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细心一点的话,大家应该发现了今年开始的倍耐力轮胎耐磨性突然都不成问题了。
正如开篇所提,英国银石赛道向来都是“轮胎杀手”,还记得2013年的大奖赛否?当时的轮胎3连爆(没记错应该是佩雷兹+马萨+汉密尔顿)直接引发了倍耐力在之后的德国纽博格林大奖赛对后轮结构进行了调整。
这次倍耐力为了应付最严苛考验,直接拿来了全年配方当中最硬的“橙色硬胎+白色中性胎”,也是一个“保守策略”。结果就是,假如没有下雨的话,大部分车手的策略都是一次进站!反正现在的倍耐力F1轮胎在耐久性方面,已经完全不是问题。
当然,现在的倍耐力在F1是挺“风平浪静”了。但也少了很多话题点,仅仅依靠“强制绑定”F1车手来参加他们的活动,显然不足以对他们利用F1提升知名度有太大帮助。更何况米其林已经正式放话:要在2017赛季重返F1……
从轮胎厂商对F1规则的运用程度和轮胎研发角度来说,米其林堪称最近15年来最优秀的厂家之一。从他们2002年重返F1开始就利用比当时普利司通更软的配方以及接近直角的胎肩造型获取了竞争优势,特别是从04年开始,雷诺车队与阿隆索对于米其林轮胎这种偏软配方的特性运用达到了新的高度。阿隆索在05、06年的世界冠军,很大程度上就得益于他驶上了这种“人+车+轮胎合一”的正确道路。
不过米其林回归的前提条件就是F1届时能允许使用18英寸的大轮圈,像现在Formula E电动方程式那样,以及其他一些政策支持,让轮胎能够在比赛当中起到更大作用。
坦率讲,现在的F1格局对倍耐力来说略显尴尬。首先他们作为主打高端市场的轮胎品牌,参与F1确实让他们在高端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特别是在超跑市场,P Zero以及衍生型号P Zero Corsa、P Zero Trofeo/R占有很大比重(连三大“混动超跑”当中的P1和LaFerrari都是用倍耐力),所以,他们肯定希望继续留在F1。
倍耐力轮胎在回归F1的头三年经历了各种耐磨性差、爆胎的风波和指责后,这两年终于走上“正轨”。可正巧赶上了无聊至极的V6T“涡轮混动”年代,以前是因为轮胎让车手在场上没法全力拼搏只能保守谨慎的驾驶,现在倒好,每场比赛100kg的燃油限制外加“变态”的每个赛季4套动力单元,就算给装上“神胎”他们也不敢放开跑啊!
要想F1不无聊?轮胎恐怕帮不太上忙。放开燃油限制和动力单元数量限制就够玩的了。
● 迈凯伦:自己挖的坑,自己填!
自己挖的坑,自己填!这是我在英国站排位赛结束后觉得最能形容迈凯伦的话。
拜托,主场作战,然后两位车手全部Q1出局,只比两台垫底的马诺赛车快……从去年阿布扎比测试开始,到现在已经8个多月了,就算是从新赛季开始到现在,也已经过去9站比赛了,迈凯伦的动力单元真的就没见到什么长进。甚至在最近两站比赛还是退步的表现,无论是可靠性还是动力输出都还是弱的一塌糊涂。
好在正赛的“独苗”阿隆索顺利的借助雨战获得了今年第一个积分。“可喜可贺”,然后我就要说“呵呵”了。
迈凯伦今年的问题,我在之前的文章已经解析过很多次了,不赘述。简单来说,他们的问题涉及到赛车的基础设计,今年看起来是很难解决了,用一句俗话来说:真心是作X啊!
● 下期展望:匈牙利大奖赛,2014赛事集锦
● 下期展望:匈牙利大奖赛,2014罗斯伯格“杆位圈”车载回放
原本在2015赛例当中,下一站比赛是回到罗斯伯格的主场德国站,但由于德国站之前已经被取消所以要耐心等到7月24至26日的匈牙利大奖赛。匈牙利的亨格罗林赛道一条典型的中低速弯赛道,除了街道赛之外几乎是F1全年速度最慢的比赛了,平均车速不到200km/h,或许对于红牛来说,是一个机会。(文/汽车之家 吴昊)
相关阅读
皇帝终于轮流做 昊说F1之2015西班牙站
//www.autohome.com.cn/tuning/201505/872899.html
F1摩纳哥分站赛报:罗斯伯格逆袭夺冠
//www.autohome.com.cn/tuning/201505/8745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