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板全不全?
[汽车之家 底盘解析] 20万级别的SUV底盘防护怎么样?借着最近汽车之家《合资紧凑型SUV横评》的测试项目,我们对这个级别的SUV进行了一次“摸底”大调查。这些车的底盘防护到底怎么样?能不能支持我们去越野场地撒撒欢?需不需要后期加装护板?一系列的问题终于搞清楚了。
从2011年开始,汽车之家一直在对新车或者有话题性的车型进行底盘解析,拆解和拍摄的车型数量超过300台,基于如此多的素材量积累,我们往往会发现一些汽车底盘的发展趋势。今天给大家来聊聊关于底盘防护的几个问题。
的确,SUV比轿车的底盘要高不少,但在非铺装路面行驶仍然有托底的风险。面对托底现象,车辆怎么来保护自己呢?估计很多人会想到一样东西——护板。20万级别的SUV有着怎样的护板设计呢?我们借着最近的海外品牌紧凑型SUV大横评,来给大家展示一下
具体的产品型号配置和指导价如下:
虽然这9款车无法完全代表这一级别的防护水平,但能在一定程度上让我们看到20万级SUV到底是什么样的。话不多说,我们直接上图吧!(部分车型拆卸了护板展示)
这9款车型均被定义为紧凑型SUV,除了标致4008和雪佛兰创界的后悬架为扭转梁结构,其它7款均为前麦弗逊、后多连杆的独立悬架。护板方面,各有不同。为了更清楚明了地体现9款SUV的护板数量和覆盖面积等情况,我们用如下的示意图来对比一下。
从护板的使用位置来看,多数车型在发动机舱底部和车底两侧都使用了护板,或者局部使用了护板,当然也有像欧蓝德这种相对用料节俭的案例,只有在车头很小的一部分加入了树脂护板。
这里我们发现一个小趋势,随着时间的推移,近些年很多车企更加注重了车底护板的使用,新车的护板设计越来越全面,而像欧蓝德、奇骏、4008这种推出时间相对较久的产品则在护板覆盖面积上逊色了不少。创界由于定位更低端,而且售价是9款车里最低的(顶配指导价17.99万元),所以底盘护板不全面也情有可原。
从使用的护板材质上来说,皓影、锐际以及CX-5要更加优秀,RAV4荣放虽然覆盖度更全,但使用的是普通树脂材料,这在NVH隔音降噪上没有优势。皓影的发动机舱底部使用了部分铝合金护板,车底两侧和车尾采用了纤维材质的护板;CX-5的车底两侧也包裹了大面积纤维护板;锐际的车底基本都是纤维护板。
有了这些护板就不怕托底了吗?答案是NO,我们仔细观察这些护板,它们基本都是由树脂或者纤维材料打造。如果真的遇到托底情况,它们能抗住吗?在汽车之家专业越野场地里,面对比较初级的“炮弹坑”路况,前面介绍的几款SUV大多都出现了托底(托底程度不同)。
并不能说树脂护板都这么不堪一击,有些车型会使用比较厚的树脂护板,对底盘的保护会好一些,但面对稍严重的磕碰或剐蹭仍在劫难逃。
总体来看,这个级别的SUV其底盘防护其实都不够支持我们去翻山越岭进行深度越野,和专业越野用户加装的护板相比,它们的护板材料明显太薄弱了。给大家展示一下硬派越野车的底盘护板加装方案。
这些城市型SUV的护板显然不是用来专业越野的,它还有更多经济实用性功能,比如梳理车底的空气流动,对轮噪、胎噪进行隔绝,或者用来固定车底的线束和油管等等。
防护到不到位?
说到这里,肯定会又有朋友问了“需不需要给车加装护板呢?”此前我们做过一期相应的话题:发动机护板的那些事,需不需要加不加护板首先取决于您的用车环境。
如果基本都是在城市道路行驶,那么原厂的设计就已经足够了,市内铺砖路面上也基本遇不到磕碰剐蹭底盘的情况,车底的树脂护板或者防锈涂层足以应对各种挑战,况且加装过重的护板还会对燃油经济性带来负面影响;
如果您的用车环境有着较多的砂石、冰雪或者崎岖的非铺装路面,那么建议您视环境而定,加装不同程度的护板,对发动机油底壳、变速箱壳体、油箱、油管等容易磕碰损坏的位置进行保护。如果您想去体验极限的越野环境,那么加装一套更专业强悍的护板就有必要了。
另外,轮拱舱内的防护也是一个重要的细节,对于20万级别的SUV来说,加装完整的轮拱护板是“常规操作”,当然也有一些愿意下成本的车企,选择NVH性能更好的软质纤维护板,进一步削弱向车内传递的路噪和胎噪。
时间久了,生锈是车身和底盘很难避免的问题,随着汽车防锈防腐蚀技术的提升,如今有了很大的改善。一般来说,车企有以下几道工序来进行提升防腐性能。
1、在汽车生产线上,电泳漆(俗称底漆)工艺可以说是第一道防腐手段;
2、对于电泳工艺很难覆盖到的区域,比如车身钢梁的孔洞或者夹层,如A柱、B柱和门槛梁里,车企还会采用空腔注蜡工艺,防止钢板本身的氧化生锈。
3、为了防止飞起的石子击破薄薄的底漆,很多车型在车底喷涂PVC涂层(一般为聚氯乙烯涂料),以胶状物喷涂在底漆之上,增加了第二层防护。
4、在底盘钢板的接缝位置往往还会喷涂密封胶,保证车内气密性的同时,防止雨水、积水渗进车内,也间接起到了防腐防锈的功能;
5、有些车型不会在车底喷涂大范围的PVC涂层,而是用树脂或者纤维护板来覆盖,防止底漆磕碰的同时,用平整的造型提升了空气动力学表现。
在这一部分,让我们比较惊奇的是本田皓影在车底竟没有安装任何隔热铝板,也许本田工程师会用数据来证明排气管与车底之间的预留空隙足够远,热量对车底部件和车内不会造成太多负面影响,但对隔热来说,有总比没有强,所以我们没有给它好评。
另外,相比之下欧蓝德和创界对底漆和油管的保护不够到位,有明显的裸露现象。表现比较好的是途岳、RAV4荣放、锐际和CX-5这几款上市时间相对晚的车型,整体的防护和隔热设计都是充分的。
总结:
通过本次20万级外资品牌底盘防护大调查,我们得出了一些结论:
1、随着近些年SUV产品的迭代,车企打造的新车越来越重视底盘的防护,具体而言,车底护板设计朝着更全面、更平整的趋势发展;
2、抽查的车型中,总的来说RAV4荣放、锐际和CX-5三款车表现都很不错,RAV4荣放的底盘护板非常平整且全面,锐际和CX-5在防护完整的基础上使用了更好的纤维护板材料。
3、整体防护表现较差的是欧蓝德和创界,欧蓝德的车底护板少的可怜,而且底漆和油管裸露明显;创界比欧蓝德稍好一些,因为它在发动机舱底部加了一块树脂护板,但总体还是有一定差距。如果非要解释它们表现糟糕的原因,只能说欧蓝德太老,创界太便宜。(文 汽车之家 夏志猛;图 汽车之家原创车评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