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丰C-HR采用的是带有三根横向控制臂和一根纵向控制臂的E型多连杆式后悬架(丰田官方称为“双叉臂独立悬架”)。在同级别日系车型中,很少有采用独立后悬架的车型。我查询了一下汽车之家的产品库,日系小型SUV中,就只有进口的2014款英菲尼迪ESQ 1.6T率动版车型采用了多连杆独立后悬架。
C-HR的后悬架各控制臂和后轮轴承座均采用的是钢制部件,下控制臂上采用了较多的开孔设计来实现部件的轻量化。C-HR的后悬架在结构和设计上与同样源自TNGA架构的全新凯美瑞有着较高的相似度。
为了让C-HR拥有安稳的操控感觉,同时兼顾舒适性。工程师在车辆调校阶段,纵臂与车身连接位置的高度是以10mm高度差为间隔进行测试调校的,以找到理想的操控感觉。为什么不能通过计算机模拟优化设计呢?这是因为计算机虽然能很好模拟悬架刚性构件(如控制臂)的运动特性,但对于弹性体(如橡胶衬套和轮胎)还不能达到非常精确的模拟。所以对于悬架系统的模拟结果与实际还是有差距的,且操控感觉还是以人为本的东西,还是要靠有经验的测试工程师在实车上进行细致调校,以找到与车型定位相符的驾乘感觉。
● 底盘其他细节
广丰C-HR的发动机舱底部、车身底部、油箱附近区域都铺设了树脂材质护板。这些护板的覆盖范围较为全面,在起到较好防护性能的同时也让整个底盘变得更为平整,降低了底盘的风阻系数。
C-HR这款车型偏重于车辆的运动性能,所以该车在调校的时候对于车辆的转向响应、加速制动性能都有较高的要求。为了让车身能够更快速地跟随悬架系统的转向动作,工程师在车身底部的中央隧道位置增加了三根铝合金横梁,以提升车身的整体刚性,从而让来自悬架的力能够更快速地在车身上传递,实现更为快速的操控响应。
● 全文总结
广丰C-HR的底盘采用了前麦弗逊后多连杆的配置,其中后多连杆悬架配置在同级车型上并不常见,该配置能够更好地平衡操控稳定性和乘坐舒适性,与该车型强调运动的市场定位和设计目标相契合。与其主要竞品相比,C-HR底盘结构最大的优势就是采用了成本更高、性能更好的后独立悬架,这将成为C-HR在市场立足的根本。C-HR的底盘铺设了多块树脂材质护板,覆盖区域较为全面,使得底盘整体较为平整,降低了风阻,提升了整车的空气动力学性能。得益于TNGA架构带来的工艺和技术升级,C-HR在整体底盘工艺上达到了目前合资车型的主流水平。(图/文/摄/汽车之家 常庆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