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它车队:也就只能聊聊迈凯伦了
除了法拉利和梅赛德斯,现在的F1真的够“无聊”了!威廉姆斯也一直位居第三没太大变化。而红牛?现在已经“弱”得都让我懒得写了,大多数时候只能跟红牛二队一争高下,他们的雷诺动力单元还都已经在规则允许范围内“用完了”。而红牛二队那两位“赛二代”是很出色,但也没有谁更能脱颖而出。所以,好像只有迈凯伦比较有“话题性”了。
我从留言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今年的迈凯伦虽然是“史上最差”开局,但支持迈凯伦的人反而更多了。这是因为同情心么?最起码那些原本的迈凯伦车迷变得更积极为自己的车队呐喊支持了,还有一大群“本田粉”在背后“疯狂支持”也真是醉了。话说,在这个“看名字”和“看脸”远大于“重集体、讲历史”的现实社会,两个世界冠军车手阿隆索和巴顿,绝对是迈凯伦支持者的一大来源!可见即便车队成绩暂且不佳,但有高人气车手的好处就是关注度不会差!
从巴林到西班牙巴塞罗那,迈凯伦的赛车是有进步的。除了换了一身“红黑涂装”之外,他们在西班牙还在今年首度闯入了排位赛Q2阶段!而在正赛,阿隆索退赛前如果按照进站后的顺序排序的话,他当时大概能在12位左右的排名,只要前面的赛车有些“不走运”的,他就可以拿分了。
至于队友巴顿,本场比赛运气也欠佳,最终成绩只能排在两台“鱼腩赛车”马诺车队之前,排名第16,从实质上来说,迈凯伦赛车在最近3站的竞争力并没有什么提升。对了,他之前在练习赛阶段也受到了刹车困扰……
而迈凯伦使用的本田RA615H Hybrid在最近也被曝出了详细的照片(这可是海外摄影师干的!我只有看的份),从结构上来分析,与梅赛德斯车队使用的动力单元在许多设计思路上颇有相似!“英雄所见略同”这句话可以给本田。据说为了配合极端紧凑的迈凯伦MP4-30赛车设计,本田实际上开发了3个版本的RA615H才最终能够满足迈凯伦赛车的需要。最让人担忧的消息是,最终版的RA615H动力单元也“被迫”做得极其紧凑否则MP4-30赛车里根本装不下,散热问题被全面暴露!
为了紧凑,MGU-K热能电机和它的控制单元放在了发动机前方以及油箱下方的位置,给散热和冷却带来了目前仍然难以解决的问题。不过,就算解决散热,本田也有法拉利这个劲敌:今年法拉利动力单元在设计思路上,也大幅度参考之前的梅赛德斯,实际动力输出已经相当厉害。
“一个巴掌拍不响”,在赛车设计上毫无妥协的迈凯伦车队,让本田只能选择被迫竭尽全力的去满足他们。果然就像迈凯伦工程师讲的:动力单元本身问题基本解决,只是跟我们的赛车匹配还存在问题。我只能说,迈凯伦的赛车研发就跟他们老大罗恩•丹尼斯的性格那般一向都很固执,只是这回的固执实在有些任性了……
● 倍耐力轮胎:两种配方实际速度差异大
倍耐力在西班牙站带来的白色中性胎和橙色硬胎在最终的耐磨性方面差别并不明显,甚至于最后夺冠的罗斯伯格在使用白色中性胎时连续跑了30圈(再一次佐证本场梅赛德斯W06 Hybrid赛车的轮胎保护很给力),而橙色硬胎最长记录是红牛二队的小维斯塔潘跑的28圈,当然,如果用到极限的话,橙色硬胎跑到35圈甚至更多,应该也问题不大。
可是,两种轮胎的圈速差异巨大而且衰退速度也有很大差别才是重点,这也造就了汉密尔顿可以用3次进站策略轻松而且还大幅度反超维特尔,白色中性胎的单圈速度通常只能维持6到9圈的好状态,而硬胎则可以一直持续10到15圈以上。
两种轮胎的最快单圈对比,相差只有0.84秒,远远低于之前预测的1.5秒的差别。当然,具体更适合用哪种轮胎还要看赛车来定,比如法拉利SF15-T在本场比赛使用硬胎就很不适应,而梅赛德斯W06 Hybrid则如鱼得水般的出色。总之轮胎耐磨性都不是问题,就看各家赛车的适应程度了。
好了,本期的《昊说F1》就到此为止。下一站,吼吼,是F1“皇冠上的明珠”摩纳哥大奖赛,从名字你就知道这是一条在奢华重重包围的F1大奖赛,当中的“蒙特卡洛”街道赛道是F1当中最经典、最难超车、最容易出安全车,也是平均速度最慢的赛道。OK,下回见。(文/汽车之家 吴昊)
相关阅读
探寻背后的故事 2015年F1中国站观赛记
//www.autohome.com.cn/tuning/201505/871485.html
被一个人统治的比赛 昊说F1之中国站
//www.autohome.com.cn/tuning/201504/8679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