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改装/赛事 特别报道 正文

危险与刺激的瞬间 2011F1碰撞事故汇总

收藏 (0条) 举报/纠错

  [汽车之家 赛事]  在2011赛季F1比赛规则中引入了多项鼓励超车的机制,如DRS以及更多变数的轮胎等,这让今年的比赛精彩程度较往年大幅度提高,当然这除了超车的紧张激烈外,还要归功于相伴而生的危险和刺激,因为赛车无法避免完全没有碰撞和摩擦,对于能在直道轻松突破300km/h速度、每辆造价上千万人民币的F1赛车来说,每次碰撞带来的风险和损失也是巨大的,而某种程度上这种火爆场面也成为了F1比赛的一部分。下面,我们就来一同回顾在2011赛季F1比赛场上发生的那些碰撞与摩擦。

汽车之家

赛道主题篇——维伦纽夫赛道大雨里的激情火花

  加拿大站暴雨如注,赛程拖延了4个小时,一次红旗,五次安全车,最终夺冠的是两次撞车、六次进站的巴顿,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奇迹。


更多精彩视频,尽在汽车之家视频平台

  提到本赛季的几大碰撞,绝对不能错过的就是本赛季常常被我们提起的加拿大站经典战役,我们在上一期的精彩超车集锦的视频中,对加拿大站比赛巴顿的精彩表现已经有所了解,这次我们再来提取和巴顿有关的那两次精彩碰撞吧。

  由于大雨,加拿大站的比赛由安全车引领发车,全部的赛车都采用了橙色的全雨胎起跑。在引领4圈后,安全车离场,赛道上的车手们也立刻没有了“安全感”,排在第二位的阿隆索立刻对前面的维特尔发起进攻,两人在比赛正式开始后的首个弯角就险些发生碰撞。

汽车之家

『汉密尔顿与韦伯,互不相让造成碰撞』

  随后,肩并肩抢入6号Pont de la Concorde弯的汉密尔顿和韦伯互不相让,在这个S弯第二个转角前发生碰撞,结果韦伯在湿滑路面上失去抓地力打转掉头,而汉密尔顿也被挤到维修区出站口一侧,绕远才回到赛道,名次也掉到了第7位。回放显示,韦伯其实并没有封闭内侧行车线,可以说已经给足了汉密尔顿位置,但对超车心急火燎的小黑还是霸道的左打方向,将韦伯顶出赛道。

  驾驶风格激进的汉密尔顿并没有收敛,在毫不犹豫的接受了队友巴顿让出的第6位后,又向前方的车王舒马赫发起进攻。而老到的舒马赫怎么会给这位黑脸晚辈面子,雨战经验丰富的车王死死挡住了汉密尔顿。在第6圈开始的2号弯,也是第一个发卡弯,汉密尔顿想借赛车优势外侧超越舒马赫,却被车王向外道强硬的一晃给吓到,丢失了行车线,也再次让出了第6的位置。

汽车之家

『汉密尔顿抢位,与队友巴顿发生碰撞』

  似乎是被舒马赫所激怒,汉密尔顿的行为变得癫狂起来,在随后的长直道上,汉密尔顿毫无理智的窜向队友巴顿的行车线妄图超越,但在明显没有位置的情况下,两人的碰撞已经无可避免。汉密尔顿为自己的不理智、不冷静的行为付出了代价,自己赛车退赛,同时拖累队友巴顿不得不进维修站。而巴顿更是无奈的在车队通信中大声质问汉密尔顿在干什么。

  在37圈,阿隆索进站换胎后名次排在第10位,在他身后的巴顿利用阿隆索新胎没有达到最佳温度的弱点,趁机在在2号弯完成超越,但心急火燎的阿隆索却想借软胎优势扳回一成,紧接着的3号低速S弯道,阿隆索试图强行外侧超越,但在湿滑路面上被抢吃行车线的巴顿已经来不及刹车避让,结果只能任碰撞发生。不巧的是,酿成此祸的阿隆索在赛道上打转,不偏不倚的骑在了路肩上,底盘被托起,只能认命退赛。

汽车之家

『2次撞车爆胎、6次进站,F1加拿大站巴顿奇迹夺冠』

  随后,巴顿尽管已经落到最后,但依然没有放弃。巴顿虽然是2011赛季中五位冠军车手之一,但却是唯一一个在车队中当第二号车手的冠军,在被同样冠军身份的汉密尔顿和阿隆索一再侵犯后,这位09年冠军显然被激发出了全部潜能,最终凭借令所有人惊异的发挥一举夺下冠军。

文章标签: 汽车赛事 精选赛事
共4页<>
提示:支持键盘“← →”键翻页
文章导航
收藏
+1
+1
推荐阅读
发表我的评论
您认为文章写的好么:
评价内容: 修改 本文共有 4 个网友评价,其中100.00%好评,0%差评。
评价理由:语句不通/文章阅读困难
0/5000字 提 交 同步到:
最新文章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