种传感器搭配合作的模式,而另外5款分别采用了单摄像头和单毫米波雷达的配置,因此,他们在具体的表现上也存在着不小的差异。(以下列表车型不分排名先后)
从我们的测试结果来看,采用了毫米波雷达与视频摄像头两种传感器搭配的车辆对障碍物的距离与细节信息收集相比上面单一毫米波雷达传感器的模式更完善,测试的结果也更优异。在上一次的总结中,我们对各种传感器形式的特点进行分析《测了9个月主动紧急制动,我们看出了啥》,您可以了解AEB系统传感器的构成。而今天,我们就带您回顾一下这些车型的表现。
● 长安CS55:售价13.29万元
长安CS55是我们至今AEB测试中售价最为便宜的一款车型,它只有在最顶配的自动炫耀型(13.29万元)上才配备有AEB系统,探测传感器主要由毫米波雷达负责,同时还配有车道偏离预警和并线辅助功能。
长安CS55的AEB系统在10km/h的测试中,无法识别前方模拟车辆,也不能避免碰撞。而在20km/h-40km/h的防追尾碰撞测试中,CS55基本上都能识别出前方的模拟车辆,提前给予驾驶员图像和声音的警示,且车辆都会自动施加制动力,但都无法完全避免追尾碰撞。同时,速度超过40km/h后CS55几乎对静止的模拟车辆就没有任何反应了。
-车速20km/h
虽然不能完全避免碰撞,但是长安CS55能够在20km/h以上的时速中,有效的识别前方车辆,并对驾驶员发出警告,这一点还是值得肯定的。不过CS55的AEB系统不能够行人进行识别,因此,它都不能通过我们的固定/移动行人测试。
编辑小结:
长安CS55的AEB系统具备对前方危险的识别能力,但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够避免碰撞,这一点非常遗憾,好在它能够对驾驶员发出声音和图像的警示,这一点也算能够帮助驾驶员减少危险的发生。
● 长安睿骋CC:售价12.89-13.89万
长安曾对AEB系统的硬件和软件上进行了一次优化,将视频摄像头加入到了AEB系统的工作中,而优化之后的成果就出现在了睿骋CC身上,因此在测试成绩上,睿骋CC要比CS55优异不少,可见工程师也在对AEB系统进行不断的完善。
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说,长安睿骋CC才是配备AEB系统最便宜的车型,因为它在售价仅12.89万元的次顶配自动智雅型上就配备了“主动紧急制动”系统,而顶配售价13.89万元的自动尊雅型,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车道偏离预警系统,我们测试的就是这款顶配车型。
实际测试中,在10km/h左右的车速下,睿骋CC的AEB系统与CS55的表现基本一致,无法识别前方模拟车辆,车辆没有任何的报警以及制动动作,可以看出这套系统在极低速(怠速前行)的情况下不能有效识别前方危险。
更多精彩视频,尽在汽车之家视频平台
『30km/h防追尾测试:制动系统介入,能避免碰撞的情况』
而在20-30km/h车速下,AEB系统对于前方静止模拟车辆的能有很高的识别率,并且可以对车辆实施制动减速避免碰撞。同时,AEB系统检测到前方障碍物时会发出警告音并在仪表盘液晶显示器上作出提示,随后会先施加较轻的制动力度,驾驶员没有立即接管车辆的话,系统会加大制动力实现车辆的有效减速,这一点的表现非常不错。
此外,我们在测试中发现,睿骋CC的AEB系统如果能刹停车辆,即使驾驶员脚踩在油门踏板上,车辆也不会往前窜,车辆会保持静止约1.5秒,随后车辆操控权才会交还给驾驶员,这也能进一步降低可能因驾驶员失误所造成的事故。
不仅如此,睿骋CC在静止行人探测测试中也有良好的发挥。当车辆与假人模型间距离较近时,车辆会发出提示警报,随后会进行制动,车辆会稳稳地停在假人模型前方。不过睿骋CC对移动行人是不具备识别能力的,这也从侧面说明单目摄像头无法很好地识别移动假人。
编辑小结:
睿骋CC的表现虽然比CS55出色不少,但是仍不能在我们的全部时速测试中避免碰撞。它与CS55一样,系统能够识别前方危险,并给与驾驶员警告,帮助减少危险的发生。
综上所述,长安的两款车型配备的AEB系统尽管不能够有效避免碰撞,但是都能够在碰撞前发出预警,对驾驶员起到警示作用。并且睿骋CC的AEB系统在优化之后,提升了对制动系统的控制力,并加入了对固定行人的探测能力,这是一项非常大的进步。日产轩逸/劲客/昂克赛拉
● 日产轩逸:售价14.68-15.90万元
日产劲客:售价13.48万元
日产的轩逸和劲客也是在所有测试车型中售价较为便宜的,再加上市场上的优惠,您或许能以更为低廉的价格拥有带有AEB系统的车辆。其中轩逸在1.6L和1.8L的智尊版车型中都配有AEB系统,而劲客只在顶配车型上配备了AEB系统。
实际测试中,在10km/h的速度上,无论轩逸还是劲客面对模拟车辆都不具备识别能力,在没有任何声音、图像警示和刹车减速的情况下撞到了模拟车辆上;不仅如此,即使将速度提升到20km/h、30km/h以后,这两款车型对于模拟车辆的识别能力依旧是“无”,这有些让人出乎所料。
车速30km/h:
其实,日产的AEB系统对追尾碰撞事还是有一定的效果的。我们在实际开放道路上驾驶时,偶然的几次会触发其主动安全系统,当时车内发出了“嘀——”的警报音,仪表盘上也有图像警示信息。另外,据我们所知,一些轩逸车主在日常驾驶过程中也有触发过自动刹车的案例。由此看来,日产工程师对这套AEB的调校非常保守。
虽然对模拟车辆“无动于衷”,但是在静止行人测试中,轩逸和劲客的表现还是不错的。几轮测试中它多数情况下都能有效地避免碰撞事故。在车辆与行人相距8米左右时,车内的仪表盘显示警告信息,同时也会传来“滴滴滴”的报警音,随着距离的缩近,在驾驶员置之不理的情况下,轩逸能够果断地刹车减速避免碰撞。
然而更加惊喜在这里,轩逸和劲客还能够比较好地识别出移动假人,并给予驾驶员生意和图像的警告。并且劲客还通过了我们的“鬼探头”测试,这是我们测试中难度最高的一项,很多车型都没有测试的机会。
在我们多次测试之后,轩逸能够识别出移动假人,并且施加制动力,但是不能刹停,只能够做到减轻伤害;而劲客不仅能够采取有效制动措施,还能够稳稳刹停在移动假人前面,这一点非常出乎意料,也非常出色。
编辑小结:
日产轩逸和劲客是我们测试这个价位车型中,对固定模拟车辆识别最差的车型了,既没有警示也没有制动动作,驾驶员在日常行驶中可以几乎可以忽略这套系统了,不过它对固定行人的识别能力还是值得肯定的。
● 马自达3 Axela昂克赛拉:售价16.29万元
马自达3 Axela昂克赛拉在三厢2.0L的顶配自动旗舰型上配备了AEB系统,而在三厢1.5L自动尊贵和两厢2.0L自动运动型上提供了选装选项。同时,马自达3 Axela昂克赛拉配备的AEB系统也是由毫米波雷达与视频摄像头两种传感器构成。
马自达3 Axela昂克赛拉在应对防追尾测试中表现很好,它也是这几款车型中对模拟车辆避免碰撞时速最高的车型。在10km/h-50km/h测试中,马自达3 Axela昂克赛拉均没有发生过碰撞,这个成绩非常出色。
50km/h速度下防追尾制动测试
此外,在即将发生碰撞前,前方碰撞预警系统(FOW)会在抬头显示屏幕上发出警报,并且在仪表板和抬头显示上也会有提示出现,不过相对提示距离较近。马自达3 Axela昂克赛拉对于防碰撞的制动并非渐进式,而是在最后时刻施以非常大的制动力度将车辆刹停,这与官网上对于功能的解释不同。
马自达3 Axela昂克赛拉搭载的SCBS和SBS技术不支持对行人的监测功能,所以在我们的“行人探测测试”中,马自达3 Axela昂克赛拉只好以“零分”收场,非常的遗憾。
编辑小结:
马自达3 Axela昂克赛拉是这个价位中,对模拟车辆识别并采取有效制动措施,成功避免碰撞最出色的车型,它通过了我们10km/h-50km/h模拟车辆的全部测试,并且在车内有警示音和图像提示。不过,非常遗憾的是,它的AEB系统没有对行人的识别能力,如果具备的话,能大大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领克01/WEY VV7/柯珞克
● 领克01:售价区间16.88-22.08万元
师从沃尔沃的领克01对于安全装备的投入也非常尽心,全系车型中,除了“丐版”的两驱纯Lite版之外,都配备了主动紧急制动系统,并在Pro版车型中标配了并线辅助和车道偏离预警功能。领克01的AEB系统也是由毫米波雷达与视频摄像头两种传感器构成。
领克01在10km/h时速下,传感器能够识别前面的模拟车辆,并有图像和声音的提示。同时也能够自动施加制动力,不过并不能完全刹停,只能做到减轻碰撞的效果。
而在20-30km/h时领克的自动紧急制动表现不错,可以先给予驾驶员提示,然后施加刹车力完全避免了碰撞事故;不过,速度达到35km/h、40km/h时,领克01就不能完全将车辆刹停避免事故了,但是可以在车内发出了图像和声音提示;当车速达到45km/h时,领克01对前方固定的车辆就没有任何反应了。
而在固定假人的测试中,领克01可以发现前方危险,并在出现图像和声音报警的同时,会一段段地开始刹车,并在碰撞之前刹停车辆,这样的表现非常出色,但是在移动假人的测试中,领克01就有些无能为力,不能够避免碰撞。
编辑小结:
师从沃尔沃的领克01显然没有“学成”师傅的全部本领,毕竟两个品牌车型的售价也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这一表现可以理解。在我们的测试中,领克01能够对前方危险(模拟车辆、行人)进行识别,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进行刹停或减轻伤害,整体的表示可以说是均衡。
● WEY VV7:售价16.98-18.58万元
WEY的VV7车型可以说在我们测试的全部车型中对主动安全装备配置最为“厚道”的了,其全系都标配了主动刹车系统,并且在VV7c和VV7s的两款旗舰车型上,还配备了并线辅助和车道偏离预警两项配置。
不过WEY VV7的AEB系统仅采用了单毫米波雷达的配置,在全部的测试车型中,仅使用雷达的AEB系统的并不多。相比单目摄像头+毫米波雷达的配置,其探测能力不会太完善。
在10-20km/h区间之内,VV7c的AEB主动刹车系统似乎并没有什么反应,每一次低速报警都是因为距离过近而触发前驻车雷达的声音,由此可见,VV7在低速时的表现非常不尽如人意。
而在30km/h的时候,我们发现这套系统的执行逻辑比较“保守”,仅有极少的情况会自主刹停,多数情况下会有制动措施,但不能完全避免碰撞;而在40km/h的情况下,该车依旧会在出现刹停+轻微碰撞的情况;在50km/h的速度情况下,该车在多次测试当中均表现出刹车但无法刹停的情况。
VV7车型的AEB系统对行人或是小动物不具备识别能力,这一点在VV7的说明书中也有提示,所以驾驶VV7车型时,需要驾驶员不要过于依赖这套系统,他只能够在中等时速下减轻碰撞,不能够完全避免,也不具备对行人的识别能力。
编辑小结:
仅拥有毫米波雷达的VV7在我们的测试当中,多数情况下只能够做到有效减轻,但是不能完全避免碰撞,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在紧急情况下帮助驾驶员减轻伤害。不过,由于不具备对固定/移动行人的识别能力,VV7的AEB整体实力不强。
● 上汽斯柯达柯珞克:售价16.59万元
上汽斯柯达柯珞克是我们最新一期测试的主角,其全部车系中只在售价18.59万的顶配旗舰版车型上配备了AEB系统,并且有并线辅助功能。并且它的AEB系统也只有毫米波雷达构成,没有图像传感器的辅助。
尽管,AEB系统只有毫米波雷达这一个传感器,但是柯珞克在固定壁障的测试中表现可以说非常不错,在10-40km/h的测试中,它都能够在障碍物前稳稳刹停,有效避免碰撞。并且在接近前方模拟车辆时,车辆会给驾驶员发出报警音以及行车电脑警示信息,提示车主进行制动操作。
当测试车辆以50km/h的时速接近前方模拟车辆时,车辆报警音以及行车电脑警示信息同样会提前给到车主,当驾驶员未做任何操作时,车辆采取制动措施,但刹车力度不足以使车辆完全刹停。几次测试结果都是车辆无法完全避免碰撞,但可以达到有效减轻碰撞的目的。
值得一提的是,柯珞克的AEB系统拥有在紧急时刻升起车窗的功能,这个功能在我们的测试中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这样可以进一步提升在危险时刻对车内乘员的保护。
在我们实际体验中,柯珞克自动升窗功能并不是在预碰撞测试刹停时才启动的,系统会在碰撞之前就开启自动升窗功能,力图尽量在碰撞发生时保证车窗处于关闭状态。
由于没有图像传感器辅助,柯珞克对行人以及小动物等物体不能进行有效的识别,因此,在固定假人以及移动假人的测试中,柯珞克不能给与驾驶员有效的帮助,包括提示音以及警示图像都没有。
编辑小结:
柯珞克在我们的测试中的表现可圈可点,尤其是其具备紧急情况下升窗功能非常的实用;同时,其在10km/h(怠速前行)的表现也非常出色,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轻驾驶在拥堵情况下的精神压力。不过,其不具备对行人的识别能力,非常遗憾。
写在最后:
20万元内的车型可以说是市场销售的主力车型,能够在低售价车型上普及AEB系统可以说对于减少交通事故有着非常大的帮助。当然,我们知道在这些车型制造和设计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成本控制,很多车型都是出于对成本考虑在AEB系统的性能上有所保留,但也不可否认,其配备了AEB系统就是减少交通事故、减少财产、人员伤害作出了贡献。(编辑/汽车之家 郭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