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之家 赛事] 赛车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是项高高在上的运动,我们可能从电视上或是亲临赛车场看过比赛,但我们很少有机会接近真正的赛车世界。虽然赛车竞技与我们日常用车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异,但仍有一些情况是在赛场和生活中都会遇到的。今天,我们邀请了一位在奥迪R8 LMS杯中登上过领奖台的女车手张冉,来为大家介绍我们日常用车过程中经常遇到的情况,在赛场上是如何处理的。本文,我们将从上车准备、后视镜作用、轮胎选择、驾照类别、保养周期等12个方面做介绍。
讲解人简介:张冉,28岁,中国女赛车手,目前效力于奥迪嘉实多车队。
1、上车
日常生活中,有可能会有多个人在不同时间开同一辆车的情况。只要换了人,新驾驶者在上车后就需要重新调整座椅位置和方向盘位置。即使是同一个驾驶者,也有可能需要对座椅和方向盘位置进行微调。
相比之下,多数赛车上的桶形座椅调整起来要麻烦的多。比如上图中的赛车座椅,其靠背是不能调节的,而座椅的前后、上下则需要拆掉固定螺丝才能调节。如果车手觉得座椅大小不合适,还会准备一个辅助靠垫。如果是F1赛车,则会根据车手身材量身订制一个由碳纤维材料制成的一体成型座椅。
由于赛车的驾驶舱空间非常狭小,车手需要先把方向盘拆下来,才能够进出赛车。因此,赛车上的方向盘都设计成了可以快速拆装的形式。
2、系安全带
开车上路之前,无论是司机还是乘客都需要系好安全带。民用车通常使用两点式(腰部)或三点式(肩-腰组合式)安全带,而多数人都能自己将安全带系好。正确的系安全带的位置是安全带从肩膀拉过,且与肩头有最少2个手指的距离,而安全带必须贴合身体穿过,并系到所坐座椅的安全带插槽上。
关于开车要养成系安全带的习惯,我们通过文章做过多次倡导。如果你还不清楚不系安全带后造成怎样的后果,请点击查看<不系安全带就是自杀>,如果您想知道安全带究竟怎么系才是正确的;请点击查看<安全带正确使用方法>,此外,准妈妈们请再仔细看看这篇<孕妇乘车/驾车注意事项>。
赛车使用的是五点式或六点式安全带,车手需要机械师帮忙才能将安全带系好。赛车没有安全气囊,而是使用多点式安全带将车手的身体牢牢固定在座椅上。即使碰撞时,在赛车安全带的保护下,车手也能牢牢地贴在座椅上,减少碰撞伤害。由于赛车安全带需要系的很紧,车手自己不方便用力,因此要找机械师帮忙系。机械师帮忙不仅可以解决车手用力不便的问题,还可以顺便检查安全带是否系好。安全带系好后,机械师会拽两下确认是否已经系牢。编辑曾坐进赛车感受过被赛车安全带绑住的感觉,当时身体被勒得很紧,根本无法移动。
3、观察后视镜
内外后视镜在民用车上属于重要的安全配置,其主要作用是为了观察车辆后方和侧面的情况,避免发生碰撞。
比赛瞬息万变,随时了解赛场上的情况显得至关重要。赛车后视镜与民用车后视镜一样都可以调节角度,只不过赛车后视镜的作用是在比赛中观察对手的距离和动作,以随时调整自己的比赛策略。
4、选择轮胎
民用车使用带花纹的综合型轮胎。这种轮胎能够适应综合路面和环境,并且有良好的耐磨性。对于普通车主来说,无论在干燥路面还是湿滑路面上,我们使用的都是同一套轮胎。如果驾驶习惯良好的话,一套轮胎大概能用4-5年,跑5万公里没有问题。
赛车轮胎是为了增加赛车加速性和操控性所专门制造的,在比赛中,车队和车手要针对不同路面状况选择合适的抓地特性的轮胎。常见的比如选用热熔材料的热熔胎(俗称光头胎),这种轮胎与地面接触面积大并且在到达一定温度的时候会部分融化,让抓地力显著提升,当然热熔胎损耗也非常快,比如F1赛车干地胎的寿命在100公里左右,WRC中一套轮胎只能用80公里;再比如在路面湿滑时,就要换成有排水沟纹的雨胎;赛道上碎石密布的时候,厚实的砂石胎可以防止路上碎石的敲击;冰雪路面上,加钉的轮胎则是标准配备。民用改装车用赛车轮胎是可以的,但是考虑到实际使用情况和经济性,张冉建议大家还是选用综合型轮胎。
什么是热熔胎?热熔胎是在一定的工作温度下,轮胎表面呈熔化状态的车胎。因热熔胎的熔解温度比较低,快速的与地面接触后,摩擦的热量会让胎质变软,软化后的轮胎与地面附着力增强,抓地力极强。比如在F1比赛中,轮胎表面达到90摄氏度后变成凝胶的状态,开始发挥轮胎的极致效果。这种轮胎价格昂贵,并且热熔效果非常快。如果路面碎石杂物较多,都会吸附到轮胎上。这样反而会起到负面的影响。并且几圈下来就需要更换轮胎。因此并不太适用于民用车改装。
在不同的比赛中,由于规则不同,车手可以使用的轮胎数量也是不同的。比如,在CTCC中国房车锦标赛中,每个比赛周末每辆赛车可以使用10套轮胎。而在亚洲保时捷卡雷拉杯中,每个比赛周末仅可以使用3套轮胎。前者更追求竞技效果,对轮胎的状态要求更为苛刻,车手不用过多的考虑轮胎性能衰减,而是尽量发挥出赛车的极限性能。后者在追求观赏性的同时,更会把比赛限定在车手的可控范围内,车手需要更多的考虑保护轮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