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用车养车 用车指南 正文

你的SUV升级指南 《远行笔记》第三集

收藏 阅读全文 (0条) 举报/纠错 向编辑提问
文章导航
分页浏览模式
1

你不会穿休闲鞋去登山

  [汽车之家 远行笔记]  想开着自家的爱车出去撒野?又担心车子不行,怕陷车怕救援怕托底怕爆胎?这是很多家用SUV车主最为苦恼的问题,如今正是春暖花开碧水蓝天的季节,谁能在家里呆得住?身边的小伙伴都在呐喊:“我们也要出去耍”!

  别急,在经历了第一次下道体验之后,我们的探界者也迎来了车辆升级环节,大家面临的困惑在我们这里也同样存在,家用SUV应该如何走出去,哪些升级是必备且有意义的,看完这期你就门儿清了!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更多精彩视频,尽在汽车之家视频平台


汽车之家

讨论一个话题:“家用SUV”还要什么升级?

  如今的SUV车型,配置四驱的比例越来越高,电子辅助系统(电子限滑)的效率也越来越好,这也让很多SUV车型都具备了相当不错的限滑脱困能力,从近年在很多越野胜地周边出现的SUV车型频率就可以看出这样的趋势,家用SUV车型正在积极的尝试轻度越野活动,毕竟,不一样的风景谁都想看,远方的梦想大家都有。

  也正是基于这样的大趋势,家用SUV走出去撒野,似乎也成了见怪不怪的事儿,不过相比于很多硬派SUV和越野车而言,SUV车型毕竟在车身结构(承载&非承载)和底盘结构(独立悬架&硬桥)上和前两者有着不小区别,如何让SUV车型在野外环境下获得足够且适宜的通过性和脱困能力,这正是我们要在本期内容中探讨和聊到的:升级之道。

汽车之家

  “无论你的体能优劣,你都会在登山的时候换一双合适的鞋子”,“即便那么多人天天穿AJ,也未必都是打篮球的”。这两段话是我对于轮胎升级的两点概括和理解。

汽车之家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鞋子如此,轮胎亦如此,对于大部分SUV车型来讲,我们的车辆设定的初衷本来就是让你在城市中使用,即便具备一些烂路性能,也只能算是偶尔为之,更不要说你刻意往山里钻了。对于轮胎而言,90%的SUV多数都是公路胎(SUV胎&HT胎),它们的强项是排水性能和操控性以及舒适性,然而这些在公路上的各种好,一旦到了野外环境,之前的优势很可能会在瞬间扭转成为劣势。这时候,你的“脚下可靠性”就会变得非常低了。

汽车之家

   那就有人说了,既然从广义概念讲,已经有HT、AT、MT,那我们应该怎么选呢?其实对于大部分SUV车主来讲,HT胎就不多说了,原车公路胎,如果喜欢自驾游活动,肯定是考虑AT类轮胎,既可以兼顾一定公路性能,又可以让你在野外玩得更安全更惬意,同时获得更好的烂路牵引力,而MT轮胎因为过于极限,基本上只会出现在硬派SUV或越野车上,因过于牺牲公路性能,强调超强的岩石、泥泞路况性能,所以肯定不是大多数消费者该去考虑的,咱们重点考虑AT类轮胎就好了。(未来会单独开一期聊MT胎体验)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好了,我们继续回到“正题”,考虑到探界者的实际情况(电子限滑表现、底盘高度等),以及升级的便利性,(尽量符合原车数据原车规格)我们最终决定采用“原车思路”进行轮胎升级,将这辆顶配的18寸轮圈更换为低配车型的17寸轮圈,轮胎则采用和探界者低配车型一致的225 65 R17,替换掉18寸轮圈搭配的225 60 R18,两者在直径和宽度上相差无几(从数据上来讲,其实就是高配变低配),且因为采用了原车思路升级,省去了选购改装轮圈的繁琐和高门槛,轮胎规格又完全符合原车,对于一部分消费者来讲会更省心更踏实。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推荐给大家一个计算轮胎轮圈升级数据变化的网站》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我的建议是:不差钱,希望出去玩得尽兴,越野性能尽量够好,又满足颜值效果的,可以考虑我们为探界者选择的这类比较强悍的AT类轮胎,除此之外,上文提到的马牌、米其林,以及更便宜一些的横滨、韩泰、固铂、邓禄普等,也都有类似的轮胎产品,可以作为备选方案。总之一句话,轮胎这个东西,除了性能是不是符合你自身对于出游和代步的要求外,颜值也是大家要考虑的一点,最后就是预算,只要这三者都可以符合你实际情况,那这款产品就是适合你的。

2

独悬SUV和硬桥车的防护差异

汽车之家

  “轮胎能过去的地方,裆下不一定就能幸免”在谈到这部分之前,我想先从我个人的经历角度和大家分享一个认知上的盲区:关于托底。

  说到护板,就不得不先聊聊托底这件事儿,我从三个部分和大家进行分享:1,托底会造成什么危险,2,“托底和托底”的区别,3,试驾活动里的盲区。

  肯定会有人说,托底?每次上下“道鸭子”的时候最为惊心,其它的时候好像没太多机会托底,这是在日常情况下,确实托底对我们造成的更多是心理上的担忧,对车辆的损伤一般不会太大,然而一旦到了野外环境,托底,也许真的会很致命。

汽车之家

1、前唇、下摆臂,油底壳,差速器,排气管,后杠……

  这是在野外环境中最常见的因为托底容易损伤的部位,我们经常说,如果你的接近角通过角离去角不太理想,尽量不要去越野,除非通过改装手段,然而对于多数人而言,大家依旧缺乏直观的认知。

  对于SUV车型来讲,前唇是在野外环境最容易触碰磨损的地方,SUV车型毕竟不是越野车,除了造型考量,还有更多的空气动力学设计,所以往往它的接近角数据都不会太大,所以在行走一些坡道、V沟时,稍有不当前杠就会率先阵亡。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而通过角则直接反应了你的下盘部分是否容易托底或者被担住,毕竟对于大多数SUV车型来讲,承载车型的特点就是所有的底盘部件都会暴露在最下面,如果没有护板的话,一旦行走在碎石较多的路段,很容易托坏底盘部分的配件,比如油底壳、差速器、排气管,这些部分一旦被撞坏或撞漏油,无法继续前行都是轻的,甚至连如何移动出去都成了最大的难题!

  也正是有上面这些情况的存在,护板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它的作用不再是原车用来整理乱流防御碎石溅射那么简单的,对于以独立悬架为主的SUV车型来讲,野外环境中,它将成为你的金钟罩!

2、独立悬架和非独立硬桥,完全不同概念的托底

   独立悬架招你了?在这部分,我将继续和大家说说,为什么说对于承载车身+独立悬架身为主的SUV车型来讲,护板是你在野外环境中必不可少的配置,哪怕它的作用有限。

  首先,独立悬架的车型和非独立硬桥的硬派SUV和越野车,在底盘结构上是有着不小的区别,而这种区别在野外环境里,更是会被放大数倍,为什么这么说,咱们看图分享。

汽车之家

  通过照片我们可以了解到,非独立悬架+硬桥的车辆因为有硬桥的存在,即便托底,一来它的传动、油底壳、差速器等都在桥上面,磕碰也不会伤及上面,硬桥会先帮着挡一道。二来,硬桥的结构相对简单,强度也大,再加上不同于独立悬架的摆动方式,中低速的磕碰几乎没什么影响,硬桥最担心的其实是被担住,而不是碎石带来的碰撞。

汽车之家

  而独立悬架+承载车身的SUV则完全不同了,因为只有两侧在活动,中间部分是固定不动的,加上传动、油底壳等核心部件都暴露在这块固定不动的位置,而且又是直接面向地面,没有任何前序防护,所以一旦磕碰,很容易带来严重问题。

  正是基于上述分享的细节,我们给这台探界者选择了合金材料的底护板,防护的位置是发动机下部,可以对油底壳,前差速器等起到一定保护作用,其实这种护板并不算是强度最大的类型,但却是很容易买到的合金护板类型,好处是价格适宜,防护效果可以满足轻度越野,而且适配的车型非常多,几乎主流在售的SUV车型都可以找到对应产品。

汽车之家

  当然了,如果你有更高的需求,也好办,常见的改装店都可以定做更好材料更高强度的底护板,包括从前到后贯穿式的护板,可以兼顾到排气管、传动轴、油箱和后差速器。价格会相对小贵一些,常在千元以上,对于深度发烧友来讲可以考虑,偶尔出去玩玩的话,这种“大众型护板”基本够用,毕竟你还得考虑车子自身的情况不是么,换个超强的护板,难不成你还想开着自己的SUV去爬石头么?

3、试驾活动里没有的:“托底表现”

  最后,也是想和大家分享一个现象,我们在参加一些或者观看一些试驾活动或者报道的时候,往往都会关注那些交叉轴、炮弹坑、侧坡、滑轮组的测试,也许你并没有注意到,这些项目里其实并没有一个项目是可以直观反应出这辆车是否容易托底的。它们更多的是考验车辆的四驱性能,并不能直接等于越野性能。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虽然我们总说这辆车的离地间隙是多少毫米,但在各种试驾活动中,交叉轴馒头包,侧坡大上坡,你体验的往往都是动力的储备,电子辅助系统的灵敏,更多都是和“轮间性能”表现有关的内容,却少有更多关于通过角的体验,也就是裆下部分,可你一旦走出去,到了真实的野外,也许你才会发现:一路伴随你的,也许是各种:“Duang~我X!怎么托底了”?

  而在有了护板以后,这种情况则会得到一些改善,起码你不用太过于担心底盘配件被撞坏,但不代表你就可以肆意乱来,护板的意义就像电子游戏里对人物加持的护甲一样,可以帮你扛住冲击,但不代表你就死不了。随着托底的到来,相信你一定会对驾驶风格,车速进行修正,驾驶节奏和选路的方式也会更谨慎,这样才是最理想的状态。

3

拖车钩不会玩能要人命的

汽车之家

  什么?你不救援别人,那别人救援你呢?在这部分,咱们要分享的重点就是:原车拖拽能力和升级的必要性。咱们先从“拖”这个字开始谈起。

  无论你是什么车,基本原车都会配备一个拖车钩,拧在前杠或者后杠上即可实现拖车操作,问题来了,这种原车脱钩,它除了常规的拖车操作外,能承担野外脱困需求下的“拽”吗?答案是否定的!

汽车之家

Tips:原车脱钩强度如何?

  “没多大强度”!我们的原车拖车钩,普遍是拧在防撞梁或缓冲钢梁上,而对于多数承载车身的SUV来讲,防撞梁多是靠两侧的孔位用螺丝固定在承载车身上的,而承载车身其实更像是个包子一样的整体,这点是和非承载车身车型完全不同的,即便它采用了各种高刚性材料,先天的结构特点也让它在拉扯、扭转刚性上要比非承载车身弱(毕竟术业有专攻),通过孔位固定的“钢梁”,用来防撞缓冲肯定没问题,但你要说拖拽拉扯,那可就不是它的职责了,几颗螺丝真心经不住多强的拖拽力道,网上关于SUV车型脱困时用原车脱钩拖拽拉扯,导致车体被拉散,保险杠被扯下的案例数不胜数。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那原车脱钩干啥用的?原车脱钩的意义就是让你在非越野救援,且无动力拖拽的环境下使用的,怎么叫无动力拖拽,比如你爆胎在路边,或者抛锚在路上,需要救援车把你拉上板车,又或者直接拉着你走,此时你的车辆已经失去动力(可理解为不着车状态或者无法自行行驶状态),这种常见的拖车应用,才是原车脱钩的作用范围,既不会出现大力的拉扯,也不会出现车辆“较劲”的情况。(别急,下面细说)

汽车之家

  然而到了野外,无动力拖拽的情况会大幅减少,更多的是因陷车导致的拖拽救援需求,这就和我们常见的道路救援完全不同了,附着力变得更不可控,比如车辆卡在石头上、卧在泥巴里,这种阻力可就非常大了,并不是用原车脱钩拧上稍加给油就能救出来的,如果没有绞盘,那只能采用动力拖拽的方式,而这种拖拽力道和我们在公路上拖车已经完全不是一个概念了。想靠几颗固定在承载车身上的螺丝就实现越野救援?我劝你三思!

  讲真,我觉得拖拽部分的重要性一点不亚于轮胎升级的重要性,为什么?因为即便你不去越野,不去野外环境,也不可避免很多拖拽救援的场景。无论是你拽别人还是别人来拽你,这个部分你都无法回避。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基于这点,我们为探界者升级了定制的后强化拖车杠,造型和原车后防撞梁相仿,但材料更厚实,且在固定方式上我们做了更多的考虑,除了原装位的两侧八颗孔位,我们还充分利用了探界者的纵梁做了一个延伸的部分插到纵梁里,利用纵梁自带的孔位增加了额外的固定点,实现了多达十个孔位以上的固定点,以便让它可以应付多数情况下的拖拽需求,且我们在拖杠中央布置了通用的方口,不仅可以用来连接拖车钩、拖车球、小拖车和自行车架等众多拓展,中央的方口位置也可以让它在拖拽受力时更均匀。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最后和大家强调一下!拖拽救援,无论你是非承载还是承载车身,都要合理拖拽,不要采用暴力拖拽的方式救援(极端情况除外),且在救援过程中,对车辆陷车情况,附着力情况的判断也很重要,如果可能,尽量采用柔和的方式拖拽车辆脱困,或者采用绞盘拉拽,都是安全的选择。安全无小事!拒绝无脑暴力拖!

汽车之家

  我得说,安装顶箱主要是郑旭的建议,开始我是拒绝的,但是在装上了一段时间且外出进行了几次探路后,我才发觉:这东西是真好用啊!

  出门在外,空间利用是个躲不开的话题,吃的喝的,露营野炊,光着一堆就够塞满你的后备厢,这还不算救援工具,即便后备厢够大,我相信你也不太愿意每次都把它“塞得那么狼狈”。

   这时候,车顶箱/车顶框就派上用场了,这也是近年来在街头出镜率颇高的一个户外装备,不仅可以获得可观的储物空间扩展,还可以让爱车颜值收获不小的提升和点缀作用,对于那些向往远方,崇尚个性的朋友们来讲,算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汽车之家

  车顶箱&车顶框,我该如何选?容我一一分解!

  咱们先说外形:车顶框更野性,相对适合硬派风格一点的车型,线条越硬朗的越搭,而车顶箱的城市感更强,格调感十足,更适合那些流线设计的车型,比如低矮风格的SUV,旅行车。当然了,风格这个东西因人而异,具体还要看大家各自的审美要求。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再说说使用便利性:车顶框的拓展性最强,方便在上面固定各种装备,脱困板、猴爬杆、铲子、射灯、拖车绳和油桶等,缺点是防水性差,需要额外的防雨布,存放一些东西会不方便(睡袋、衣物等不防水的东西),且需要额外的网兜或者捆扎带进行固定,拿取都不是特别方便。且对于一些进行重度越野的人来讲,顶框的“负担感”要低于顶箱。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车顶箱相对就要傻瓜的多,就和你的行李箱一样,拿取非常方便,打开,拿出来,打开,扔进去就得了,遮风挡雨,适合存放各种东西,且无论你扔进去多少东西,外观看起来都没有任何变化。缺点是,没有拓展性,不太适合存放重型装备,且无论你装不装东西,头顶上都得顶着这么大个箱子跑,不像顶框,还有个“空载状态”。所以相对来讲,并不适合顶着它进行一些过于重度的越野穿越,“负担感”明显。

  风噪/油耗/价格问题:车顶箱的风噪最明显,毕竟体积大,且越高的箱子,储物能力越好,但风噪和油耗影响也更大,优点是价格比扁款箱子便宜不少。而扁款的箱子,造型更好看,且因为高度低,基本不影响下地库,缺点是储物能力比厚款差,但其实多数情况也够用,主要是价格比厚款贵不少。车顶箱对于油耗的影响,一般来讲增幅在1-2个油,根据不同行驶环境,会有浮动。

  车顶框就要省心的多,相对来讲空载时的存在感较低,且因为没什么高度,不载物的时候也不影响下地库,对油耗影响很小很小,普遍都有扰流板,风噪也很小,有些设计讲究的顶框,甚至听不出什么风噪。车顶框空载时对油耗基本影响不大,满载的时候风噪和油耗都会有增幅,具体要看实际情况,在售价方面,比车顶箱便宜很多,千元左右即可拥有,而车顶箱则基本都是千元起步。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说完了关于车顶箱和车顶框种种,我们又是怎么选择的?因为探界者自身的造型特点就是比较矮比较宽,线条也属于比较流畅那种,加之“瓦罐车主郑旭”的一再推(hu)荐(you),我们最终选择了车顶箱产品作为我们的空间扩展方案。

  既然是SUV车型,即便我们会开着它去进行一些户外穿越或者越野,但更多时候还是在城市使用,所以实用性必须考虑,所以我们选择了扁款的车顶箱,一是不影响下地库,二来储物空间也完全满足我们的需求,第三点则是风噪相对还可以,油耗影响不大。(增幅大概在1个油)

  以常规露营野炊举例:这款顶箱可以帮我容纳一套桌椅,一套天幕,一套帐篷,一个自充气床垫,一个吊床,成人睡袋两个,且还能富裕一小撮空间。基本上和露营有关的大部分东西全扔进去了,合上盖子什么都看不出来,防水防雨也完全ok。而后备厢的空间我们则准备用来存放充气泵、充气千斤顶等救援脱困装备和一些照明工具,拿取时也能更方便。


“因材施教”:让你的爱车走得更远/更安全

  人人都有向往远方的权利,也有实现它的可能,也正是基于这样的前提,我们才制作了这期内容,其实对于大多数SUV车主来讲,想走得更远其实并不难,毕竟走得更远和豁得更狠不是一码事,咱们只是去看风景,又不是挑战什么极限。根据爱车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度的小升级,一定可以改善你的野外生存能力,从而让你实现远行的愿景。

  车子升级好了,剩下的就是软实力了,而在后续的内容中,我将会继续和大家聊,下道之后,我们又会面临哪些情况,又该具备那些必备的素质,咱们下期见!(文/图 汽车之家 任博)

汽车之家


本期节目拍摄场地由汽车点评提供

向编辑任博提问
文章标签: 远行笔记
文章导航
分页浏览模式
收藏
+1
+1
推荐阅读
发表我的评论
您认为文章写的好么:
评价内容: 修改 本文共有 4 个网友评价,其中100.00%好评,0%差评。
评价理由:语句不通/文章阅读困难
0/5000字 提 交 同步到:
  • 探界者 2021款 550T RS 四驱智能捍界版 阅读测试文章
    加速(0-100公里/小时) 刹车(100-0公里/小时) 油耗(100公里)
    7.61 38.86 8.60
    测试文章:动力 空间 性价比 测雪佛兰探界者550T
    评测编辑-曹益:

    优惠完不到20万的价格,探界者的对手以紧凑型SUV为主,这种跨级别的空间优势非常明显,2.0T+9AT的配置也是同价位难寻,四驱虽然脱困费劲,但应付冰雪还是能用的。探界者的优势非常明显,同时缺点也比较突出,内饰又老气又廉价,质感和档次感都比较差,行驶品质也有待提高。有得必有失嘛。

    评测编辑-:

    探界者的实用性、配置都不错,价格也合适。改款后加了些运动元素,更能获得年轻消费者的欢迎。不过在内饰包括底盘方面都没有太多质感可言,整体看还是以低价格为主要竞争力。

    评测编辑-:

    探界者作为一款城市SUV,它能满足消费者的N种情景使用需求,并且还能为你提供一些小惊喜,称之为生活小帮手也不为过。

  • 探界者 2017款 550T 自动四驱捍界版 阅读测试文章
    加速(0-100公里/小时) 刹车(100-0公里/小时) 油耗(100公里)
    7.18 38.82 --
    测试文章:不止动力更强 测探界者2.0T四驱捍界版
    评测编辑-:

    24.99万元可以买到一台顶配的2.0T+9AT中型SUV,这个价格相比冠道的2.0T入门级还便宜了2万元左右,由此可见探界者有着不错的性价比。此外,无论是颜值、配置、还是动态表现这台探界者都优秀,综合来看确实是一款好车。1分扣在四扇玻璃只有主驾驶提供一键升降。

    评测编辑-周翱:

    作为雪佛兰打入国内市场的中型SUV车型,探界者在各个方面都非常优秀,底盘调校颇为运动,2.0T的发动机动力也非常充盈,率先搭载的9AT也是通用旗下首款搭载9速变速箱的车型,22.99万起的价格相比同门的昂科威更是要便宜了不少,如果对品牌要求并不高,确实是一款非常值得推荐的车型。

    评测编辑-盛元珺:

    探界者是上汽通用在国内首款使用搭载2.0T+9AT组合的车型,它的整体表现非常令人满意。首先2.0T的动力强劲,与9AT变速箱的匹配也非常协调,不但平顺性好,换挡逻辑与速度也比曾经的6AT进步一大截。同时作为探界者顶配车型,不到25万元的售价配上它非常完备的高科技安全配置,整体性价比不错。对于想买2.0T+9AT探界者的朋友,我更推荐顶配。

  • 探界者 2017款 535T 自动驭界版 阅读测试文章
    加速(0-100公里/小时) 刹车(100-0公里/小时) 油耗(100公里)
    8.96 39.34 8.50
    测试文章:主销的实力 测试探界者535T自动驭界版
    评测编辑-:

    实测的这台探界者指导价20万元不到,作为中型SUV它的各方面能力都很优秀:加速9秒内,制动40米以内,百公里油耗不到9L,外加不错的驾驶感受和配置表现,这款产品可谓相当优秀。1分扣在只有主驾驶有一键升降。

    评测编辑-祁子鑫:

    探界者最值得肯定的部分在于悬架系统的调校,不需要去讲一些听不懂的大道理,只需要知道这车无论走什么样的路面,乘客都觉得很舒适就够了。同时19.99万元就可以买到1.5T车型的次顶配,性价比也是值得肯定的。对于这款车,我愿意给到9分,剩下那1分扣在内饰用料,我觉得有些地方手感还可以再好一些。

    评测编辑-朱力神:

    尽管发动机仅为一台180马力的1.5T发动机,不过探界者驾驶起来并没有任何“费劲”的感觉,让人感觉轻松自在。减振系统的调校比昂科威更注重运动感,转向回馈也更显沉稳,若不是因为较高的坐姿,或许您会觉得当下驾驶的是一款注重运动的轿车呢。不过探界者在内饰的质感上仍有提升空间,尤其是用料和档次感上希望能够给消费者更好的体验。

最新文章
加载中

探界者

指导价:18.49-23.99万
级别:中型SUV
询底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