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悬架大量使用铝合金部件,大量降噪设计保障了座舱的静谧性。
最后我们将车辆开上举升机,看看荣威iMAX8(参数|询价)的底盘结构究竟如何。整车底盘的布局整齐、平整。悬架结构上,该车采用了前麦弗逊后多连杆的独立悬架组合,结构上还是较为领先的,毕竟同价位的别克GL8陆上公务舱和奥德赛的后桥还都是非独立结构。值得一提的是前悬架中的轴承座、下控制臂两个部件为铝合金材质,轻量化控制好。
『注:全景图为拆掉一侧车轮和发动机舱底部护板后的状态』
NVH控制上,荣威iMAX8下了颇多功夫,发动机通过两个液压支承与车身相连,能够隔绝掉一部分发动机自身的振动。此外整个底盘几乎都喷上了抗石击涂层,加上静音钢板、静音轮胎和隐藏在座舱内各处的隔音材料,整车在隔音隔振方面考虑十分周全。
后悬架采用多连杆结构,虽然用材仍然为常见的钢材,丹下控制臂为承载能力强且横向控制更有优势的整合式结构,操控性还是有一定潜力的。与扭力梁结构相比,多连杆由于部件更多,所需的布置空间也更大。为了尽可能减小多连杆对于座舱空间的占用,荣威iMAX8整个后悬架设计得十分紧凑。
● 文章总结:
作为上汽集团最新的模块化架构,SIGMA架构的轴距/轮距有着极大的尺寸跨度,这意味着未来基于该架构的新车一定会非常多,级别也将涵盖从紧凑型车到中大型车/SUV/MPV不等,“适应”能力强。结合模块化平台新车开发周期短等优势,我们相信继荣威iMAX8之后,很快会有越来越多新车纷至沓来。
接着我们说回荣威iMAX8本身,无论是车身还是底盘在设计和用料上的表现都非常用心,为了应对正面偏置碰撞,整个车头设计了四条冲击传递路径,加上由热成型钢构成的A柱、B柱、座舱前横梁等部件和滑出装置,安全性应该无需担心。与同级别其它MPV车型相比,荣威iMAX8前悬架大量的铝合金部件让我们十分意外,此外低台阶+平地板的设计也很符合MPV用户的需求,可谓诚意十足。如果您已经对这款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如去经销商处再亲自感受一下实车吧!(文/图 汽车之家 朱力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