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式比赛开始前大约90分钟,所有车手将会登上这辆大巴进行绕场一周。这也是如今F1比赛前的一个固定项目,这个“绕场一周”的背后推动者也是伯尼。而现在F1对于媒体的开放到了什么程度呢?车手在大奖赛期间被规定必须接受官方媒体的对话,特别是遇到退赛等心情不太好的情况,拒绝的话是要被罚的。如此做法,自然是最大程度的确保了车迷和公众的“知情权”……
● 视频:马丁·布伦德尔试驾法拉利F10赛车
先上一段马丁·布伦德尔的视频。他可以说是现在F1解说的“一哥”,声音非常有磁性。而作为退役的F1车手,他对比赛的解读深度,以及对各车队的策略的洞察力,都让整个转播过程干货十足!自从F1的传奇解说员Murray Walker(穆雷·沃克,解说F1超过50年)退休后,马丁就成为这一领域的新领军者。在这次我有幸在迈凯伦“大本营”当中见到了本人,他对迈凯伦在今年的前景依然非常看好(其实当时我俩都身处迈凯伦的地盘,岂有说不好之理)。
F1在英国非常之发达,所以很多退役的F1车手都会选择到电视台去客串嘉宾,收入也不菲。而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是,赛车运动在英国有着极为强大的民间基础,直到现在也依然有三分之二以上的F1车队总部在英国。所以F1赛车手本身都是英国社会当中的精英年轻人士,不仅仅名气、形象俱佳,口才、社交能力也非常出众。
看看国内,知名车手除了程丛夫具有很阳光的形象和出色的口头表达能力之外,其它的人,真没谁了。在国内说要当职业车手,多半被周围的人看成异类,赛事环境也是超出一般人想象的肮脏和复杂(详见2014年CTCC“中国房车锦标赛”收官战)。环境不同,不可比。
这里有个小插曲,当现场的FIA官员看到车迷太多但中方安保人员太少后,迅速找来中方安保人员的负责人交涉,然后就出现了下面一幕:一大群“马修”(F1的赛道工作人员)迅速奔来维持秩序。总之举办了12年的F1但上海赛道在这方面依然停留在连“入门级”都不到的阶段。联想到在这期的《昊说F1》里提到的整个上海站周末的诸多滑稽一幕,这真的连小插曲都算不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