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汽车文化 车系历史 正文

世界级豪华车“领袖” 奔驰S级历史回顾

收藏 阅读全文 (0条) 举报/纠错 向编辑提问

第六代奔驰S级
W126系列(1979年-1991年)

奔驰奔驰(进口)奔驰S级1969款 600

  1979年9月,奔驰法兰克福车展上发布了代号W126的第六代S级轿车。该系列最初由280 SE、380 SE和500 SEL等7个车型组成,这一代S级的车身尺寸也有所增加,以SE系列车型为例,其车身尺寸为长5020mm,宽1820mm,高1437mm,轴距2935mm。长轴距车型的轴距增加了140mm,使后排腿部空间及后门入口宽度得到明显改善。第六代奔驰S级的推出定义了当时豪华轿车的新标准。

奔驰奔驰(进口)奔驰S级1969款 600

  第六代奔驰S级设计思路与上一代S级保持一致,“盾牌”进气格栅已经成为奔驰S级不可或缺的设计元素。相比上一代车型来说,第六代奔驰S级外观显得尤为饱满,棱角变得更加圆润,上一代S级的防污设计尾灯被很好的继承了下来。观察第六代奔驰S级的外观后你会发现,虽然风格相同,但第五代奔驰S级却显得如此“单薄”。此外,奔驰还在这一代S级轿车首次摒弃了传统的保险杠,转而采用了大型塑料涂层的保险杠设计,车身两侧宽阔的塑料防护板被安放在轮拱之间与保险杠同高的位置上,使车身前后及侧围在视觉效果上浑然一体。

奔驰奔驰(进口)奔驰S级1969款 600

  内饰方面,经过几代车型的发展,奔驰S级已经形成了固定的内饰设计风格。中控台造型和布局与上一代S级类似,仪表盘仍然为三环设计,时钟出现在仪表盘上已经成为奔驰S级的传统。为了突显奔驰S级的尊贵气质,中控台大量的木纹饰板依然为最佳的表现手法,各种按键被整齐的镶嵌在木纹饰板中。如今看来这种设计显得有些过于单薄,但在那个年代,这就是奔驰轿车内饰的最大特点。带记忆功能的八方向电动调节座椅和前排座椅加热系统为第六代奔驰S级的配置锦上添花。

奔驰奔驰(进口)奔驰S级1969款 600

  第六代奔驰S级采用前双叉臂/后单斜臂式悬架结构,提高驾乘舒适性的同时,其操控性也相应得到改善。此代奔驰S级的研发重点则是降低能源消耗。轻量化的车身材料以及符合空气动力学原理的轻质车身结构的应用,使得第六代S级轿车比上一代S级油耗节省10%。

奔驰奔驰(进口)奔驰S级1969款 600

  第六代奔驰S级最初提供搭载四款发动机的车型供消费者选择,其中280 S和280 SE采用2.8升直列六缸发动机,搭载3.0升涡轮增压柴油发动机的300 SD仍然仅供北美市场。值得一提的是,排量为3.8升和5.0升的V8发动机出现在这一代S级车型中,其中5.0升V8发动机最大功率241马力(177kW)/4750rpm,最大扭矩404N·m/3200rpm,搭配4速自动变速箱,最高时速为225km/h。

奔驰奔驰(进口)奔驰S级1969款 600

  这一代S级车型的车身设计融入了当时最先进的安全研究成果,得益于全新的设计理念,车厢能够抵御时速55公里下发生的正面撞击,而第六代S级轿车也由此成为全球第一款达到正面撞击抵御标准的轿车。在第六代S级推出两年后,梅赛德斯-奔驰S级轿车率先应用了驾驶员安全气囊,并在1985年生产的车型中增加了前排乘客安全气囊,奔驰这一举措也成为汽车安全设计领域又一项创新技术。


更多精彩视频,尽在汽车之家视频平台

  安全气囊的发明源于一次有惊无险的事故。1952年,美国工程师赫特里克驾车中为了躲避一个障碍物,立即猛打方向盘并紧急制动。同时,他和妻子都本能地伸出手臂保护当时正在前排中央座位上的女儿。虽然有惊无险,但这位自学成才的工程师却从中受到启发。他认为必须有一种保护装置在紧急制动或是碰撞时能代替手臂去保护前冲的前排人员。他利用两个星期的时间设计出了一种汽车缓冲安全装置,其原理是在发动机舱内安装一个盛满压缩空气的储气筒,当汽车受到正面碰撞时,惯性冲击力促使一个滑动重块向前移动,从而推动储气筒向隐藏在方向盘中央及仪表板旁的空气袋快速充气,从而可以使车内人员最大限度的减少伤害。

汽车之家

  1981年秋法兰克福车展上,第六代奔驰S级家族增添了一款造型优雅的八缸发动机轿跑车C126),双门硬顶设计使得第六代S级那庞大的身躯显得尤为与众不同。“盾牌”进气格栅并未出现在S级轿跑车上,取而代之的是奔驰那巨大的“三叉星”徽标。其搭载的两款全面改进的V8发动机均运用了当时最新的“梅赛德斯-奔驰能源理念”,有效的减少了燃料消耗和有害气体排放。

奔驰奔驰(进口)奔驰S级1969款 600

  1985年,奔驰在法兰克福车展上推出了全新升级后的第六代S级轿车。改款后的奔驰S级在外观上进行了适度的调整,车身两侧的防护板设计更为平滑,而不再采用沟槽设计。和保险杠一样,侧面防护板的高度也随之降低。轮毂尺寸从之前的14英寸升级为15英寸。改款后的第六代S级轿车在后轴的设计方面也做了一些细微调整,从而降低了发动机噪音,乘坐舒适度大幅提升。

奔驰奔驰(进口)奔驰S级1969款 600

  此外,改款后的S级装配了尺寸更大的刹车盘以提升制动安全性能,加速防滑控制系统(ASR)也出现在第六代奔驰S级车型中。两款新设计的直列六缸发动机取代了使用多年的2.8升M110发动机,其中还包括4.2升的V8发动机。5.0升发动机新配备了电子点火系统和博世KE Jetronic电控机械喷射系统之后,输出功率达到245马力(180kW)。

奔驰奔驰(进口)奔驰S级以往经典版

  改款S级系列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搭载5.6升八缸发动机的车型,该款发动机是通过增加了之前5.0升V8发动机的冲程而演变而来,输出功率可达272马力(200kW)。另外,还有高功率版发动机可供选择,最大功率300马力(221kW)/5000rpm,最大扭矩455N·m/3750rpm。虽然该款发动机并未整合闭环排放控制系统,但即使没有催化转换器,这款发动机仍能满足欧洲规定的排放标准,装配这款发动机的560 SEL和560 SEC最高时速可达250km/h,这也成为第六代奔驰S级动力最强劲的量产车型。

奔驰奔驰(进口)奔驰S级1969款 600

  与上一代奔驰S级相同,搭载V8发动机的第六代奔驰S级同样也推出了防弹车型。该车型在防护设计方面进一步完善,经过缜密研发的第六代奔驰S级防弹车共生产了1465辆。第一辆500 SEL防弹车于1983年1月正式投产,该车也成为第六代S级系列车型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奔驰奔驰(进口)奔驰S级1969款 600

  奔驰S级似乎与教皇有着不解之缘,第六代奔驰S级同样受梵蒂冈教皇委托而单独定制了500 SEL教皇版车型。有趣的是,该车并未像此前几款奔驰教皇版车型采用软顶设计,而是在500 SEL的基础上将轴距又加长了200毫米,车顶也加高了30毫米。后排仍为单座设计并配有天窗,前排车顶上方则装备了透明防弹护板。1985年8月,奔驰500 SEL教皇版正式交付使用。

汽车之家

  1991年3月的日内瓦车展上,第六代奔驰S级的继任者亮相车展。尽管新车型在车展后一个月就投入生产,但用于出口的第六代奔驰S级仍然继续生产了一段时间。大多数车型于1991年8月至10月底相继停产,最后几辆第六代S级防弹车直到1992年4月才正式下线。在整整12年的生产期内,梅赛德斯-奔驰共生产了818036辆第六代S级系列车型,这使得第六代S级成为梅赛德斯-奔驰历史上最成功的豪华轿车之一。


第六代奔驰S级(W126)在中国

奔驰奔驰(进口)奔驰S级1969款 600

  W126是国内首次大批量引入的奔驰S级轿车,80年代末期,大量第六代奔驰S级轿车通过正规渠道被引入国内市场,其中多以奔驰420 SEL为主。一时间,这款体型庞大、造型威武、车头耸立着三叉星徽的高档轿车迅速被国人所熟知。此后,由于国外盗抢车和二手车大量涌入国内市场,导致正规渠道引入的W126逐渐失去了市场。非正规渠道流入国内市场的W126型号五花八门,其中主要为欧规、美规及日规(日规左舵车,日本允许进口左舵高档车型)的W126车型。

奔驰奔驰(进口)奔驰S级1969款 600

  也正是在那时,第六代奔驰S级在国内的保有量达到鼎盛时期,全国各地随处可见标准轴距及长轴版的第六代奔驰S级,一些沿海城市甚至能见到第六代S级轿跑版。欧规版和美规版的W126从外观便很容易辨别,美规车型大灯为分体式,前后保险杠明显比欧规车型要长出许多,当时基本各种型号的第六代奔驰S级都曾出现在我们的身边,国人也正是从那时开始对这款奔驰旗舰车型产生了难以言表的特殊感情,从婚庆车队里清一色的“大奔”就能看出国人心中的“奔驰情怀”。

向编辑李昊鹏提问
文章标签: 车系历史
文章导航
展开全部目录收起全部目录
收藏
+1
+1
发表我的评论
您认为文章写的好么:
评价内容: 修改 本文共有 4 个网友评价,其中100.00%好评,0%差评。
评价理由:语句不通/文章阅读困难
0/5000字 提 交 同步到:
最新文章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