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车闻中心 行业动态 正文

辞旧迎新 2017年实施的汽车新政策汇总

收藏 阅读全文 (0条) 举报/纠错

汽车之家

政策内容:

  2016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办公厅发布《新能源汽车碳配额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这可以看成是一种激励形式的补贴政策。新能源汽车碳配额和其他如石化、化工等八大重点行业不同,这些行业是以碳排放量确定需清缴的碳配额,而“新能源汽车碳配额”是指汽车企业生产和进口的新能源车在使用中相对于燃油车减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整个机制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设计基本一致,包括了报告、核查、清缴等。对于逾期不履行的,对不足的配额量,将按照清缴截止日前一年配额市场均价处以3-5倍的罚款,同时在其下一年度生产或获取的配额中扣除。

  能参与交易的主体,仅限于有一定规模的燃油汽车企业、新能源汽车企业和政府授权的机构。企业通过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进行交易,但新能源汽车碳配额作为一种独立的交易产品,在交易体系中将单独管理,避免与其他配额交易交叉。

汽车之家

  该管理办法借鉴了美国加州零排放汽车法案,并结合中国现有的燃油汽车油耗管理政策,将两者合并实施对汽车碳排放进行管理。企业可通过生产、进口新能源汽车生成新能源汽车碳配额,或从碳配额市场交易获取新能源汽车碳配额,同时政府可通过掌握一定碳配额或通过财政资金回购部分碳配额用于调控。在配额计算方面,燃油汽车规模企业应缴的新能源汽车碳配额数量,根据其生产和进口的燃油汽车数量、产品构成、新能源汽车年度比例要求等计算得出。

  影响:

  我国新能源车发展正从补贴转向奖惩,一是为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对汽车温室气体排放的控制和管理,二是为了防范骗补行为、通过市场激励倒逼企业更加注重燃油车低耗能的技术。相比于财政补贴,推行碳配额政策既能有利于新能源乘用车市场的发展和生产比例结构的调整,又能建立燃油汽车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有效机制,接力退坡的财税扶持政策,成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制度保障。

汽车之家

政策内容:

  工信部于2016年8月发布《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修订征求意见稿)》。《意见稿》重新划定新能源汽车范围,提高企业准入门槛,强化产品安全监控。工信部将新能源汽车范围调整为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在企业准入方面,取消了企业应掌握车载能源、驱动系统、控制系统三项“核心技术”之一的要求,调整为应具备生产新能源汽车产品所必需的设计开发能力、生产能力、产品生产一致性保证能力、售后服务及产品安全保障能力。按照《要求》,审查条件将有17项具体条款,其中有8项为否决条款,只要超过2项未达标,则该企业就不被准入。

汽车之家

  此外,在监管方面,规定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应建立产品售后服务承诺制度,包括设立对新能源汽车产品的监控平台,增加对已销售的全部新能源汽车的运行和安全状态进行跟踪。

影响:

  普惠式补贴有利于新兴行业的初期发展,但长期执行则不利于行业成长,甚至有不具备资质的企业为了补贴而本末倒置。但随着新的准入规则实施后,预计未来新增新能源车企不会有大幅度增长。目前,已获得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企业不足个位数,而那些暂未获得资质的大型车企也将展开激烈的竞争。相信在市场和政策的指挥下,有实力的企业将会淘汰掉不合格的企业,最终完成行业洗牌。

文章标签: 政策法规
文章导航
收藏
+1
+1
推荐阅读
发表我的评论
您认为文章写的好么:
评价内容: 修改 本文共有 4 个网友评价,其中100.00%好评,0%差评。
评价理由:语句不通/文章阅读困难
0/5000字 提 交 同步到:
最新文章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