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硬件很“下本儿”
[汽车之家 智能车联评测] 早在2011年,第一代揽胜极光进入国内时,就曾创下过加价17万的“神话”,这里面有当时社会环境的原因,当然,极光的综合竞争力在那时也的确强。这么多年过去了,极光终于迎来换代,在细节上和星脉看齐的同时,据说还增加了不少科技配置。那我们也想看看,对于这个时代的新需求,新揽胜极光满足得如何。
人车交互
比较遗憾的是,在点按车控屏幕时,既没有采用奥迪A8上的震动反馈,也没有声音提醒,在行驶过程中操作时,需要把更多注意力放在操作屏幕上。
和我们常见的海外品牌车型的全液晶仪表盘一样,揽胜极光上这块仪表盘显示布局比较规整,可显示的信息选项也不少。
以上都可以算作全新揽胜极光的优势,不过没能逃离我们对海外品牌的刻板印象,极光的语音控制功能还是相对弱的一项。
与此同时,中国品牌车型上常见的“OneShot”、“免唤醒”、“分区识别”等功能肯定也是没有了,语音控制功能相对比较简陋。
相比低头看仪表盘或是转头看中控屏幕,HUD就在视野正前方,不需要视线转移就能查看关键信息,对行车安全有不小的帮助。
不过很明显的,通过流媒体后视镜和传统后视镜观察后车时,距离感是完全不同的,这个还需要一段时间适应。
本地化服务仍需加强
功能实现
并且正如之前所说,导航地图不仅能投射到仪表盘,重点信息还会显示在HUD抬头显示上,提高了查看导航信息时的安全性。
不过利用语音搜索目的地并导航的步骤实在太冗长了,让人有些抓狂,我们这里也拍了一段视频:论用揽胜极光导航去中国电子大厦,拢共分几步?
在新极光本身的智能车联系统之下,映射功能上也支持CarPlay、CarLife,如果你用不惯这套系统,CarPlay也是不错的选择。
服务生态
面向未来线上线下结合的O2O场景化服务,我们在评价标准中设置服务生态的环节,用以评价系统中能够给车主的泛用车生活带来便利的服务。在这方面,海外品牌通常缺乏布局。
情感沟通
关于沟通好感度,主要考量的是智能车联系统的“智慧”以及和车主之间的“距离感”。新揽胜极光的语音控制能识别部分自然语义,不过大部分交互过程仍然停留在机械式的对话。
总结
汽车之家智能车联测试 | ||||||
排名 | 车型 | 人车交互 | 功能实现 | 服务生态 | 沟通好感度 | 总分 |
1 | 长安CS95 | 92.0 | 82.2 | 22.0 | 40.0 | 74.0 |
2 | 星途TXL | 85.0 | 80.2 | 44.0 | 20.0 | 73.2 |
3 | 名爵HS | 78.5 | 74.7 | 68.0 | 30.0 | 72.6 |
4 | 宝骏RS-5 | 77.4 | 79.2 | 52.0 | 30.0 | 72.1 |
5 | 比亚迪唐DM | 88.3 | 71.9 | 50.0 | 20.0 | 70.9 |
6 | 宝马X7 | 99.9 | 76.1 | 12.0 | 20.0 | 70.8 |
7 | 威马EX5 Pro | 92.4 | 74.0 | 32.0 | 10.0 | 70.0 |
8 | 吉利博瑞GE | 84.3 | 77.0 | 32.0 | 20.0 | 69.6 |
9 | 瑞风S4 | 79.9 | 73.6 | 34.0 | 50.0 | 68.4 |
10 | 东风风神AX7 | 68.2 | 77.4 | 40.0 | 50.0 | 67.7 |
15 | 揽胜极光 | 78.4 | 73.5 | 12.0 | 10.0 | 62.57 |
新揽胜极光是一个典型的“英国贵族”,无论从硬件还是系统风格上,都体现着精致、优雅,如果你偏爱这种风格调性,那细节上和自家星脉看齐的新揽胜极光无疑是做得不错的。不过新车还是有大部分海外品牌普遍存在的问题——本地化服务欠缺。生态服务我们就不奢求了,在线娱乐内容的缺失和不怎么“接地气”的语音控制也会给实际使用带来困扰。
从今年开始,我们开始看到海外品牌车型在保持自身或“华丽”或“极简”的调性风格的同时,通过与国内供应商合作开发,把本地化工作也做得很好,外表出色的同时,车主用起来也舒服。这一点上,路虎还有工作要做。(图/文 汽车之家 郑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