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的人车交互设计
[汽车之家 智能车联评测] 千禧年前后,为适应信息时代的需求,德国豪华品牌三驾马车先后推出了车载互联系统,在当时,奥迪MMI、奔驰COMMAND以及宝马iDrive除了通过系统的层级逻辑简化了复杂、繁多的物理按键,车联系统本身也肩负着在变革中体现豪华车型调性的任务。而如今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车联系统早已不再是“高贵”的象征,那么比起“平民品牌”的智能车联系统,奥迪MMI还有当年的优势吗?我们用测试成绩(详情点击《汽车之家2019智能车联评价标准介绍》)说话。
从奥迪A8开始,奥迪启用了最新的一套MMI智能车载系统,上下排列的两块屏幕有点像我们小时候玩的3DS,还是相当有辨识度的。而在比A8低上一级的奥迪A6L上,我们又看到了相似的设计。
人车交互
图标为扁平化设计,单用线条勾勒出图标和框线,使得整个界面风格简约大气,和内饰风格相也相互统一,这也是德系品牌一向做得比较好的地方。
震动反馈来源于一块电磁铁驱动的小型电机,在被触发时,电机会产生行程不超过80微米的“震动”,以使车主的手指能感知到近似于按下实体按键的“手感”,此时扬声器也会发出“咔哒”声模拟实体按键的声响。别小看这个简单的“咔哒”声效,像极了过去奥迪实体按键的质感,算是一种品牌特色的延续吧,在这种小细节上奥迪做得还是相当到位。
除了上述三块屏幕以外,语音控制是如今最为热门的人车交互方式,实际上,在行车过程中对导航、娱乐等功能进行控制时,语音控制对安全驾驶的意义也十分重要。
此外,上下文衔接、识别指令下达者位置等功能也是没有的,海外品牌在语音控制的功能设计上有时还是过于保守了。
新奥迪A6L在人车交互方面至少看上去足够“高档”,三块屏幕素质出色,界面图标设计、布局也都和整车氛围相配,没有出现过于卡通化、低龄化的问题。此外,用震动马达模拟屏幕触控反馈也是一个向老大哥奥迪A8看齐的设计,“上档次”的同时对车主在行车过程中操作的安全性也有所帮助。而相对应的,新奥迪A6在语音控制上也延续了过去海外品牌的表现,识别率表现一般,功能满足度较低,是主要的丢分点。
功能、生态和智慧
功能实现
人车交互为功能体验服务,在汽车之家智能车联评价标准中,功能的实现效果占权重比例最大,具体项目分成娱乐功能、地图导航、泊车影像、通讯、车内功能以及远程控制。
虽然把手机当作音源,通过蓝牙播放也算是能够间接收听在线资源了,但我们也还是希望MMI能进一步利用车载网络,给车主提供更多功能选择。
比较有意思的是,当你处于导航状态时,如果你说“附近的超市”,系统便会帮你寻找距离较近的超市;而如果你说:“超市在哪里?”系统则会帮你搜索到目的地途中的超市。当我们要去机场,但途中想先买点水喝的时候,这个功能可以帮你设置途径点,还是非常实用的。
通讯是最早被整合在汽车里的功能之一,并且几十年来人们对它的需求也没有丝毫减弱。奥迪A6L支持接听和拨打电话自然不用费篇幅多说,你也可以通过语音控制给某人打电话。
奥迪A6L有不少“拿得出手”的功能,像查看、阅读、发送短信对部分消费者来说就颇有价值,如果能用语音进行操作,想必会非常实用,但事实上是由于不支持语音控制,导致在路上用比较危险,停车之后呢,直接用手机显然比用车机更方便,因此丢失了使用场景。类似的,语音控制本身识别率、便捷功能(免唤醒等)以及支持的功能词条数量方面的问题共同导致其实用性较差,车主也难以形成使用语音控制的习惯。
除此之外,从成绩上能清楚地看出,优秀的泊车影像功能以及全面的手机映射支持是奥迪A6L优于他人的地方。此外,能够阅读和发送短信的功能目前也只有少部分车型具备。缺少在线娱乐资源(在线电台、在线音乐等)则是功能实现部分不足的点。
服务生态
面向未来线上线下结合的O2O场景化服务,我们在评价标准中设置服务生态部分,用以评价系统中能够给车主的泛用车生活带来便利的服务和硬件。当然,这显然不是奥迪这类海外品牌的强项。
系统支持一键SOS救援,App也能够完成预约维修保养的操作,但涉及到“本地化”的诸如无感加油、无感停车甚至在车内订咖啡、电影票一类的功能就没有涉猎了,对第三方硬件或智能家居的适配也不做奢求。
沟通好感度
汽车人机交互的“终极”,就像是很多汽车广告中所说的:汽车能像一个真人一样,和车主自然地沟通,并提供服务。在测试的最后,我们也会拿出5%的权重,“逻辑算法”部分用于评价汽车的智慧,即“类人交互”能力;“实现形式”用于评价能够拉近人与汽车沟通“距离感”,服务车主,使车主更乐于和汽车进行沟通的虚拟或具象人格形象。
当然,这部分并非奥迪或有相似定位海外品牌车型的强项,系统没有设计虚拟形象或“性格”来拉近人和汽车之间的“距离感”,语音控制也只能识别少量的自然语义。
总结
汽车之家智能车联测试 | ||||||
排名 | 车型 | 人车交互 | 功能实现 | 服务生态 | 沟通好感度 | 总分 |
1 | 长安CS95 | 92.0 | 82.2 | 22.0 | 40.0 | 74.0 |
2 | 星途TXL | 85.0 | 80.2 | 44.0 | 20.0 | 73.2 |
3 | 名爵HS | 78.5 | 74.7 | 68.0 | 30.0 | 72.6 |
4 | 宝骏RS-5 | 77.4 | 79.2 | 52.0 | 30.0 | 72.1 |
5 | 比亚迪唐DM | 88.3 | 71.9 | 50.0 | 20.0 | 70.9 |
6 | 宝马X7 | 99.9 | 76.1 | 12.0 | 20.0 | 70.8 |
7 | 威马EX5 Pro | 92.4 | 74.0 | 32.0 | 10.0 | 70.0 |
8 | 吉利博瑞GE | 84.3 | 77.0 | 32.0 | 20.0 | 69.6 |
9 | 瑞风S4 | 79.9 | 73.6 | 34.0 | 50.0 | 68.4 |
10 | 东风风神AX7 | 68.2 | 77.4 | 40.0 | 50.0 | 67.7 |
14 | 奥迪A6L | 73.4 | 73.6 | 22.0 | 10.0 | 62.62 |
正如我们开篇所说,作为豪华品牌,奥迪A6L的智能车联系统一定程度上也肩负着维持品牌调性的任务,在这一点上,系统完成得很出色,不管从软硬件视觉设计还是“触感”上都表现出相当高的水平。当然,在娱乐、导航等主要功能上只能说比起以往有进步,达到了可用的水平,还有很大进步空间。对于见过“大世面”的中国消费者来说,作为当前最重要的交互方式之一——语音控制,在奥迪A6L上展现出的功能性和实用性也实在是差强人意。在如今的智能车联领域,超一流的软硬件设计、可用的功能体验、相比以往细微的升级,这大概是对奥迪A6L比较中肯的评价了。(图/文 汽车之家 郑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