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一美元到2亿美元
从大众和奥迪的手里,一汽享受到了大量的红利,但随着国内汽车市场的变革,节能减排、新能源技术的快速发展,曾经稳坐钓鱼台的共和国长子也感受到了压力。上文提到的V12发动机就是一汽的重要尝试,除此之外,一汽还成立了大量发动机研发子公司,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是对水平对置发动机的研发。
虽然这种发动机有令人着迷的一面,但同时也具有“令人迷惑”的一面。比如机油在气缸上部的冷却问题,做功过程中上下部缸套磨损的问题等。所以目前汽车领域只有保时捷和斯巴鲁在坚持使用这类动力系统。
当年3月,财大气粗的一汽出资2亿美元(占股51%)与EcoMotors(技术入股49%)签约合资公司,通过合作,一汽将把对置式活塞对置式气缸技术进行引进。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这是一款柴油发动机,因此只有喷油嘴,无火花塞。这款发动机的最终目标是提高20%的燃油效率,同时在OPOC的技术架构上开发天然气和甲醇燃料的动力系统。
不过就目前来看,这个合资厂家的发展并不顺利。而不说这种小排量的两缸柴油发动机前景如何,解决单缸双活塞的“先天”问题(活塞、连杆磨损大、双活塞的干涉等)就够一汽头痛,因此到目前为止,我们也未见有相关新产品落地……
● 在变与不变中挣扎
转眼间到了2016年,小排量发动机开始形成规模。福特、PSA等国外厂家纷纷开始推进自己小排量、增压战略。改变是摆在一汽面前的首要问题,这次一汽跟上了主流的步伐。曾经在一汽夏利上搭载的三缸发动机再次登上舞台。
当然,这台发动机必然不是那台1.0L自吸的三缸机,而是一台全新的搭载了如集成式排气歧管、进排气可变气门正时、缸内直喷、变排量机油泵等主流技术的涡轮增压发动机。
在动力参数方面,2016年主流的1.0T发动机最大功率在120马力左右,峰值扭矩在170牛·米上下。一汽的这台1.0T发动机(120马力、170牛·米)已经达到了这个标准。当时这台发动机计划搭载在骏派系列的车型和雅森R7上,但目前看来,骏派CX65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一汽1.0T发动机的亮相显示了自主品牌已经拥有了和同级主流产品一竞高下的实力,同时也显示了中国品牌发动机研发开始和国际接轨。一汽在小排量发动机领域已经有了自己的技术积累。
写在最后:
作为共和国汽车工业的长子,一汽集团有着漫长悠久的历史。在解放、红旗等车型诞生之初,它确实是国人的骄傲,肩负着为新中国造车的使命,一次又一次的承担起重要的政治任务,并且出色完成,但也正因如此,一汽有些过于依赖仿制和进口。随后的一系列合资企业的成功,似乎让一汽失去了老一汽人那种能拼搏的劲头。
现在,一汽集团在国内乘用车领域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成立了一汽-大众、一汽丰田等众多合资品牌,但是在自主品牌领域,它却像一个“小学生”,尽管有着巨额的投入,但是收效甚微,能拿得出手的动力系统屈指可数。在国家努力推动汽车电动化的今天,一汽也拿出了一揽子的计划,我们希望一汽自主品牌的明天会更好,不要再走前人的老路。(文/汽车之家 郭枫 图片源自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