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日较量
[汽车之家 底盘解析] 在我印象里,母亲的口头禅之一就是“你看看隔壁的孩子,人家那学习从来没让父母操过心”,随着岁数的增长,标杆并没消失,只是代表它们的人名一直更迭。汽车也分不同的级别,其中也有标杆,对于级别中其他的车型而言,标杆也是要超越的目标,今天我们就找来了这么一对儿——一汽-大众奥迪Q5L(下文简称Q5L)与东风英菲尼迪QX50(下文简称QX50)。
■ 德日之争
虽然新闻中满是消费降级的提示,但不可否认的是汽车市场中却仍旧呈现消费升级的趋势,豪华品牌中型SUV车型销量猛增就是最好的佐证。引领了加长风的奥迪在其中布局了Q5L,日系豪华品牌英菲尼迪也是带着QX50卷土重来。
就像是我们求职时拿出含金量颇高的简历、证书更容易成功一样,出身豪门、根正苗红的车型面对消费者也占有一定先机。从深层次角度看,Q5L与QX50都是当代车坛主流的模块化平台开发产物,因此在它们身上多少能看到品牌系列特征,从底盘结构中不难看出这些DNA深入品牌各级别车型的细节。
如果说Q5L更像是棵根正苗红生长的SUV,那么QX50的发展路线就显得有些曲折,虽然推出时间也到达了10年,但第一代车型的定位更像是Crossover。在我个人看来,曾经的它那个大排量自然吸气发动机以及纵置后驱的布局特点颇有些同年代代号E84的宝马X1的味道。
今天,很多人提到将概念车“直接”量产的车型总会先想到路虎揽胜极光,实际上英菲尼迪还要更早。2007年概念车亮相后,同年量产车就挂着英菲尼迪EX35的名字推向了市场,这比英国人早了至少1年。
曾经的英菲尼迪EX与G37为同平台车型,换言之它是基于纵置后驱平台打造的一款城市SUV。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消费者对于SUV的需求更偏向实用性,尤其是中国消费者。我们对于操控性的重视程度显然不如对空间的诉求,因此在车型换代时,QX50更换了平台。
模块化平台间的对比
■ 模块化平台间的对比
尺寸以及外观上的变化属于大家容易发现的改变,平台的特点在前后悬架中体现的淋漓尽致,这也是我们观察底盘的初衷。另一方面今天两位主角的发动机布置、驱动形式都有鲜明的特点,这也直接影响了悬架布置形式,所以咱们从前向后看起。
对比起上一代MLB平台的Q5,新一代Q5前悬架取消了固定两个上连杆铸铝衬套基座,连杆直接与车体进行连接。此外,除了转向连杆之外的四根连杆以及车轮架均由锻造铝材质制成(A4均为铸铝材质),以应对更大的悬架负荷。
如果将奥迪Q5L的改变看作是平台升级带来的蝴蝶效应,那么英菲尼迪QX50前悬架的变化就是彻底的脱胎换骨。此前的FM后驱车平台更加偏重操控性,前双叉臂式独立悬架有着21世纪初车型特有的偏执。
前代车型的不佳销量让开发团队意识到了消费者核心需求,因此全新一代QX50审时度势的变为了横置平台。相比纵置发动机布局形式,横置发动机可以在车身尺寸不大幅增加的前提下,为乘员舱“腾出”更多空间,这也就是为何全新一代QX50即使车身长度有所减少,但驾乘空间变大的重要原因。
汽车底盘的开发可以用牵一发而动全身形容,发动机布局形式的改变也会影响转向机,甚至是护板的布置方式。
从前悬架中不难看出,当今流行的模块化开发理念对于新车底盘结构的影响。从纵置平台变为横置平台后,QX50发动机舱横向空间更为宝贵,加之车型定位的改变,使得它改变了悬架结构。Q5L从MLB变为MLB Evo后,结构虽未调整,但材料与细节上进行了优化。
同是多连杆独立悬架,差异不小
■ 多连杆间的对决
在豪华品牌中型SUV这个级别,无论是成本还是尺寸空间,均能够承受复杂的多连杆结构,另外得益于模块化平台,我们能看到其中优秀的扩展性。
这一代的Q5在后悬架方面根据空气悬架与普通悬架的差异采用了不同材质的连杆。此前我们在海外测试的车型由于搭载了空气悬架,故两根后悬架上控制臂是锻造铝材质,国产加长的Q5L为普通螺旋弹簧与减振器的组合,上控制臂仍为钢制。
前面我们提到了日产拥有丰富的横置发动机平台开发理念,那么定位更高的英菲尼迪QX50采用哪个摇篮自然要经过一番挑选,答案就藏在了后悬架中。
■ 城市SUV四驱对决
这代的Q5是奥迪第一个是全系(除SQ5)都只配备quattro ultra四驱系统的车型,换句话说之前奥迪招牌的托森式中央限滑差速器已消失不见。从结构上看,现在的这套系统可以看做是横置平台上那瀚德四驱系统的纵置版。在此基础上,奥迪还进一步增加了一部分有助于节油的技术。
QX50搭载了一套适时四驱系统,中央的多片离合器式限滑差速器会在系统判定后轴车轮需要动力时,通过压紧离合器片输送动力。
由于采用了横置发动机布局,因此决定了这套系统大多数情况下,主要动力输出都是在前轮,日常铺装路面正常行驶时,它的动态表现更偏向前驱车。两台车的四驱结构上看,职责都属于提升操稳为主,兼顾燃油经济性表现。
豪华品牌的意义
■ 豪华品牌的意义——细节
除了前后悬架以及四驱系统外,底盘中的不少细节也反映着两台车不同的性格特点,但大面积的护板、软质材料的应用都体现出了豪华品牌应有的调性。
奥迪Q5L采用了和上代车型一样的非全尺寸备胎,英菲尼迪QX50由于平时配备了四条缺气保用轮胎,因此并没有配备备胎。
全文总结:
豪华品牌中型SUV,一个战况接近焦灼的区间。除了品牌溢价因素外,开发理念的差别通过底盘结构可以看得更清晰。奥迪Q5L作为区间标杆之一,通过MLB EVO平台使用了更多高级别车型的新技术,Ultra quattro的引入让它的燃油经济性表现更优秀,另一方面英菲尼迪调转发动机布局后,让QX50的驾乘空间有了明显改进,换来了更丰富的配置。那么,屏幕前的您购车时是会偏向标杆,还是选择新贵呢?(文/图 汽车之家 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