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济南出发,
一直往南方开,一直往南方开。
让时光从车轮碾过,抛向身后。
一直向前方开,一直向前方开。
从古意,直开到新生。
3月7日
济南
光是济南的名字,
就带着“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味道。
齐鲁大地毓秀的山川与悠久的文明,
赋予了这里别样的灵气。
让这座老城,每天都有着平凡琐碎却独特诱人的故事。
济南家家泉水,户户垂杨,
故又被称为“泉城”。
“设若没有这泉,济南定会丢失了一半的美。”
活泼明丽的趵突泉与安静秀美的大明湖映着半城山色,
绘成一幅巨大的彩色画卷。
车队行进到莱芜饱览湖光山色,
于次日探访孔子故里——曲阜。
这里因孔孟文化的盛行而被奉为“东方圣城”。
房顶的飞檐、镌刻的铭文、古旧的牌坊,
仿佛都在诉说着一句句诗文:
“有朋自远方来……”
3月9日
青岛
“山岩耸秀,林木蓊郁”。
青岛之所以为青岛,
便是因为从前这岛上绿树成荫,终年郁郁葱葱。
只是如今这里已不是一个岛、一座山、一个海口的概念。
作为东部沿海重要的经济中心和海港城市 ,
它因历史和发展而焕发出别样的新机。
在清晨的海岸,
博越与外出训练的年轻海军擦身而过。
从他们身上散发出的活力与军人特有的坚定。
仿佛看到了明天初升的太阳。
夕阳用金色蒙住了树青与海蓝,
将这座城市变得像一座沉静感伤的雕像。
海浪涌动,飞鸟鸣唱。
仿佛在与车队告别。
轻轻鸣笛,告诉它们,
我们来过,我们会记得。
3月10日
连云港
一路闻着海风与扑面而来的,淡淡盐味的水汽
我们驶入“东海第一胜境”。
这里面向连岛、背倚云台山,
连云港因此而得名。
这里是南北和陆海过渡的交汇点,
是国际通道新亚欧大陆桥东端桥头堡。
连接海运与陆运是国家重要交通枢纽之一。
国人引以为傲的中国“质”造由此迈出国门。
离开港口时,博越巧遇巡经连云港的海警船。
我们向守护着祖国的卫士们招手。
他们向扬名中国“质造”的勇士鸣笛。
英雄才相惜,便又要匆匆离去。
也许彼此都不会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越 是突破,是一次新生
行 是姿态,是一种修行
越行记 记录不断前行的力量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