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未公布的故事-------
人类的记忆是具有欺骗性的,即便时间已经过去了7年,但在我脑海里这个新品牌的诞生宛若昨日。当然,这其中也包含了这套曾在当时引发热议的,近乎直接从概念车上拿下来量产的设计语言。
自品牌创立之初,领克的目标消费人群就是年轻消费者,不难猜到设计团队接到的目标要求中一定包含新锐。说人话就是“造型一定要比市面上已有的品牌更前卫,让人一眼就能看出来是领克”。
具体的故事流程今天仍未公布,但从结果逆推我们仍可以窥探、猜测到当年设计团队的思路。从2016年的概念车上看,他们选择了当时方兴未艾的分体式大灯设计。
这里插句题外话,领克并非这些年率先使用分体式大灯造型的,实际上彼时采用分体式大灯的Jeep自由光已经上市,但销量表现一般。对于以偏向保守著称的中国市场,这样的冲击是巨大的。这样的造型足够颠覆,但一款产品显然无法改变一贯是野性为主的Jeep品牌形象。
刨除美丑因素,客观分析,我们认为这与下部远近光灯尺寸过小有直接关联,这样的结果就是整个车头看起来更偏平,与后部SUV健硕的车厢产生了明显分割感。因此在中期改款时,自由光取消了这一设计。
对于初生的领克而言,没有过往历史包袱意味着新造型设计可以完全衬托品牌调性。年轻、新锐、犀利、不拘一格这样的形容词正是领克希望看到的。
一台车无论是初见,还是习以为常碰到后,容易给人留下最深印象的往往是车头,这之中灯组造型又占据了主导位置。在一体式灯腔已处百花齐放状态的时候,换道竞争的结果如你我看到的,让所有人都记住了这个新兴品牌。无论你是否喜欢,不论你是否接受,分体式大灯的造型让这个新品牌牢牢印在了消费者脑中。
当然,领克上一世代的成功并非仅靠大灯。对质感的营造才是他们致胜的法宝。花更少的钱,得到更多、更好质感的产品,无论是保守的中国消费者,还是欧美消费群体都是喜闻乐见的结果。
尽管外形是第一时间俘获人心的法宝,但对于车主而言内饰部分的质感才是日久见人心的检验标准。新时代怎样利用材料搭配体现质感?如何通过颜色搭配向年轻人靠拢?这都是设计团队需要解决的问题,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别具一格。
写在后面的话:
对任何一个年轻的品牌而言,怎样让消费者记住具有开天辟地的意义。在这样一个追求个性化的时代,满足所有群体需求的产品大概率就是白开水。我相信寡淡无味是任何一个品牌都不想看到、得到的结果,所以领克选择了这条年轻化的路线。与之匹配的是独特、个性的造型设计,2016年诞生至今,经过市场洗礼让大家记住,从这个角度上看,它是成功的。现在,新时代已到,革新已经开始。(文/图 汽车之家 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