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技术设计 技术讲堂 正文

日产的心脏进化史 80余载起起落落(上)

收藏 阅读全文 (0条) 举报/纠错 向编辑提问

E系列和CA系列 前驱车小排量发动机

  石油危机之后,小型廉价家用车越来越受欢迎,由于其对空间的重视,让车企们开始更加重视能够为座舱腾出更大空间的前驱车,这就对发动机提出了轻量化和小型化的要求,于是日产开始推出适合前置前驱平台的小排量发动机。

汽车之家

  1981年,日产推出了E系列和CA系列两款前驱平台发动机,其中E系列排量较小。1981 DATSUN Sunny B11搭载的一台E15S 1.5L直列四缸SOHC发动机就是E系列的开篇之作。为了轻量化,这款尺寸较小的四缸发动机还采用轻质同步皮带带动单顶置凸轮轴。

汽车之家

  排量较大的CA18E则有一定的高功率需求,它通过使用EGR(废气再循环)、双火花塞和氧化催化剂等技术,实现了高功率、节油和低废气排放等性能的兼顾。CA18E发动机主要配备于Auster T11等家用车上。

汽车之家

MA系列 促进汽车普及的微型车

  到了1982年,日产推出了MA系列小排量发动机,专门为当时的全新小型车March(参数|询价)(玛驰)提供动力。由于两次石油危机后的小排量车的火爆和亚洲四小龙地区的车辆普及,需要一款门槛更低的小车,而经济车型本就是日系车的拿手戏,于是有了日产的Sunny(阳光)、March(玛驰)、本田飞度和丰田Yaris等车型。

汽车之家

  MA10S 1.0L发动机就是第一代March K10所搭载的发动机,1985年推出了带有涡轮增压的MA10ET 1.0T发动机,用于March Turbo。为了减轻重量,MA系列是日产第一个采用高强度铝制压铸缸体的发动机。

汽车之家

FJ系列 高性能发动机的小排量化

  高性能运动车同样受到了小排量化的影响,同样的动力,发动机更小,何乐而不为呢?1981年,日产推出了针对性能车开发的FJ系列直列四缸发动机,采用DOHC进排气系统,在高转速和高输出方面表现出色。第一台是FJ20DE 2.0L发动机,搭载在1981款Skyline RS上。

汽车之家

  1983年,日产又推出了带有涡轮增压的FJ20ET 2.0T发动机,成为当时日本同级中性能最出色的发动机,搭载在1983款Skyline Hardtop 2000 Turbo RS上。遗憾的是,FJ系列采用的是双顶置凸轮轴结构,在当时来说结构复杂,所以成本过高,日产在80年代中期将其停产。

RB系列 重视实际的高性能六缸发动机

  FJ停产,日产RB系列直列六缸发动机接替,这一传奇发动机的开发重视成本,回归了SOHC结构,但是采用了横流式缸盖,进排气效率均比较高,成本和性能的平衡做得比较好,所以该系列一直延续到了2002年。RB系列最出名的是RB26,1989年推出的第三代SKYLINE GT-R(BNR32)搭载RB26DETT 2.6L DOHC 直列六缸双涡轮增压引擎,最大输出功率可达294Ps/6800rpm,0~100km/h的加速仅需5.3秒。这款车大获成功,更因为《头文字D》而声名远播。

汽车之家

总结:

  从30年代创始,日产最初也是一穷二白,从引进技术开始,一步一步吸收学习,今儿发展出自己的发动机技术。60年代开始自主研发,专注于廉价经济小型车,逐渐羽翼丰满。得益于70年代的石油危机,给了日本车崛起的机会,日产也抓住了这次机会,走出了自己的一条路,让高性能发动机也能够拥有一席之地。下期,我们将讲述日产发动机发展在80年代日美贸易战下以及之后的发展故事。(图/文 汽车之家 卫江鹏)

被打压与新生 日产的心脏进化史(下) 汽车之家
查看同类文章:
发动机技术
更多精彩内容:
二手车导购
图说工厂
您怎么看
向编辑卫江鹏提问
文章标签: 发动机技术
文章导航
展开全部目录收起全部目录
收藏
+1
+1
推荐阅读
发表我的评论
您认为文章写的好么:
评价内容: 修改 本文共有 4 个网友评价,其中100.00%好评,0%差评。
评价理由:语句不通/文章阅读困难
0/5000字 提 交 同步到:
最新文章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