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设计与色彩有关的部分不止外观,内饰部分部分同样有所涉及。就像开发造型需要先输入目标,后执行一样,内饰色彩的把控也有自己的流程。
今天市场上的汽车品牌都在尝试打造属于自己的味道,坐进车内你能明显感受到它们之前的差异。行政级轿车的沉稳、运动型车的激情,当然还有家庭用车的舒适,之所以能给人留下这样的印象,与配色有着很大的关联。
与外观色一样,内饰颜色的搭配也讲求追随流行趋势。但相比外观部分宽广的施展空间外,内饰配色可供调节的空间相对较小。
近些年市场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灰色内饰,有研究表明消费者对于灰色的喜爱不分性别、年龄、阶层。数据显示消费者对灰色的选择度其实都高于其他各种颜色,并且男性较之女性更偏爱深灰色,而对于灰色的偏爱人群,总体有25%是来自高收入者。
除了尽力提升美观度,对开发人员而言内饰部件还要考虑安全性,一方面是要减少各类工艺处理后散发有毒有害气体,另一方面要保证其在极限情况下不会对使用者造成不佳的影响。
另一方面内饰颜色的搭配仅是整体色彩、质感开发的其中一环,因为我们肉眼会对材质表面纹理进行评判。细致的皮质纹理自然会比大颗粒的塑料表面更能令人产生好感,换言之成本有限的前提下,通过一些技术手段也能提升产品质感。
写在后面的话:
对设计师而言,不受成本控制打造某个设计并不困难。真正具有挑战的是在极为有限的预算内,开发出满足众多消费者需求的设计。正所谓众口难调,满足大部分人口味的往往寡淡无味,如何掌握分寸、火候,既满足使用需求,又能体现出自身特点不仅需要过硬的设计功底,同时还需辅以丰富的经验。对汽车设计师而言,她们追求的至高目标可不仅是美丑而已。(文/图 汽车之家 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