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写在改装前
[汽车之家 改装] 我们一直想自己动手改装一辆车,身兼车主和技师双重角色,详细记录过程中的每个细节,并将这些体验通过文字、图片和视频向大家展示出来,从而能让看完文章的朋友们对于改装从何入手,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改装件,投入多少资金改装及基本的改装知识能够有一个清晰明了的认知。如今,机会来了,我们购买了一辆斯巴鲁BRZ,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将对它动力和操控系统进行改装。
● 为什么选择斯巴鲁BRZ
我们有了“自己动手改装车”的想法时,并没有明确地确定到底改装哪款车,放眼望去,选择有很多,比如:在国内大受欢迎的高尔夫GTI,时下改装热门丰田86/斯巴鲁BRZ,操控口碑优秀的进口宝马3系,保有量很大的福特福克斯等。当我们“自己动手改装车”的机会来临需要确定改装哪款车时,我们着实纠结了起来。
首先,这款车的认知度一定要高,如果我们选择了一款很少人知道的车型,对于读者的帮助便会大打折扣。其次,它必须是一辆在市面上拥有丰富改装件可供选择的车型,这样我们才能通过不同品牌改装件的性能、价格和用途等几个维度筛选,并进行对比测试。然后,这辆车需要有一个好底子,动力和操控方面可塑性要高,并且可以通过改装带来质的飞跃。
在编辑部内,选择86和BRZ的呼声最高,除完全符合上面所说的条件外,它俩天生便是用来被人们改装、把玩的车型,而且26.9万元(手动挡车型)的官方指导价对于喜欢这两款车的人来说也是可以接受的,于是我们便确定在这两款车中进行选择。那么,我们又为什么会选择BRZ而舍弃86呢?这两款车型是在同一条生产线上生产的,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抓阄的形式来进行选择,而从两款跑车的品牌来看,丰田是这两款跑车项目的带头者,提出了很多理念性的建议,而这款车所使用的动力和底盘等技术则主要来自斯巴鲁方面。所以,我们认为对于车型本身来说,BRZ更有代表性。
● 我们将改装哪些项目
文章开头我们已经说过将改装动力和操控两方面,具体项目有进气系统、排气系统、涡轮套件、冷却系统、绞牙减振套件、防倾杆、车身平衡杆、底盘拉杆等。之所以没有改装外观,是因为我们资金有限(我们在改装上花费资金的允许范围为15万-20万元人民币),需要用有限的资金做一些对于BRZ来说相对主要的改动,BRZ本身是一辆主打操控乐趣的车型,我们有必要让操控乐趣发挥极致。动力方面是它的“短板”,需要对其进行提升,此外,我们会尽量在某一个改装项目中选择不同的改装件进行比对,这就使得我们在资金上捉襟见肘。下面我们就列出两套改装方案和大家分享、参考,不完全代表最终改装方案。另外如果您对BRZ有更好的改装计划,也请和我们互动。
联系方式:menghuan@autohome.com.cn
斯巴鲁BRZ改装明细单 | ||||
改装 项目 | 改装件品牌1 | 预计价格(元) | 改装件品牌2 | 预计价格(元) |
避震系统 | Yellow外置氮气瓶黄金版 减振系统 | 14000/套 | ohlins绞牙减振 | 25000/套 |
车身强化套件 | CUSCO车身平衡杆 | 16000/套 | 狮特车身平衡杆 | 6470/套 |
防倾杆 | CUSCO前后防倾杆 | 5200/套 | TANABE前后防倾杆 | 3500/套 |
防滚架 | CUSCO六点式防滚架 | 12000/套 | 自制焊接防滚架 | 10000/套 |
跟趾踏板 | CUSCO跟趾踏板 | 500/套 | CUSCO跟趾踏板 | 500/套 |
座椅 | BRIDE座椅 | 9000/个 | RECARO座椅 | 8000/个 |
安全带 | TAKATA四点式安全带 | 4800/套 | TAKATA四点式安全带 | 4800/套 |
轮圈 | AME TMO2 18寸轮圈 | 15000/套 | RAYS TE37 | 22000/套 |
轮胎 | 普利司通 RE-11 | 7200/套 | 优科豪马 AD-08R | 8000/套 |
刹车系统 | Yellow前大 6活塞刹车 系统,后活塞刹车 系统,后升级 Dixcel ESD刹车片 | 16000/套 | ENDLESS Racing MONO 前四后四 | 70000/套 |
差速器 | CUSCO 限滑差速器 套件/LSD油液 | 21800/套 | CUSCO 限滑差速器 套件/LSD油液 | 21800/套 |
动力 | FIST 350动力套件 | 38000/套 | GReddy T518Z涡轮套件 | 29260/套 |
排气 | HKS中尾段排气系统(钛合金烤蓝嘴) | 15000/套 | aspec 四出排气 | 9640/套 |
总计 | 174500元 | 210970元 |
● 最终目的
“打造一辆驾驶体验之后能够带着微笑下车的改装车”是我们的最终目的,换句话说就是打造一辆符合我们需求的车,充满乐趣的车。那么,我们将如何评判呢?改装是一把双刃剑,改装一个部件后,在带来正面改进的同时,或多或少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比如改装一套绞牙减振套件,会带来操控性能的提升,但这也势必会影响乘坐的舒适性。我们会对改装后的BRZ进行测试并得出一个评价清单,通过清单选出一套适合自己的改装方案,具体说明请看下图。
本篇文章作为《斯巴鲁BRZ改装日志》的开篇,基本反映了此项目落实的前期工作。下一篇文章我们将为大家带来原厂车型的轮上马力数据分析和赛道表现等内容,敬请期待。此外,我们非常欢迎阅读文章的朋友们一起头脑风暴一下,在下面留言中说出你想要看到的内容。(文/汽车之家 孟欢)
相关阅读:
献给狂热者的礼物 测试手动挡斯巴鲁BRZ
//www.autohome.com.cn/drive/201312/691690.html
第二篇:原厂性能测试
[汽车之家 改装] 上一篇文章我们向大家介绍了改装BRZ的目的,为了能够让我们“对症下药”的对它进行改装,我们测试了它的轮上功率及赛道表现,今天这篇文章便为大家带来我们的测试结果。关于原厂其他测试项目请查看我们之前发布的评测文章《献给狂热者的礼物 测试手动挡斯巴鲁BRZ》。
● 轮上功率测试
通过轮上功率数据能够让我们了解什么?
1/斯巴鲁BRZ手动挡车型的轮上功率表现可以称得上优秀,达到了额定功率的89%(一般车型的轮上功率大约是额定功率的80%-85%)。
2/轮上最大功率、扭矩与额定最大功率、扭矩的转速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厂家提供的参数未必是车辆最佳的工作状态。
3/坊间流传着一段“2挡7300rpm干他”的内容,虽有道理,但其实发动机功率表现最好的转速区间是在6500rpm-7000rpm,7000rpm之后开始走下坡路。此外,在降至2挡之前的3挡时,转速最好保持在4500以下,如果再高的话,当降至2挡时可能会使转速顶到头,出现保护并断油的情况,对发动机本身也不好。
4/自然吸气发动机的功率曲线相比涡轮增压发动机更加线性,此外,这款车从3300rpm至3800rpm时功率增长较为缓慢,这是因为虽然转速在不断攀升,但此段的扭矩却是在低谷状态。
以上是基于轮上功率表现得出的结论,这对我们了解车辆动力表现和如何发挥车辆极限有所帮助。当然,对于日常驾驶来说,没有必要去追求极限,够用就好。这辆BRZ之后会安装额定功率350马力的动力套件,到时我们再一起看看改装之后的轮上功率表现以及曲线跟原厂有哪些差异。
● 北京金港赛道测试
金港赛道的直线+直角弯组合以及胳膊肘弯较多,从车辆的驱动形势来看,前驱车相比后驱车更占优势。在发动机最大功率相同的情况下,搭载涡轮增压发动机的车型比搭载自然吸气发动机的车型在加速方面更有优势。
轮胎方面,BRZ配备的205/55 R16的优科豪马静音轮胎在赛道上没有任何优势可言。唯一可以称得上优势的就只有较轻的整备质量了(BRZ原厂手动挡车型整备质量为1239kg)。当然,此次测试BRZ的目的不是为了跟谁比,主要是为了了解原厂车的赛道表现,对之后的改装有所帮助。
陈震主要负责赛道试驾的视频解说,王涛主要负责将BRZ开到极限。两位车手将分别带着各自的任务在赛道上每人行驶6圈,第一个人跑完6圈后,需要等待10分钟让车辆各个部件的温度降下来,然后再换第二个人上场。(之所以没有安排更多圈,是考虑到原厂刹车系统热衰减的问题,虽然当天天气较冷,但是在全负荷工作状态下,大约在第4圈时刹车性能就会大幅下降,如果是夏天的话,会更快出现热衰减。),下面就让我们通过视频看看BRZ具体的赛道表现吧。
视频:陈震试驾BRZ(北京金港赛道试驾部分从8分20秒开始)
视频:王涛金港赛道试驾BRZ第一视角
这辆BRZ通过陈震和王涛两位车手在北京金港赛道的轮番测试,针对赛道表现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1/原厂205/55 R16轮胎制约了这辆车在赛道上的发挥,车辆在过弯时非常容易打滑,更换更宽的轮胎很有必要。另外,如果将轮胎胎压降至1.7bar左右,使轮胎的接地面积加大,圈速也会有所提升。
2/在日常公路上感觉较硬的悬架,在赛道上派上了用场,不过,虽然支撑性不错,但由于悬架行程较长,弯道侧倾还是很明显,如果想让BRZ在赛道上有更好的发挥,更换悬架套件是很有必要的。
3/由于悬架和轮胎的制约,使这辆车在赛道上跑起来感觉很不扎实,没有吸在地上的感觉。
4/因为当天较冷以及金港赛道慢速弯较多,动力方面还算勉强够用,这是基于原厂的综合配置来说,如果将悬架和轮胎升级的话,需要将动力进一步升级才能有更好的发挥。
5/刹车系统需要提升,在赛道上满负荷奔跑4圈左右刹车就能够感觉到明显疲软。
6/转向非常精准,有赛车的感觉,对于运动型车来说,这是它们需要具备的基本功。
7/限滑差速器的赛道表现有些不给力,在弯道时左右驱动轮的转速差有些大,但相比没有限滑功能的差速器要好很多。虽然赛道表现有所欠缺,但是这套限滑差速器对于日常驾驶来说很有帮助,如果日常驾驶更换一套赛道竞技版限滑差速器,车辆倒是会变得很难控制。
8/前面主要说了BRZ的一些问题,其实总的来说,原厂BRZ的赛道驾驶还是有一定乐趣的,如果你驾驶技术一般,建议前期先不要关闭牵引力控制系统和车身稳定控制系统,当车技有所提高后,可以尝试将它们关闭,这样能够体验出这辆车更深层次的乐趣。当然,一切要以安全为前提。
通过本次的轮上功率和赛道测试,我们知道了在极限状态下原厂BRZ的表现。需要说明的是,赛道与日常驾驶有很大不同,我们也不会一味的为了满足赛道表现而进行改装升级,而是从日常和赛道两个方向出发,最终会分别得出适合赛道和日常驾驶的改装方案,从而达到我们“打造一辆驾驶体验之后能够带着微笑下车的改装车”的最终目的。接下来,我们就要开始对这辆车进行改装了,我们首先将改装它的操控性能,包括绞牙减振套件、防倾杆、平衡杆、轮圈+轮胎、刹车套件等。(文/汽车之家 孟欢)
特别鸣谢:
感谢FIST AUTO提供马力机及后勤支持
地址:朝阳区金港汽车公园
电话:010-84349772
新浪微博:FIST_Auto
微信号:13901049580
感谢王涛帮助测试斯巴鲁BRZ
新浪微博:涛涛-微生物汽车
第三篇:改装车身强化件(1)
[汽车之家 改装] 本篇文章为《斯巴鲁BRZ改装日志》的第三次更新,第一篇《写在改装前》我们向大家说明了BRZ改装计划的前期工作,第二篇《原厂赛道测试》记录了这辆原厂BRZ在赛道上的实际表现。在我们将原厂状态下的信息收集完成之后,这辆车进入了改装阶段,我们第一步选择改装车身强化件、防倾杆和绞牙减振套件。本篇文章先为大家带来车身强化件部分的改装内容,通过力学分析,安装车身强化件能够抑制车身形变,但这种改变对于日常驾驶和操控性能到底是有益还是有害则众说纷纭。由于车辆目前还在调试阶段,所以本篇文章先不记述安装车身强化件之后的驾乘感受,等到车辆调试好之后再进行补充。
我们按照计划在CUSCO和狮特两个品牌中做出选择,这两个品牌所推出的BRZ车身强化件在数量和安装位置上如出一辙。在品牌影响力方面,CUSCO高于狮特,而在价格上,狮特相比CUSCO便宜一半还多。论性价比孰优孰劣,在没有实际使用之前,我们下不了结论。最终我们决定先购买一套CUSCO产品,然后进行其它项目的改装,等车辆整体改装项目完成之后,再将CUSCO产品拆下换上狮特产品进行体验和测试。
CUSCO为BRZ推出的车身强化件总计12组,均为铝合金材质打造,安装位置遍布车身各处,那么它们都具体安装在哪,又都起到什么具体作用呢?
第三篇:改装车身强化件(2)
关于安装后备厢支撑杆后无法正常安放备胎的问题,我们咨询CUSCO中国总代理后得知原来是定错货了,CUSCO为BRZ生产的后备厢支撑杆有两种型号,分别为中规和欧规车型设计,我们安装的这套是为欧规车型设计的,欧规车型配备的不是全尺寸备胎,备胎不会影响后备厢支撑杆的安装,而说明书示意图上的那套拉杆才是为我们这款车设计的。
本篇文章先为大家介绍这些CUSCO车身强化件的安装位置和基本作用,由于当时车身强化件、减振套件和防倾杆是一起改装完成的,我们正在为满足日常驾驶而对悬架进行反复调试,目前来说,这辆车的驾乘感受还有些让人感觉很别扭的地方,所以等到我们将车辆调校好之后,再与大家交流驾乘感受方面的内容。下一次更新我们将为大家带来绞牙减振器、防倾杆、轮圈、轮胎及制动系统的改装内容。(文/汽车之家 孟欢)
相关阅读
周末改装车集锦207期 BRZ/86改装件搜罗
//www.autohome.com.cn/tuning/201311/648569.html
特别鸣谢:
感谢FIST AUTO提供技术支持
地址:朝阳区金港汽车公园
电话:010-84349772
新浪微博:FIST_Auto
微信号:13901049580
第四篇:改装CUSCO防倾杆
[汽车之家 实拍改装案例] 上次更新我们介绍了这辆BRZ改装CUSCO车身强化件的内容,之后每天第一次开这辆BRZ时,都能够很明显地听到车身强化件与车身摩擦发出的嘎吱嘎吱声,行驶几分钟后声音会消失,但经过一些颠簸路面还会时常有声响。关于操控方面的感受则没那么直接,等我们将车辆带入赛道后在看一看它的影响吧。倒是接下来将要介绍的两处改动使车辆发生了明显变化,它们分别是CUSCO防倾杆和GReddy Type-S绞牙减振套件。
● 改装CUSCO防倾杆
● 改装GReddy Type-S绞牙减振套件
第四篇:改装GReddy减振套件
● 路试感受及测试表现
以上是本次更新的全部内容,通过改装CUSCO防倾杆和GReddy绞牙减振器并进行测试让我们知道,在没有升级轮胎的前提下,这两处改动并没有给车辆的操控性能带来多大提升,而且在制动表现方面比原厂还差。这说明了车辆操控性能改装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同步提升并进行合理调校。那么,我们通过更换轮圈和刹车之后,BRZ的操控性能是否能有更好的表现呢?下期内容为大家揭晓!(文/汽车之家 孟欢)
特别鸣谢:
感谢FIST AUTO提供技术支持
地址:朝阳区金港汽车公园
电话:010-84349772
新浪微博:FIST_Auto
微信号:13901049580
第五篇:AME TM-02 18寸轮圈
[汽车之家 实拍改装案例] 上一期我们改装了GReddy Type-S减振套件和CUSCO防倾杆,从实际体验和测试结果来看,改装之后确实减小了车身转向时产生的侧倾,不过受制于原厂205mm宽的轮胎,绕桩表现一般,100-0km/h的刹车距离也增加了,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改装轮圈/轮胎和刹车系统已经势在必行,本期就为大家带来这部分改装内容。
● 改装AME TM-02 18寸金色定制轮圈
第五篇:YELLOW刹车套件
● 改装YELLOW前六活塞套件和DIXCEL后刹车片
● 0-100km/h加速测试和100-0km/h刹车测试
截止本次更新,操控系统的改装就基本告一段落了,下一篇为大家带来动力系统的改装内容。之后的改装依然充满悬念,而一切的一切都将在最终北京金港赛道的测试后为大家揭晓。(文/汽车之家 孟欢)
特别鸣谢:
感谢FIST AUTO提供技术支持
地址:朝阳区金港汽车公园
电话:010-84349772
新浪微博:FIST_Auto
微信号:13901049580
第六篇:动力套件产品说明
[汽车之家 实拍改装案例] 这辆斯巴鲁BRZ在进行完操控系统改装之后,实际驾驶感受比原厂更稳定一些,而且操控反应更加直接,但始终感觉它还是它,并没有因为诸多改动而变了脾气。可是,接下来动力系统的改装会将它的性格完全改变,势必将成为爆脾气的家伙。
第六篇:动力套件安装介绍
涡轮增压套件的安装部分就为大家介绍到这儿,下期我们将先介绍剩下的限滑差速器、座椅和防滚架的安装。至于发动机调校及动力表现方面的内容将在下下期为大家揭晓。(文/汽车之家 孟欢)
特别鸣谢:
感谢FIST AUTO提供技术支持
地址:朝阳区金港汽车公园
电话:010-84349772
新浪微博:FIST_Auto
微信号:13901049580
第七篇:CUSCO LSD/防滚架
[汽车之家 实拍改装案例] 继上期安装完涡轮套件之后,由于当时ECU调校技师未在,所以先进行了CUSCO限滑差速器/防滚架、BRIDE座椅和TAKATA安全带的安装。本期就为大家带来这部分改装内容,主要介绍它们的安装过程和作用。
第七篇:改装座椅/安全带
本期内容到这儿就结束了,主要介绍了CUSCO限滑差速器/防滚架、BRIDE座椅和TAKATA安全带的安装过程和作用,而具体的使用感受需要等到电脑调校之后的路试中为大家带来,这些内容都将在下次更新中为大家奉上。(文/汽车之家 孟欢)
特别鸣谢:
感谢FIST AUTO提供技术支持
地址:朝阳区金港汽车公园
电话:010-84349772
新浪微博:FIST_Auto
微信号:13901049580
第八篇:ECU调校/加速测试
[汽车之家 实拍改装案例] 上一次更新我们介绍了限滑差速器、车内座椅、安全带和防滚架的改装过程,之后便一直在等待ECU调校技师的归来。今天这篇文章为大家带来的就是ECU调校以及之后的直线加速测试内容。另外,经过测试我们发现之前预估机油温度过高的问题得到了验证,于是马上装了一套机油冷却器(简称油冷)。
第八篇:安装机油冷却器
本篇文章到这里就告一段落了,这辆BRZ的改装项目基本结束,接下来将要进行赛道调校并在北京锐思赛车场上热热身,看看这辆BRZ各改装部件在赛道上的表现。之后会给出一份改装清单优化表,用实际测试告诉大家这辆BRZ哪些部分还需要强化,又有哪些部分没必要改装等内容。(文/汽车之家 孟欢)
特别鸣谢:
感谢FIST AUTO提供技术支持
地址:朝阳区金港汽车公园
电话:010-84349772
新浪微博:FIST_Auto
微信号:13901049580
第九篇:第一次测试/优缺点解析
[汽车之家 实拍改装案例] 上一次我们介绍了BRZ的动力系统调试及加速测试,算是调校成果的第一次验收。不过一辆车子的性能好坏并不能只以0-100km/h加速时间来衡量,这次我们把车带到赛车场,通过实际赛道测试来对其综合表现进行一个评估。就像苦读十年的学子终于迎来毕业考,我们对BRZ的表现有一些期待,也有一些忐忑。多说无益,还是来看一下实际测试结果如何吧。
测试赛道选择了位于北京怀柔的锐思赛车场。这个从卡丁车赛道升级而来的赛车场并不是很长,只有1.3公里,却以刁钻的连续弯道著称。在这里,动力性不是全部,如果操控性不好,哪怕拥有0-100km/h只需3秒的动力也无处施展。
从卫星地图上的赛道全景图可以对测试赛道有一个大致了解,在这个低速赛道中,发动机、变速箱、减振器、制动、轮胎等所有环节都要经受严峻的考验,它们之间的配合也要丝丝入扣才能发挥车子的最大潜力。测试人员有两名,采取的方法是先由一人驾驶10分钟,中途休息20分钟让车子充分冷却,再换第二个人驾驶的方式。我们先向您讲述试驾中对各方面改装情况的感受,在文章最后再将它们放在一起进行分析和评价。
为了保证最大性能的发挥,改装的轮胎不再遵照原厂胎压标准进行,而是根据车手之前的赛道经验进行调整。第一轮,我们使用了前1.6bar、后1.8bar的初始胎压,这样可以使轮胎受热后胎压提高到大约前后2.0bar,刚好符合期望的预设值。要注意一点,赛道驾驶的胎压设定是区别于日常驾驶胎压的,因为轮胎工况截然不同,而且由于赛道、车辆、轮胎、车手风格的不同,目标胎压也有不同的设定,所以请朋友们不要一味效仿本案例的胎压,以免发生意外。
● 底盘测试解析
准备完毕,第一轮测试从此开始。让我们先看看它在赛道中的表现究竟如何。
转向不足问题出现在一辆前置后驱车上是件很郁闷的事,这种劣势本来就不应该出现在前置后驱车上。在攻入弯道的时候,感觉前轮上的AD08 R轮胎忽然窄了一半,即便刻意将重心放在前轮上也并没有太明显的效果;后轮反倒是牢牢抓住地面,弯中感觉很是尴尬。于是我们尝试将前轮胎压从1.6bar降低到1.4bar,以便预热完成后胎压从之前的2.0bar降低到1.8bar,后轮保持2.0bar热胎压不变,再降低一些进弯速度,推头问题才有所改善。
尝试用弯中催油门的方法促使车尾滑动,倒是有了一些反应,结果是车尾一旦开始滑动,BRZ躁动的特性就开始显现,车尾耍“小脾气”一样的向弯外甩去,感觉就像是车尾底下装了个万向轮一样。如果快速修正这个滑动,车子就恢复到“推头”状态;如果任由滑动角度增大,就变成了一个耍酷一样的漂移过弯。后面的视频中能看到这个纠结的过程。
这感觉太不好了,和一台“人格分裂”的底盘作斗争。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问题呢?问题锁定在了那颗CUSCO限滑差速器上。这颗CUSCO 1.5way限滑差速器也是导致输出不线性的因素之一。在测试过程中我们发现,这个“1.5way”更接近“1way”的特性,就是说收油门时的锁止率很低,主观感觉低于原厂,接近开放式差速器。小油门急转弯时候,有事甚至能听到内侧后轮急促的空转打滑声音,在油门深踩后又会忽然进入限滑状态,锁止率骤然升高,比原厂机械式差速器高出许多,这种前后落差导致了车尾忽然向弯外甩出的动作。
● 动力系统评价
涡轮增压加盟后的动力输出比之前强劲不少,即便是在锐思这种短小的赛道上也能加速到130km/h以上,轮上268马力的最大功率可不是虚设。不过动力系统也不是没有短板,最大的问题是线性不够。每次中途加速,涡轮都有一个重新介入的过程,介入后的动力会突然增加。其实涡轮增压发动机都有这种“涡轮迟滞”效应,但不得不说眼下这辆BRZ的迟滞要属于较为严重的一类,介入较慢也较突兀。如果是直线上还好,弯道中这种动力输出的波动也同时导致了姿态的不线性,算是和限滑差速器一起为车子的“精神分裂”特性添砖加瓦了。
● 制动系统评价
动力增强后,最先受折磨的应该是制动系统了。每次发动机将更多的功率把车子加速到刹车点后,这些能量除去风阻等因素的消耗以外,绝大部分都要变成热能倾泻在制动系统上。我们对换装的YELLOW六活塞制动系统寄予厚望,希望它能给予我们出色稳定的表现。
每一轮到第五圈左右的时候,制动就会出现明显的热衰减现象,为了保证安全不得不在刹车点之前20-30米就进行制动。这不仅影响了测试成绩,同时也是一个安全隐患。
同时,在测试结束后,我们看到制动皮上沉积了许多粉末。其实不少竞技取向的制动皮都会有这个问题,但面对眼下这个表现欠佳的制动系统,可能忍不住要在它身上再挑挑毛病了。
第九篇:调整后第二次测试/车载视频
● 第二次测试
第二次测试开始前,我们首先寻找导致之前转向不足问题的原因。经过讨论后,嫌疑对象落在了三个问题上:胎压、减振器调校和前顶吧。由于转向不足导致的前轮负荷过高,前轮胎压因受热膨胀而高于预计设定值,同时我们把后减振器阻尼从最软直接提高到最硬,以提高车尾的活力。最重要的是第三点,前顶吧的问题。
顶吧拆除后,我们还像前面说到的增加了后减振器阻尼到最大,并把前后冷胎压降低到1.5bar和1.8bar。调整后的车子再次驶上赛道,底盘操控感觉舒服了很多。弯道中不再需要刻意的催油门调整车尾或过度降低入弯速度让前轮抓地,转向不足现象得到了改善(不再“推头”了)。
前轮不再挣扎,保持了良好的循迹反馈,整个弯道中车身保持了较为中性的转向手感,这样就不需要额外用油门去催动车尾转弯了。
● 车载视频
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车载视频。视频分成两部分:前半部分是第一次测试,顶吧还未拆除,前后减振器阻尼也保持在最低位置,视频中可以发现明显的转向不足(推头)现象;后半部分是第二次测试,拆除顶吧、提高后减振器阻尼并调整了胎压,可以看到车子的行驶姿态平顺了很多。当然还有两点值得注意:BRZ躁动的车尾和不堪重负冒着烟的YELLOW制动系统。
● 问题出现
在进行了一轮半,累积大约10圈的测试后,意外情况出现了。发动机忽然出现抖动,仪表台故障灯闪烁,感觉像是一个气缸不工作了。我只好赶忙减速,驶出赛道停车。
故障出现的原因,改装店还在拆解分析当中,不过看来本次的测试工作也就被迫告一段落了。
● 测试总结
在说结论前,大家首先来看三组数据对比,分别从操控、制动和动力性三个方面描述了车辆成绩的变化。
我们对改装结果的验收情况做出了如下结论:
1、在安装机油冷却器之后,动力的衰减问题较之前有了一些改善,在整个一天的驾驶中,衰减并不是特别明显。在涡轮增压的帮助下,直线和出弯都比之前快了很多,只是动力输出的线性有待提升。
2、进气空滤的放置位置不是很理想,吸入机舱内的高温空气会让燃烧室温度更高,对动力性和耐用性都会有影响。
3、变速箱全程没有太拖后腿,但是原厂变速箱油在温度提高后润滑性降低,导致后期出现了换挡略微困难的情况。升级高级别的合成变速箱油可以改善这个问题。
4、说说轮胎。在整个测试过程中,AD08 R轮胎一直忠实履行着自己的义务,没有出彩,也没有什么失误。其实细想起来,如果升级成抓地性能更好的轮胎,比如A050可以获得更好的操控性能和更快的圈速,但后者极短的使用寿命和欠佳的湿地性能无法满足日常走街的需要。
5、说说CUSCO 1.5way限滑差速器,这东西真是让人又爱又恨。单看锁止率的话,比原厂的机械LSD要高出不少,但滑行/减速时的低锁止率、相对较慢的介入速度以及介入前后巨大的锁止率落差使其如同“精神分裂”一般,同时也让弯道中的操作变得困难起来。高级别可调锁止率的LSD或2way LSD或许能解决这个问题,但它们造价更高。
6、GReddy绞牙减振器的强大支撑力相比原厂减振器来说,在赛道中提供了更灵敏的车头指向,其可调的外倾角(Camber)和可调阻尼还可以根据车手的驾驶风格进行针对性调整。单就可调整这一点而言就是个很棒的功能,你甚至可以根据不同天气、不同轮胎、不同赛道等对减振器进行微调,值得推荐。
7、YELLOW的这套制动系统今天的表现就稍微有些“杯具”了,在与原厂制动系统提供差不多减速g值的情况下,甚至无法坚持完成10分钟的赛道测试。我们分析可能是制动盘内部的散热风道设计不好和制动盘本身材质的抗热衰减性能较差造成的。
8、赛车座椅和四点式安全带提供了比原厂座椅强很多的包裹性。其实原厂座椅的包裹性在日常驾驶环境下已经很好了,到了赛道这种极端环境才会体会到差别,在连续横向1g的加速度中,赛车座椅还能让车手淡定地坐在那里控车,而不是和牛顿三定律搏斗。防滚架的作用在正常驾驶中恐怕是体会不到了,不过在戴头盔驾驶时,头盔总会磕到防滚架,也许是因为BRZ低矮的车顶,不过真的很烦人。还有之前几期介绍过,这种结构防滚架无法提供焊接防滚架对车身的加强作用,好处是可以在不需要时拆卸掉,究竟是否实用还要看各人的不同需求了。
9、还有内饰拆空的部分也得说一下,拆掉内饰板之后,车内的噪音和共鸣骤然增加许多,这对于赛车来讲本是一个正常现象。但细想起来,拆掉的物品减重实在有限,其实还有很多原厂隔音垫等没有铲除,这算是一个不完全的内饰偷轻工程。现在回想起来,降低的区区重量所换来的轻量化性能提升并不很划算,还不如干脆保持原厂状态,让驾驶舒适性更“亲民”一些。或者对于激进派,干脆将内饰拆除得更彻底一些,包括中控台、隔音垫、地胶等,完全不考虑视觉效果和舒适性的话,能比现在再减掉不少重量。
到这里本次测试就算是告一段落了,我们验证了一些改装后的性能提升,也找到了一些不足和有待提高的地方。至于车最后为什么会爆掉火花塞“趴窝”了,我们也在和改装店一起查找原因。整个测试的结果不论好坏,希望能对想要改装的朋友有一些帮助和启发。由于条件所限,可能无法把朋友们挨个都请到BRZ的驾驶室中体验,我们只能通过照片、视频和文字将我们自己的体验讲述给大家。那么你对本次的测试感觉如何呢?(文/汽车之家 许云鹤 测试员/王涛 许云鹤 摄影/郭枫)
相关阅读
要性能也要静音 斯巴鲁BRZ排气升级测试
http://www.autohome.com.cn/tuning/201405/7995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