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进广汽研究院VOC实验室
提升车内空气质量这话听上去其实挺虚的,毕竟国家提出限值的那几种有害气体大多是无色无味气体。也就是说,厂家是否真的有这样的技术实力去做优化车内空气质量的工作消费者一般很难通过感官和现象去了解(除非严重超标导致乘员短期内出现身体不适)。本着“技术宅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我走进了广汽研究院VOC实验室,看看广汽研究院是如何来检测零部件和整车VOC水平的。
虽然上述项目为主观评价,但一般人是无法准确描述出气味是怎样的气味,浓烈程度达到多少级的,这里的研究员都是经过专业的培训、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并经过认证才能胜任这项工作。
所谓的气袋法简单来说就是用一个尺寸合适的塑料袋子包裹待测试部件,然后把装着测试部件的袋子放进环境仓,环境仓的高温会加速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这些由零部件挥发出来的气体会被“锁”在气袋中。随后,气袋中的气体会被气泵抽取出来,这些气体被抽取出来时会流经能够吸附挥发性有机物的特殊材料。用溶剂把挥发性有机物从特殊材质中溶解出来便能够定量分析出各种挥发性有机物的含量。
对于整个座舱来说,一般无法用气袋来包裹,所以需要把整车开进一个巨大的环境仓,车辆在环境仓内经历16小时高温“烘烤”,让内饰产生的挥发性气体充分释放,然后用气泵把座舱内的气体抽出,并把这些气体通过能够吸附挥发性有机物的特殊材料,然后便能采用上面提到过的方法分析出各种挥发性有机物的含量了。
这个整车环境仓对于气体洁净度的要求较高,通风系统中带有活性炭,可以吸附空气中的各种粉尘和污染物,最大程度保证实验测量的准确性。
● 最有效祛除新车车内有害气体的方法竟然不花一分钱?
在参观之余,我也向广汽研究院的工程师们提了一些普通车主关心的问题,站在专业的角度,工程师们有其独到的看法,值得我们参考。
由于车内有害气体释放是个长期的缓慢过程,所以市面上比较火的光触媒除甲醛处理无法通过单次处理完全消除甲醛等有害气体的。
中国消费者喜欢在车内安装各种后装精品,如地毯、座椅套、中控台垫、遮阳板等。广汽研究院的一些研究和调查指出,很多车主投诉的车内异味都是由这些后装精品引起的,而其中的地毯引起的车内异味占据车内异味投诉的重要比例。
有鉴于此,广汽研究院目前也计划推出一些经过实验室认证的后装精品,为消费者提供更好更靠谱的选择。但这种经过认证的后装产品虽说品质有保证,但售价大概率会比几大网购平台提供的产品要高。究竟这些认证产品能否得到中国市场的认可呢?前景尚不明朗,但广汽研究院能率先跨出这一步实属难得,值得鼓励。
● 总结:
车内空气质量的优化并非采用环保材料那么简单,它贯穿整个汽车生产过程,原材料的选择、加工工艺的确定、零部件运输和存储环境的管控、对供应商提供的零部件品质管控等都对车内空气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车内空气质量的优化工程遵循木桶理论,其好坏取决于整个工程中的“短板”,只有坚持正向研发、建立规范的开发流程和严格的质量监控体系,才能保证车内空气质量的高标准,从而实现为消费者的健康保驾护航。广汽传祺全新GS4车内空气质量的高标准,倒逼着其他厂家技术升级,也促进着国家对车内空气质量强制标准的落实进程,对于中国消费者而言绝对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图/文/摄 汽车之家 常庆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