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内空气质量国标/环保座舱怎样造/气味DNA
[汽车之家 新鲜技术解读] 时至今日,汽车已经走入了中国的寻常百姓家。对于开车上下班的人来说,每天在车内呆个1-2小时是最平常不过的了。使用频率和使用时间的增长使得汽车用户对车内空气质量的关注与日俱增。根据2010年-2019年10月的调查报告,对于车内空气质量的投诉已经跻身汽车消费者投诉的十大问题之一。究竟现在中国对于车内空气质量有怎样的规范呢?厂家又是如何确保车内的气体污染物浓度处于一个安全水平的呢?带着问题我们来到广汽研究院,以广汽传祺全新GS4为例为大家揭示“环保座舱”是如何炼成的?
● 车内空气质量尚未有强制标准
目前,国内汽车厂商遵循的是《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GB/T27630-2011)这一套国家推荐标准,该标准的相关指标在2016年1月有过一次更新(修订版征求意见稿),主要是在污染物限制方面变得更为严格了。但该标准目前还只是推荐标准,而非强制标准,所以对于汽车厂家的约束力实际上是有限的。
中日韩车内空气质量污染物限定值(mg/m3) | ||||
控制物质 | 2011版国标 | 2016修订版征求意见稿 | 韩国KOR标准 | 日本JAMA标准 |
苯 | 0.11 | 0.06 | 0.03 | - |
甲苯 | 1.10 | 1.00 | 1.00 | 0.26 |
乙苯 | 1.50 | 1.00 | 1.60 | 3.80 |
二甲苯 | 1.50 | 1.00 | 0.87 | 0.87 |
苯乙烯 | 0.26 | 0.26 | 0.30 | 0.26 |
甲醛 | 0.10 | 0.10 | 0.25 | 0.10 |
乙醛 | 0.05 | 0.20 | - | 0.05 |
丙烯醛 | 0.05 | 0.05 | - | - |
《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发布的主要目的就是希望控制车内空气中醛类和苯类等有害污染物的含量,从而保证用户的健康。从上面的表格我们也可以看到,比起日本和韩国的标准,中国的标准在多项污染物的限制上更为严格。只是,中国标准目前仅作为推荐标准,在约束力方面还有所欠缺。
要实现显著高于国标的车内空气质量需要超前的理念和完善的开发流程。这里提到的超前理念指的是广汽集团对于用户健康有着非常高的重视程度,所以才会在这方面投入大量研发资源和时间。而完善的开发流程则是实现车内空气质量高标准的技术基础。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广汽研究院是如何打造传祺GS4的环保座舱的。
● 从原料到装配,全流程管控是营造优质车内空气的核心
网上关于如何实现低VOC(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座舱、VOC对人类身体的伤害等都有很多的文章介绍。绝大部分科普文章都会提到使用环保材料、环保粘合剂能够大大降低车内VOC水平,这样的描述过于笼统,实际上并非那么简单,忽略了加工工艺、零件包装运输、装配工艺等重要环节。
显然,交付到用户手中的汽车要想车内空气质量达标,就必须在汽车制造的每一个环节监控原材料或零部件的污染物排放状况,然后通过各种手段来优化排放水平。鉴于目前中国的《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部分限值要高于国际上的标准,所以在借鉴外国企业先进研发经验和技术的基础上还需要自主创新,才能做得更好。广汽研究院一直坚持自主研发,在如何优化车内空气质量方面目前已总结出一套完整的开发流程,这对于广汽旗下几个品牌产品的车内空气质量提升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 从内饰设计上提升车内空气质量
这个小标题大家会不会觉得有点“玄学”?内饰设计也能优化车内空气质量?的确如此。内饰部件的表面积越大,它对车内空气质量影响就越大。一个表面积越大的内饰部件,其材料如果不够环保、使用大量非环保粘合剂、脱模剂没有很好地清理等,都是导致车内空气质量超标的原因。
为了保证车内空气质量,工程师使用了环保型粘合胶。这里的环保型粘合胶是指以水作为分散介质的水基型粘合胶,相比以苯、甲苯等有机溶剂作为分散介质的溶剂型粘合胶,水基型粘合胶无溶剂释放,从而有利于提升车内空气质量。但由于水挥发较慢,所以使用了水基型粘合胶的零部件在生产时需要加热干燥设备来烘干粘合剂的水分。
为了保证光泽度一致,可以通过在下部硬塑料饰板上喷涂一层涂层来降低下部饰板的光泽度,从而与上部区域相匹配。但喷涂涂料的溶剂会挥发出一定的有害气体,从而影响车内空气质量。
相比起选择环保内饰面料、监控零部件供应商的产品等,如何通过内饰设计来优化车内空气质量更加考验设计师和工程师的实力,也是他们工作中的一项挑战。
● 全新GS4座舱气味DNA
座舱气味DNA这个概念最早应该是在一些豪华品牌车型上提出来的,它满足了购买豪华车的消费者对气味个性化和独特性的需求。座舱气味的独特氛围让人坐进车内就有一种不一样的感觉,也凸显出豪华车的那种尊贵感。而这种独特的车内气味一般来说可以通过在内饰零部件中添加带有香味的材料或者通过香薰系统实现。
在与广汽研究院概念与造型设计中心内造型设计部负责人冯煜的沟通过程中,我了解到,未来广汽旗下各品牌的一些高端车型将会采用香薰系统来营造独特的气味氛围,而且香薰气味还能够根据客户的喜好进行选择,实现一定的个性化和定制化。
广汽研究院的VOC实验室/新车除甲醛好方法
● 走进广汽研究院VOC实验室
提升车内空气质量这话听上去其实挺虚的,毕竟国家提出限值的那几种有害气体大多是无色无味气体。也就是说,厂家是否真的有这样的技术实力去做优化车内空气质量的工作消费者一般很难通过感官和现象去了解(除非严重超标导致乘员短期内出现身体不适)。本着“技术宅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我走进了广汽研究院VOC实验室,看看广汽研究院是如何来检测零部件和整车VOC水平的。
虽然上述项目为主观评价,但一般人是无法准确描述出气味是怎样的气味,浓烈程度达到多少级的,这里的研究员都是经过专业的培训、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并经过认证才能胜任这项工作。
所谓的气袋法简单来说就是用一个尺寸合适的塑料袋子包裹待测试部件,然后把装着测试部件的袋子放进环境仓,环境仓的高温会加速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这些由零部件挥发出来的气体会被“锁”在气袋中。随后,气袋中的气体会被气泵抽取出来,这些气体被抽取出来时会流经能够吸附挥发性有机物的特殊材料。用溶剂把挥发性有机物从特殊材质中溶解出来便能够定量分析出各种挥发性有机物的含量。
对于整个座舱来说,一般无法用气袋来包裹,所以需要把整车开进一个巨大的环境仓,车辆在环境仓内经历16小时高温“烘烤”,让内饰产生的挥发性气体充分释放,然后用气泵把座舱内的气体抽出,并把这些气体通过能够吸附挥发性有机物的特殊材料,然后便能采用上面提到过的方法分析出各种挥发性有机物的含量了。
这个整车环境仓对于气体洁净度的要求较高,通风系统中带有活性炭,可以吸附空气中的各种粉尘和污染物,最大程度保证实验测量的准确性。
● 最有效祛除新车车内有害气体的方法竟然不花一分钱?
在参观之余,我也向广汽研究院的工程师们提了一些普通车主关心的问题,站在专业的角度,工程师们有其独到的看法,值得我们参考。
由于车内有害气体释放是个长期的缓慢过程,所以市面上比较火的光触媒除甲醛处理无法通过单次处理完全消除甲醛等有害气体的。
中国消费者喜欢在车内安装各种后装精品,如地毯、座椅套、中控台垫、遮阳板等。广汽研究院的一些研究和调查指出,很多车主投诉的车内异味都是由这些后装精品引起的,而其中的地毯引起的车内异味占据车内异味投诉的重要比例。
有鉴于此,广汽研究院目前也计划推出一些经过实验室认证的后装精品,为消费者提供更好更靠谱的选择。但这种经过认证的后装产品虽说品质有保证,但售价大概率会比几大网购平台提供的产品要高。究竟这些认证产品能否得到中国市场的认可呢?前景尚不明朗,但广汽研究院能率先跨出这一步实属难得,值得鼓励。
● 总结:
车内空气质量的优化并非采用环保材料那么简单,它贯穿整个汽车生产过程,原材料的选择、加工工艺的确定、零部件运输和存储环境的管控、对供应商提供的零部件品质管控等都对车内空气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车内空气质量的优化工程遵循木桶理论,其好坏取决于整个工程中的“短板”,只有坚持正向研发、建立规范的开发流程和严格的质量监控体系,才能保证车内空气质量的高标准,从而实现为消费者的健康保驾护航。广汽传祺全新GS4车内空气质量的高标准,倒逼着其他厂家技术升级,也促进着国家对车内空气质量强制标准的落实进程,对于中国消费者而言绝对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图/文/摄 汽车之家 常庆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