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还要从交互设计说起
[汽车之家 互联出行] 什么是交互设计?从人类开始制造工具起,这就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课题,小到一个杯子把手的形状,大到宇航员要用什么控制飞船对接空间站,人要如何与自己的造物“相处”,如何获取信息,如何控制功能,这就是交互设计。回到汽车,上一次让我感到惊艳的人车交互设计,还是2014年进入中国的特斯拉Model S,巨大的中控屏幕和极简的座舱设计,影响了后续不同品牌的诸多车型。而时隔多年,这一次,让我感到惊艳的,是理想ONE。
从交互设计说起
理想ONE身上最容易被人感知到的东西,显然是中控这四块屏幕。在开这辆车或停在路边的时候,不止一次有人探头向车内观望,目光就落在中控区域。
其中“仪表盘”和“车控屏幕”底层采用Linux系统TI J6芯片(德州仪器),保证运行稳定性;“中控屏幕”和“副驾驶娱乐屏幕”是独立的另一套系统,采用Android Automotive和高通的车规级芯片820A,强调快速开发和内容拓展性。
和手机处理器不同,车规级处理器的应用要跟着汽车研发周期走,所以换代周期也要长得多(4年左右),每代处理器之间,编号数字的跨度也较大,高通的下一代车规处理器也许就是骁龙860A或870A了。
而简单来说,分成两套系统的意义在于:万一主要负责娱乐功能的两块屏幕死机了,仪表屏幕和车控屏幕还都能照常工作,不至于像家里突然断电一样,让驾驶员手足无措。
这块异形宽屏在功能定位上和我们常见的中控屏幕类似,大部分导航、娱乐信息以及汽车主要的功能设置都集中在这块屏幕里。
当然了,这些引导用户如何使用语音控制的语句自身也是个按钮,你可以直接点击它们,来使用相关的功能。
人在玩手机的时候视觉专注在手机屏幕上,但在车机上情况发生了改变,一方面屏幕更大,手部需要移动的范围巨大,更重要的是出于安全的考虑,驾驶员不能将视线长时间离开前方,导致在车机上切换页面是相当麻烦且不安全的事情。
除了理想ONE,我们最近也看到了不少车型采用类似的控制中心设计。在和多家工程师的交流中,我也了解到,如此设计也最主要的原因其实就是——学习成本低。
苹果和安卓在手机等智能设备上的多年“习惯培养”使得车主在第一时间就能get到下拉呼出控制中心的操作,并且迅速形成使用习惯。
如果插上耳机,副驾驶娱乐屏上的音乐、电影声音可以独立出来,只通过耳机输出,而不会影响到车内其它乘客收听其它歌曲。
全车四块屏幕的纵向分辨率都是720p,根据屏幕的比例,横向分辨率分别为1280p(车控屏幕)、1920p(全液晶仪表盘和副驾驶娱乐屏)和2160p(中控异形宽屏),日常消遣看看视频还是足够用的。而关于你能看什么内容,我们一会儿再说,先跟我把视线放到最下面的车控屏幕上。
在驾驶过程中,谁能有空仔细看控制空调温度的小箭头在哪里,等找到了,车都上树了,这个“模糊操作”相当出色地解决了空调控制这个高频刚需在屏幕操作环境问题,在理想ONE上随手一滑,连看都不用看。
那么,到底什么是好的人车交互设计?在我看来,当你看完这篇文章,从心里觉得这些操作方法“真让人舒服”,并且下次当你自己坐上这辆车的时候,能直接把大部分功能使用出来,那就是一辆车人车交互设计优秀的体现。
语音、内容和功能
语音控制有什么亮点
似乎从提出“汽车智能化”概念的那一天起,语音控制就常伴左右。同样作为人与车交互的手段,它的好用与否关乎着一辆汽车距离“智能”有多远。
并且功能上只能用于搜索导航目的地,且不支持自然语义,你必须按照“导航到某某地”的标准格式一字一句的说。且不说跟市面上最优秀的车载语音控制系统比较,缺乏本地化的特斯拉车型语音控制和大部分中国品牌车型相比,都是不合格的。
理想ONE语音控制的亮点在于:全车采用4颗A2B数字硅麦,能对前排和第二排4个乘客的指令进行声源定位。
在空车状态时(只有驾驶员一人),一颗麦克风收音,三颗麦克风用于辅助降噪;在车内有其它乘客时,哪位乘客呼出“理想同学”,系统就会定位他/她的声音,并只接受来自此人位置的指令,其他乘客可以继续聊天,不会影响到语音控制的收音。
得益于素质较高的收音麦克风和降噪算法,即便你小声叨叨“理想同学”,也可以唤醒语音控制和下达指令。
“骨架”下面的“肉”有什么?
交互是方法,功能和内容是目的,好的交互就是为了服务用户,让用户更方便地使用功能和查看内容,这即是骨架下面的“肉”。
缺乏“肉”的问题几乎是海外品牌的通病,由于适配中国本土的本地化工作做得稀烂,很多品牌和车型即便在交互方法上很有想法,但没有与之相配合的充足内容,结果还是“难用”、“没有可玩性”。
还拿现场的Model X举例,此前我们在测试Model X的时候,系统内置还没有在线音乐功能,只有TuneIn里有少得可怜的几个在线电台可供收听。
理想ONE则是和腾讯车联有着较为深层的合作,包括之前提到的语音控制,收音环节是和地平线合作,而语音的在线服务环节就是和腾讯车联合作的。
导航地图可选高德地图或腾讯地图,当我们在设置里进行修改后,语音控制默认调用的地图也会随着改变。
酷我音乐的版权数量还是有保障的,几乎是“垄断”级的水平。爱奇艺也是目前视频平台里资源较为丰富的一个,在综艺、自制节目相关的内容资源上有较大的优势。
据悉,未来理想ONE还会推出包含车辆保养、全年流量、娱乐内容平台VIP会员在内的整合套餐包,以相当低廉的价格提供给理想的车主,可以期待一下。
并且手机可以直接充当车钥匙,理想ONE内置6条定位天线,能对你的位置进行定位,当你从车的左侧靠近,左侧车门自动解锁,从右侧靠近,则是右车门解锁。只要你在App里打开蓝牙钥匙功能,即便是手机锁屏状态,你也可以解锁车辆。
当然,由于涉及系统底层权限,锁屏解锁车辆的“能力”需要挨家挨户和手机厂商谈,适配上还是有一定困难的。目前苹果手机是支持的,相信等到理想ONE正式交付时,主流的手机品牌应该都能支持。
总结
所谓交互,说直白了就是“人怎么与世界沟通”的问题,放到车里,就是人怎么和车“沟通”的问题。很多人会说:“净整些花里胡哨的东西,有啥用?”其实不是,就像你去找对象,当你在选择的时候,你会看她长相是否甜美、身材好不好或者我要一个有趣的灵魂;而当你完成选择,当一切回归生活时,你们要如何一起面对漫长且无聊的人生?才会逐渐变成事物的主要“矛盾”。
车也一样,一辆30万左右的家用车(注意是家用车,30万也不乏好的性能车),车企拿它下赛道是为了宣传,你把它买回家,然后下赛道,大概脑子有点问题。不是说性能、驾驶感受不重要,而是当你真正和自己的车相处,面对500公里的高速而不是五连发卡弯时,它怎么服务你,能为你提供什么支持和娱乐,也许会变得比400N·m还是300N·m更重要。
说回理想ONE,技术团队在HMI(人车交互)上有诸多自己的思考,硬件上也确实舍得下本,带来的结果就是:四屏设计几乎是将概念座舱的“理想设计”照进现实,并且基础的语音、导航、娱乐等“高频刚需”功能体验优秀。可以说,理想ONE已经具有比肩市场最优秀智能车联产品的实力。当然,理想的征途才刚刚开始,我们和工程师沟通也得知:更多功能的研发周期甚至已经排到了明年下半年,通过OTA以及线上更新的能力,车主在拿到理想ONE这辆车之后,人车交互的体验还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完善和进步。(图/文 汽车之家 郑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