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C登封站的难点和不易
[汽车之家 CRC参赛记] 没有人能准确的说出爱是什么感觉,但是爱却能明确的告诉你:你丫该锻炼了!这是我在跑完2016 CRC拉力赛登封站第一个赛段之后,一直在脑海中环绕的六个字。之前,我一直认为热爱只是精神上的问题,但没想到有个好体格也更重要。
我们(汽车之家编辑王涛和郭枫)因为热爱再次来到了CRC赛场,并且再一次艰难的捧得了S3组别的冠军。这一次,我们在赛段中耗尽体力,并且跑得也不快,那为什么我们还能取得冠军呢?看我给您分析分析。
题外:之前一直有朋友问我们参加的是不是媒体组?在这我的回答是:CRC还真没有媒体组,也没有体验组,来跑比赛的人都要遵守同样的组别规则,除了当赛员之外,没什么特殊身份。
● 我们先看段视频,了解下本站比赛的情况,很精彩哦。(时长3:27)
不过我们这次比赛是以俱乐部成员的身份来参加的,不像之前是厂商队的一员,肩膀上没有了那些特殊的使命感,当然这些并没有让我们的比赛过程变得轻松,往后看您就会知道。
虽然车队技师已经将这辆赛车刷洗一新,但是我们仍旧能看到他身上岁月的痕迹,这辆车的车龄已经有十多年。
虽然赛车年纪不小,但是改装的很到位,尤其车内的防滚架设计十分巧妙,共有5处“X”型交叉结构,能够保证车身有足够的刚性,并且发动机也是重新组装过的。
当然,老车也有不好的地方,就是密封性比较差。我们在第一个赛段里刚刚跑了不到一公里,车厢里面已经是尘土飞扬。我(郭枫)每报一次路书,都能感觉到嘴里的沙子在磨牙。
★ 2016 CRC登封站在我们看来,对于所有车组都是一场艰苦的比赛,原因有以下两点:
一、赛道路况极差
登封在去年首次举办比赛的时候,就因为赛道设计饱受诟病,尤其是回头弯太多。记得当时韩寒还在赛前新闻发布会上说“我想告诉赛道设计者,弯道不是只有回头弯一种。”
而今年的赛道相比之前,只能说有过之而无不及,并且还多了不少的大坑和碎石。我们在勘路的时候就因为路况实在太差,把勘路车的轮胎弄漏气了,要知道我们用的可是越野轮胎。极差的路况就需要我们在比赛时格外小心,说不定哪一个大坑或者是石块就把我们撂在赛道里。
☆ 什么是勘路?在拉力比赛中,赛员会在比赛前一天,按照规定时间进入赛道,并制作比赛赛段路书,制作路书的这个过程叫做勘路。
☆ 什么是路书?经过勘路之后,车手和领航员配合用特殊的符号记录下赛道的情况,包括:弯道、直线、路标、上下坡等。用于在正式比赛中,领航员按照比赛进程播报给车手,以帮助车手了解前方的路况。
二、天气炎热
进入6月份之后,全国多数地区持续高温,尤其河南登封又处于中原地带,我们第一天比赛时又正值中午,室外气温高达35摄氏度左右。
陈德安在完成第一个赛段回来后,跟我们说天比较热,注意多补水。当时我没有太在意这句话,心想:大新疆50摄氏度的高温我都见识过,这点温度对我来说应该不算什么。并且当时已经穿上我们新的赛服,整体感觉还好,但真正的钻进赛车,带上头盔,整个世界都变了,怎么这么热?
车内没有空调系统,想要凉快一些全靠自然风,而车内又拆除了内饰,导致发动机的热量会不断的涌进车厢内。虽然没有测量过,但是车内温度超过40℃应该是没问题的。
由于上面的各种因素:大坑、回头弯、乱石、高气温等等,在比赛的第一个赛段仅开始不到10分钟的时候,我们两个就已经累半残了。
回头弯需要车手大幅度操控方向盘和手刹,而大坑和乱石又让车手需要不断的修正方向,这就导致了大量的体力消耗,并且由于赛车的剧烈晃动,这就导致了脖子还要一直绷住劲,才能不让脑袋乱晃。
此外,王涛开赛车是不需要刹车助力的,没有助力的刹车脚感跟踩在一块石头上是没有什么太大差别的,每一脚刹车都需要用力来踩才可以,这对腿部力量有很高的要求。
☆ 为什么不需要刹车助力?在拉力比赛中,频繁的制动会让助力泵过热而导致失灵,并且也会让刹车力度变得不均匀而影响制动效果。
虽然把这些字敲进电脑挺轻松,但是实际感受起来可真的不容易,现在想想都是挺累的一个活。当时跑出赛道,手脚发麻,头晕目眩,感觉整个身体都被掏空了,我们真的该多锻炼身体了。
在来参加这次比赛之前,我曾跟一位喜欢赛车的车评大咖聊过他为什么不跑拉力赛,他给我回答的其中一个原因是“太脏”(环境太脏)。的确,CRC拉力赛的比赛环境虽然比不上越野拉力赛沙漠、戈壁那种极端的自然环境,但是也好不到哪去。
尤其在河南登封,比赛赛段全部是沙石,再加上浮土又多,每一辆车过去之后都能扬起巨大的灰尘,不过我觉得正是因为这样,才让这个比赛更有观赏性。看着一辆辆赛车拉着长长的尘土,在你眼前过弯、飞跳,进泥坑,拉力不就应该是这个样子么?这才是男人应该玩一玩的比赛。
参加这样的比赛你就说虐不虐?虐啊!虐死啦!
我们拿冠军需要依靠他们
● 那我们怎么拿到这次的S3组冠军呢?
1、团队的力量
大家可能习惯了在领奖台上看到几位车手在那里手捧奖杯庆祝的画面,但其实这个奖杯中有很大成分是车队集体的功劳。好在,我们的背后就有一支专业且出色的技师团队为我们保驾护航,才能让我们得以顺利完赛,他们的重要性甚至要大过我们的驾驶水平。
在比赛期间,我们的技师团队还会在我们每一次回维修区的时间为我们的赛车来一个大检修,清理泥沙、检查赛车部件的损坏情况。每一次从维修区出发,我们的赛车几乎就像是全新的一样。
正是因为有这样一群人在我们背后默默的努力着,你能想到的和想不到的,他们都准备好了,我们的赛车才没有发生任何故障,得以顺利完赛并取得名次。说实话,能在这样的团队中真的很幸福。
幸运女神站在我们这里?
2、有一些“幸运”站在了我们这边
比赛不到最后一分钟,谁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就像前两天刚刚结束的勒芒24小时耐力赛,丰田在比赛进行了23小时57分钟还处于领先,但是在最后一圈却因为一个小小的传感器故障,尴尬的停在了看台前的大直道上,将已经含在嘴中的冠军又吐了出去,几乎完美的诠释了成语“功亏一篑”的意思。而保时捷则演绎了什么是“不到最后一刻,永不放弃”的鸡汤格言。
我们的比赛也虽不是那样的波澜壮阔,但也有些相同,幸运在这里特别的眷顾了我们。全沙石赛道并不是我们所擅长的,之前的两次冠军全部是依靠在水泥路段的出色发挥,而在沙石上,我们一是没有经验,二还是没有经验,而且这是王涛第一次用手动挡赛车在沙石路面上比赛。
到了真正比赛的时候,赛段的成绩也反映了我们对沙石路面的不熟悉。第一天的比赛我们就与组别第一有着将近2分钟的差距,这在分秒必争的比赛中几乎是不可能追赶上的差距。
而到了第二天的上午,我们与第一名的差距仍旧被不断拉大。好在我们的成绩稳定,与之前同一赛段的成绩有所提升,但是提升不大,并没有起到什么决定性作用。
但是,就如同我之前所说的,这是一场艰苦的比赛,赛道中的碎石和大坑,碎石有能力让飞驰中的赛车挂掉,就像一直跑在前面斯巴鲁中国拉力车队车手大卫·希金斯,跑习惯了美国拉力赛的他在赛段中各种飞跳,横进横出,结果在第二天上午的第一个赛段,他的赛车就因为左前轮脱落退赛。
有时候,过于追求速度并不适合在路况恶劣的拉力赛中。在我们S3组别一直排名第一的车组也在一路高歌猛进中因半轴断裂退赛了。在登封参加比赛中的130辆赛车中,仅有60辆赛车顺利完赛,而我们就是其中之一。
当然,比赛还没有结束,我们仅是暂时第一,排在我们后面的车组与我们差距仅有57秒,而能否在最后一天中抗住这57秒,对我来说有着非常大的压力,因为他们之前几个赛段的成绩在不断提升。
我们到晚饭的时候还一直在讨论最后一天上午比赛的策略:1、在第一个赛段就先努力一把,做出一个尽量的短的时间,与后车时间拉开,让它失去追赶的信心;2、用正常节奏跑,然后观察一下对手的时间,再决定是继续维持节奏还是加快;3、适当放缓,让后车看着有希望追赶上,然后再加快节奏,让对手忙中出错,等等。不过在经过数次询问和考虑之后,我们决定睡觉,再不睡明天都没精神,哪还有什么策略。
其实,真到赛段开始前,我们将之前的策略都放下了。在计时器倒数的时候,我们会对彼此说一声:“稳稳当当的”,自己不能完赛什么策略都没有用。
在第三天比赛上午最后一个赛段结束后,我们从车队得到了消息,后面那辆赛车由于疯狂追赶我们出现了机械故障,退赛了。
剩下的比赛对于我们来说,已经没有任何压力,完赛即是胜利,而我们也做到了。似乎,退赛的不幸降临到了所有能够与我们争夺的车组身上,而我们几乎是“踩着”退赛的赛车爬到S3组冠军位置的。
★ 真的是靠幸运?
真的是靠幸运吗?有,但不完全是。在去年登封站的比赛中,退赛的赛车中起码有三分之一是因为半轴断裂,数不清的回头弯和大坑,让车手必须在弯中精确的控制油门,只要油门过大,极其容易将半轴拧成“麻花”。
而王涛在回头弯中,为了保护赛车是含着油门的,等到车头摆正(指向出弯方向),才将油门踩实,全力加速前进,这也就最大限度降低了我们的赛车出现半轴断裂的情况,也是我们能够顺利完赛的部分原因。
● 除了比赛,还能收获些感动
每场拉力比赛中都有不少可歌可泣的故事发生在参赛者身上,每一次出发都是对自己的挑战,与他人无关,不到最后一刻绝不放弃,我觉得这也是赛车人可敬的地方。
● 比赛花絮:
● 写在最后:
我本想用轻松的方式记录这场比赛,但是到最后,我发现这其中感动或许占了更多的成分。每一组参赛的选手都用自己最真诚的热爱,诠释着拉力赛的精神,看着那些破损但仍旧在奔跑的赛车,困难在这些人眼中似乎不算什么。而这仅仅是个开始,2016 CRC拉力赛还有很多站要跑,我们也将继续自己的征程,我们8月份张掖见!(文/汽车之家 郭枫 感谢专业车志的图片支持)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