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代福克斯ST(2005年-2010年)
搭载涡轮增压发动机,高尔夫GTI劲敌
随着第二代福克斯在2004年上市后,福特于2005年正式推出第二代福克斯ST。相比上一代ST170来说,第二代ST无论外观还是性能都有了质的飞跃。外观较ST170更加丰满、圆滑,诞生自福特C1平台(诞生车型:福克斯、马自达3、沃尔沃S40)的第二代ST继承并延续了ST170良好的运动天赋。
第二代ST的外观同第一代ST170相比已经算是“高调”很多了,第二代ST和同时期的福克斯WRC拉力赛车设计风格相呼应。倒梯形的下进气格栅视觉重心更贴近地面,和大面积网状上进气格栅衔接的恰到好处。前雾灯外圈用拉丝铝材质装饰点缀,前部造型整体视觉冲击力极强,让人很容易辨别这是一辆“特殊”的福克斯。
尾部依然保留了上一代福克斯集成在后窗两边的尾灯设计,后扰流板造型极为突出,后保险杠设计更加趋于运动化。为了和前部造型统一,后雾灯则采取同样的拉丝铝圈装饰。双边双出的排气管使得第二代ST有着极高的辨识度,车尾红色的“ST”标识则预示着其暗藏的性能。整车尺寸为:长4362mm×宽1840mm×高1497mm,轴距2640mm,车重1317kg(三门版)。
内饰方面,一改之前那另类的中控造型,福特似乎开始意识到运动风格的内饰设计对于一款性能车的重要性。第二代ST方向盘由上一代的四辐改为更加偏向运动的三辐方向盘,标志其性能身份的“ST”标识镶嵌在方向盘下方。油温、油压等仪表移至中控台最上方、并向驾驶员一侧倾斜,中控区域的功能配置依然以简单、实用性为主。第二代ST的内饰风格和略显“嚣张”的外观完美融合在了一起,车主终于可以骄傲的告诉别人“这是福克斯ST”。
第二代ST在配置方面也更加丰富,标配主/副驾驶气囊和侧安全气囊、手动调节的RECORO运动座椅、电动折叠外后视镜、ABS防抱死制动系统、EBD制动力分配系统和EBA电子刹车辅助系统等。可选装ESP电子稳定控制系统、氙气大灯、自动感应雨刷、电动天窗、索尼6碟CD音响系统、10向电动调节的RECARO座椅、驾驶员座椅加热、导航和蓝牙系统等。
动力方面,继福克斯RS之后,第二代ST首次采用了涡轮增压发动机。搭载来自沃尔沃S40上的那台2.5升T5发动机。经过重新调校后,最大功率为228马力(168kW)/6100rpm,最大扭矩320N·m/1600-4000rpm。0-100km/h加速时间6.7秒,最高时速241km/h。
第二代ST悬架形式依然为前麦弗逊式/后多连杆式,弹簧硬度比普通版福克斯增加了30%,并对减震筒阻尼系数重新进行了调校,回弹速度更慢。防倾杆的直径增加了5%,整车离地间隙降低了25mm,第二代ST的操控性相比第一代ST170有了显著的提升。
福特曾向英国市场推出第二代福克斯ST的限量版车型——ST500,500则意为限量500台。黑色车身上,两条银色线条从车头延伸至车尾,如此设计是向1966年福特GT40在勒芒24小时耐力赛上取得的三连冠致敬。此外,福特还在欧洲市场推出过为了纪念《霹雳游侠》中的明星车“K.I.T.T”而限量生产50台的“Black Edition”和庆祝福克斯在WRC世界拉力锦标赛上创造的辉煌推出的“WRC Edition”等限量版福克斯ST车型。
★ 第二代福克斯ST中期改款(2008年-2010年)
前部造型变化最大,配置更丰富
2008年福特对第二代福克斯进行了中期改款,福克斯ST也随之同步改款,推出的依然为三门和五门两款车型。改款后的ST变化最大的就是前部造型,大灯造型更加流畅立体,发动机盖两侧凸起的线条使得整车看上去极富力量感。而进气格栅由前款ST的“网状”设计改为当时运动车型流行的“蜂窝状”设计,前雾灯则取消了前款ST的拉丝铝外圈装饰。
改款后的ST尾部造型和前款ST基本保持一致。改款后的ST行李厢盖线条更加丰富,尾灯样式稍有变化,后雾灯同样取消了前款ST的拉丝铝装饰。改款后的ST缺少了一份专属感,相比普通版福克斯变得稍显“平庸”。
改款ST的内饰设计在细节上稍有变化,仪表盘造型更加立体,中控面板大量使用为仿碳纤维材质,音响和空调面板样式也稍加改动,挡杆后方的一键启动按钮极为抢眼。
改款ST的配置稍有提升,ESP电子稳定控制系统升级为标配,一键启动、感应式雨刷和自动防炫目后视镜的引入为改款ST的配置增色不少。改款ST动力系统则依旧延用那台2.5升T5涡轮增压发动机。
在第二代福克斯ST上市之后,福克斯ST与高尔夫GTI在欧洲市场的竞争变得愈发激烈。一些欧洲国家的消费者对于福克斯ST的青睐甚至已经超过了高尔夫GTI。涡轮增压发动机的引入,让第二代福克斯ST在欧洲乃至全球“钢炮”领域市场上拉拢住不少忠实用户,高尔夫GTI已然感受到了这位“新人”带来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