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智能车少不了交互,提索尼少不了听、看、玩。提供在线音乐和视频资源的同时,索尼将360 Reality Audio技术带到了VISION-S 02(参数|询价)概念车上。
相比目前看芯片算力下菜碟的策略,借助5G传输速度快和低时延特性,索尼开始了算力与体验分离的探索。或许先期会遇到5G网络资费偏高的问题,但随着5G的普及,流量成本会逐步下滑,同时能降低对车机芯片算力的依赖,进而推动车辆制造和用户购买的成本下探,也规避了芯片供需波动带来的价格不确定因素。当然,这只是理想状态,实际环境下体验如何仍是未知数。
从VISION-S概念车初登CES展台,“买车送不送游戏机?”就成了索尼粉丝提到概念车时的调侃,如今索尼官宣造车,PS游戏、音频技术和交互体验即将走入现实。不仅如此,索尼在图像识别等方面的技术,也将用于驾驶辅助系统的开发,这些技术会带来什么?接着往下看吧。
40个传感器 忽明忽暗看得清
早在2018年的CES展会上,索尼就曾展示过Safety Cocoon安全茧技术,之前的VISION-S概念车与这次的VISION-S 02概念车,用的都是这项技术。本质上说“安全茧”就是融合索尼在图像传感器领域的技术,加上雷达传感器对车身周围环境感知,共同构成的驾驶辅助系统。
需要说明的是,正前与正后的激光雷达和毫米波雷达放在了一起,如果发生碰撞事故,维修成本恐怕是个不小的数字。遗憾的是,索尼官方暂未公布这款激光雷达的垂直与水平视场角数据,不过局我们推测其水平视场角或为120度。
用摄像头为各种雷达传感器提供数据冗余的同时,索尼也将自身CMOS传感器上的技术带上了车。比如HDR(高动态范围)技术,通过将不同曝光程度的多帧画面进行合成,大幅降低了“大光比”情况下摄像头收录图像的对比度,简单说就是暗的地方更亮,亮的地方不是一片白。举个例子,进出隧道就是典型的“大光比”场景,HDR技术能帮摄像头看清前路的各种细节,保障行车安全。
LMF技术则是对LED光源的闪烁现象进行修正,保证系统可正确识别灯光信息,并以此研发驾驶辅助系统的新功能。另外,这些摄像头在暗光条件下也拥有较强的物体识别能力。
借助大量传感器与图像识别技术,索尼将带来高级巡航控制和自动泊车等功能。其中“车道变更提案”功能,与需要驾驶员确认的自动变道功能很像,会在发现前方有慢车且周围道路较空旷时,向驾驶员发出变道提示,打开对应的转向灯,车辆会自动变道。上方的视频就是“车道变更提案”功能的演示过程,功能本身放到今天不算超前,可方向盘灯带、电子后视镜和仪表盘组成的一系列交互体验,做的很到位。
在市售车型的驾驶辅助系统中,能识别施工路段并进行规避动作的目前还是少数,不过这项功能未来实际表现如何、能否适应各个国家的路况仍是未知数。另外,官方表示这套驾驶辅助系统已接近L3级自动驾驶,不过从VISION-S 02概念车的感知硬件水平来看,是有能力支持L4级自动驾驶的。
写在最后
VISION-S 02概念车上能看到索尼在影像业务等领域长期发展、比较成熟的技术,也有思路新颖、愿景可期但实际效果要等量产车落地后再议的技术,加上官方明确的造车态度,索尼是否会成为造车新势力中的后起之秀?这点值得观望。
对于玩着PS游戏机、用着Xperia智能手机的索尼粉丝们来说,VISION-S 01和VISION-S 02概念车都考虑了与自家生态硬件的联动,车本身更像是电子产品向出行场景的延伸,这么看,现在攒钱应该来得及。至于常规消费者,VISION-S 02概念车在交通工具属性上动了心思,也有不少科技看点,是个看腻了当下造车新势力,打算换换口味的选择。所以Sony is coming,大家的钱包准备好了吗?(图/文 汽车之家 马一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