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技术设计 技术讲堂 正文

CR-V刹车召回背后引发的供应商发展问题

收藏 阅读全文 (0条) 举报/纠错

◇ 电装与爱信:亲儿子也偏心?

  看完了德国的两家大型供应商,我们将视野回到亚洲。作为亚洲汽车工业强国,日本同样有着两家规模较大的供应商,它们分别是电装(DENSO)和爱信(Aisin),至于为何将这两家放在一起说,其实懂得人自然懂。(不明白?还不赶紧看看之前的供应商文章:电装的故事

汽车之家

  很多人第一次了解到爱信,是因为爱信的变速箱,而很多人第一次了解到电装,是因为电装生产火花塞。虽然它们真正的业务范围远不止这么小,但单从这一点上来说,你应该就明白了二者在领域方面的区别:爱信更趋于开发设计机械零部件,电装则更趋于量产一些常用、常见的车用零件。话虽如此,从两家供应商未来的发展角度上来看,丰田似乎越来越重视爱信的存在,而逐渐淡化电装在新技术领域方面的工作。

汽车之家

视频:爱信纵置10AT变速箱技术展示


更多精彩视频,尽在汽车之家视频平台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视频:爱信/ADVICS部分零部件技术展示


更多精彩视频,尽在汽车之家视频平台

  反观电装,在车展上似乎就没有那么风生水起,大搞先进技术推进之势,在展台上仅仅展出了一个混动车模型,并在这其中标注了一些来自电装生产的零部件。诚然,电装在各大供应商当中素以质量稳定并且价格合理著称,受到全球车企的青睐也不意外,但让大部分新技术开发工作留给爱信去做,让电装维持现状量产零部件的做法,似乎能看出丰田还是有些“偏心”的。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所以说,爱信与电装的关系,看似是丰田的“偏心”,实际上二者并不存在什么矛盾或过大的市场交集。爱信更加专注于大机械部件,像变速箱、刹车系统和驱动系这些大部件才是它们的主攻市场,而电装更专注于一些零部件,并且从主要涉及领域上来说,电装提供的大多为电子方面的零部件,像启动机、电子助力转向等零部件才是它们的专长。

汽车之家

  也就是说,在面对新能源转型方面,素以混动著称的丰田绝对不会让这哥俩落下脚步。单从法兰克福车展的布局展示上来看,爱信未来将更专注于做新能源硬件方面的工作,像什么混动、电动车变速箱、电驱动系统都是未来的关键业务;而电装在保留原有零配件业务的同时,更大力度地发展其电驱、电子等领域的优势,才是未来转型的关键。而爱信+电装的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并在ADVICS品牌上实现技术创新,也是丰田希望看到的。

一句话总结:

  看似偏心,其实是重点不一样,哥俩分工明确,在面对新能源转型上简直就是轻车熟路。

◇ 采埃孚:收了TRW之后,未来将如何转型?

  刚才说到了爱信,相信很多人除了听我在这儿吹半天,更好奇的是爱信死对头——采埃孚(ZF)。为何这么说?相信对车辆稍微深入了解的人都知道,在AT自动变速箱领域,车企们选择爱信或者采埃孚,基本上就代表着这车变速箱“无敌”了。

汽车之家

  在之前的文章当中,我们曾对这家“变速箱厂”有过详细介绍(链接在此:采埃孚历史)。而今天,我打算和大家聊聊它与爱信在未来所面对的不一样的难题。虽然二者作为变速箱企业,曾给全世界各大车企供应优秀好用且质量稳定的变速箱产品,但不同的是,爱信的主要客户大多诉求为横置变速箱,而采埃孚更擅长于为它的客户们提供纵置变速箱。

汽车之家

  这款著名的8AT变速箱可谓是让采埃孚集团赚了不少钱,现如今大多数宝马捷豹阿尔法·罗密欧等欧系品牌纵置8AT变速箱均是采埃孚8HP系列,并且从口碑上来看,这款变速箱的可靠性还不错,与大多数车企的整合程度也比较高,调校水平优秀。单从这一方面来看,爱信似乎还有着一定距离。

汽车之家

  除了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横置、纵置AT自动变速箱产品之外,采埃孚近年来还帮助不少车企开发他们的变速箱产品,最为著名的当属保时捷PDK变速箱了。这套被誉为“世界最强双离合”的变速箱并非完全由保时捷开发制造完成的,没有采埃孚的技术支持与结构设计,PDK也不会出现在保时捷上,保时捷要是没有采埃孚的帮助,也许现在还在用以前那套一大堆齿轮组的老旧AT变速箱呢。

汽车之家

  和爱信一样,谁叫人家两家掌握核心科技:行星齿轮控制与滑阀箱控制呢?变速箱其实并不复杂,但想做出聪明好用并且质量好的变速箱,我只服爱信和采埃孚,受到世界青睐也就不意外了。然而在面对未来的新能源转型方面,采埃孚的道路似乎并不像爱信那么顺利。

汽车之家

  然而仅仅针对混动车型做出一些变速箱的改进,显然这些德国人反应还不够快,要知道爱信已经打上电动车变速箱的主意了,在这一方面,采埃孚的动作还有些慢。当然这并不是没有原因的,毕竟爱信与丰田关系微妙,二者齐心,相互扶持,从技术团队规模上、应对变化的反应速度和资金实力上来说,采埃孚还需努力才行。

  而后,我们就要提到一个品牌:TRW(美国天合)。这一老牌供应商一直致力于开发安全性相关零部件,并长期为奔驰、宝马、大众福特等诸多车企提供悬架、转向等结构件。在2015年,TRW被采埃孚高价收购,而TRW近两年来似乎一直都比较默默无闻,其实,在面对新能源转型方面,TRW有着自己的想法:让其擅长的安全技术能在自动驾驶领域得到进一步发展。

汽车之家

  在主动安全领域,借助自家的S-Cam前置摄像头技术,配合电动助力转向和刹车系统,TRW已经可以实现车辆的ACC自适应巡航、AEB主动刹车和车道保持功能,并且在未来,它们将借助于这些功能,全面进军无人驾驶领域。但就目前而言,TRW所能实现的这些主动安全技术,其实对于博世和大陆这样的一线供应商而言也已经得到了量产,在新技术竞争力方面似乎并不够突出,难以做到人无我有。

一句话总结:

  采埃孚产品布局较窄、转型慢,加上TRW迟迟没有什么独特的量产主动安全技术,这些都将是未来制约采埃孚发展的关键。

文章标签: 新鲜技术解读
文章导航
展开全部目录收起全部目录
收藏
+1
+1
推荐阅读
发表我的评论
您认为文章写的好么:
评价内容: 修改 本文共有 4 个网友评价,其中100.00%好评,0%差评。
评价理由:语句不通/文章阅读困难
0/5000字 提 交 同步到:
最新文章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