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轮圈内壁的尺寸也是改装轮圈不能忽略的地方。
一些车友在购买改装轮圈后,会出现刹车盘放不进去,或者轮辋被卡钳卡住的情况。轮圈尺寸太小,内壁太厚,或轮辋设计缺陷都有可能造成这种问题。添加轮圈垫片(法兰盘),或是重新购买合适的轮圈都能解决这些问题。但是在购买轮圈前做到避免这种情况不是更好吗?
改装轮圈除了选择合适的尺寸,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选择合适的轮圈制造方法。抛开一些3D打印和碳纤维陶瓷混合的黑科技轮圈不说,当今市场上轮圈的制造工艺无非就是三种,“铸造(Cast)”,“锻造(Forge)”,“和旋压铸造(FlowForm)”。
这些制作工艺上的差别造就了这些轮圈的不同特性。在购买改装轮圈时,可以根据这些特性选择适合自己的轮圈。
铸造轮圈的模具可以反复利用,因此制作成本低,制作周期快。可以通过简单的更换模具就能获得复杂多样的轮辋造型。
锻造轮圈对材料和锻造技术比较考究,成本高,造型简单。但是锻造轮圈在经过反复热循环和锻压工艺之后,金属内应力,强度和密度都是铸造轮圈无法比拟的。
旋压铸造的轮圈经过了加热和旋压等处理,轮圈内部的结构强度,韧性,和密度都得到了大幅提升。同时它还保留了铸造轮圈价格低廉,款式多样的特点。不仅如此,旋压铸造轮圈是三种工艺中最容易轻量化的。
在网络上,一些五颜六色的多片式轮圈总能吸引我们的注意。它们通常会使用铬色或是铝合金金属色泽的轮框,搭配金色或与车身相同颜色的轮辋。
美国HRE和日本SSR等知名品牌也会生产多片轮圈,经典的款式多的不计其数。HellaFlush和VIP这类风格,都离不开多片轮圈给改装车带来的几何和颜色上的视觉冲击。
说了这么多,相信大家已经手痒了。但是还不能着急,在着手购买改装轮圈之前,最好还要了解一些误区。轮圈改装主要有三大误区:轻量化,轮圈尺寸,轮圈质量。如果在改装时及时避开这些误区,就能少走很多弯路。
★ 轻量化:轻不代表好,好不一定轻。
许多车友都肯定都会下意识地认为锻造轮圈比铸造轮圈要轻,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误区。根据密度公式ρ=m/V,两个轮圈如果尺寸和造型风格相同(体积相同),锻造轮圈受限于密度更大的缘故,显然做的会比铸造轮圈重。
那么为什么如今市场上售卖的大部分锻造轮圈要比铸造轮圈轻呢?前面说过了不同制造工艺带来的强度差异。对于强度更大的轮圈,设计师就可以更加自如地使用“偷轻”技术。
选择锻造轮圈,不应该只从重量上来评估好坏,轮圈的材质和设计也是需要纳入考量的重点对象,轻量化只是高强度和合理设计带来的附属产物。
★ 轮圈尺寸:尺寸是一把双刃剑,合适最好。
根据我国改装新规,改装轮圈不能改变尺寸。虽然对改装凭空添加了很多限制,但是这实际上是非常合理的。很多人都喜欢改装拉风的大轮圈,殊不知大轮圈在驾驶时也会出现潜在风险,就拿美国最极端的DUB举例。
尺寸的改变也会影响车辆性能。改装就是玩家对性能的取舍,这种取舍的体现在轮圈改装上更为明显。
在不改变轮圈尺寸的情况下,选择不同ET值的轮圈就可以让车身外观改头换面了。对于爱好赛道,享受激烈驾驶的玩家,改装17或18英寸的轮圈最常见,还能有更多更便宜的轮胎可以选择。但是这种玩法请留在赛道,上街时记得换回原厂。
轮圈尺寸改变还会影响车辆标定参数。许多事故就是因为时速表有误差造成的。
★ 轮圈质量:假货正品之间存在本质上的差异。
改装轮圈时,最忌讳的就是贪图便宜,购买假货。虽说假货轮圈的价格亲民,而且真货假货有时的确让人难辨雌雄,但是等到事故发生的时候,少交的钱就是在用生命和健康在买单了。
改装质量达到标准的零件是每一个玩改装的车友必须做到的基础。改装轮圈也有相应认证质量的机构和标准。
选择购买质量合格的轮圈进行改装不仅是对自身及他人安全的负责,更代表玩家对情怀的尊重和速度的敬畏。
结语:
轮圈改装看似简单,其中蕴涵着许多学问的同时也体现出了车主的审美。像VIP和HellaFlush这样知名的改装风格正是靠着画龙点睛般的改装轮圈给整辆车注入灵魂的。但是无论再经典的风格,再精美的改装,都逃不开改装者对每一个改装零件正确的了解,对改装有着明确的思路和理性的选择与取舍。(图/文 汽车之家 黄闻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