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速度测试
小米和华为的最高充电效率都需要手机端支持自家协议,于是我们单独测试了华为Mate 30搭配华为无线充电手机支架以及小米10搭配小米无线充电手机支架的情况。标准测试则使用iPhone 11 pro搭配所有无线充电手机支架,规则是手机保持亮屏状态,在所有受测产品上测试充电10%(手机电量从40%充到50%)的所需时间。
以iPhone 11 Pro为代表的通用无线充电协议支持功率为7.5W,大部分安卓机型为10W或5W,从手机端就限制了无线充电速度。无论哪家,充电速度都非常慢,充10%电量平均均需要超过半小时的时间。
所以结论很明显了,没必要较真33分钟还是39分钟,如果你有在车上充电的习惯,而不是仅仅希望在车内使用时不掉电,就不要使用无线充电手机支架,或者你需要选择华为、小米旗舰机型的同时,搭配自家协议的无线充电手机支架,当然成本也相对较高。
穿透能力
相信不少人的手机都有带壳的习惯,我们用1mm厚的PVC板模拟手机壳材质,看叠几层无线充电就失效了,结果如下:
无线充电的穿透能力有好有坏,小米和华为表现最佳,其次是360,倍思和绿联穿透能力最弱,基本和售价正相关。鉴于手机壳通常只有1-2mm,几款产品都不容易出现充不上电的情况,当然,穿透能力越强的产品充电时受手机壳的影响也越小。
稳定性测试
与充电相关的测完,我们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是手机支架的稳定性。为了测试稳定性,我们决定玩把大的,在相对极端环境下进行测试。
在两轮测试中,小米在冲坡时掉下来一次,其余产品均牢固的抓住了出风口叶片。经过分析,我们认为主要是小米的夹具长度略短导致的,当然,通常情况我们不会遇到这样高强度的环境,日常使用环境小米的稳定性是完全能满足的。
其它功能
常规功能以外,配合手机App,360无线充电手机支架能够帮一些低端手机实现在车内语音控制的功能(主流机型自己通常有语音控制)。
通过产品内置的语音芯片,还能够直接说“打开支架”来释放夹臂,在特定情况下,能为用户提供一定的便利性,也是360无线充电手机支架相较同类产品的一个亮点。
总结
相信各位已经对被测的5款产品有了全方位的了解。我们在总结中直接给出结论,如果你有在车里充电的习惯和需求,必须选择华为和小米等具有自家无线快充协议的产品,并且还得配合对应品牌旗舰手机,否则建议选择传统手机支架。
虽然配件略微不合理,但华为是测试中综合能力最强的产品,产品质感和性能都非常出众,当然,为此你也要付出多达两倍于类似产品的价格。如果你希望尝试语音控制功能,并且对充电速度没有需求,360是性价比不错的选择;绿联虽然价格最便宜,但没有电动夹臂是比较大的硬伤,毕竟失去这个功能,你可能就没必要买个无线充电手机支架了,不如去看看普通支架来的划算,提高一点预算买倍思体验要好得多。(图/文 汽车之家 郑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