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侧向车位自动泊车体验
● 车位探测敏感度
鉴于测试安全和实验必要性等因素,我们取消了之前的探测速度测试,因为目前几乎所有的自动泊车系统的工作时速基本都在15km/h-40km/h之间,因此我们建议大家在使用自动泊车时均以保障安全为第一前提,缓速驶过车位进行探测即可。
这个环节是所有项目中最具主观色彩的,也是和车主们关系最大的部分,自动泊车系统的探测能力决定了它是否可以在你驶过车位时精准识别出车位,且可以顺利开启泊车功能,然后你才能说它具体好不好用、倒车倒得好不好,正不正。
10次试验共有7次探测出车位,可能有的朋友会觉得成绩还不错啊。但相较于之前测试的大众第二代自动泊车来说,这个成绩不是很理想,第二代在探测车位方面,10次探测基本都可以识别出来,成功率100%。在实际生活中,自动泊车本身就不是使用率很高的功能,如果识别率不是很完美,可能就会影响车主对它的印象,从而放弃使用这个功能。
● 可识别车位最小间距
迈腾的整车长度为4866mm,根据试验它可以识别并能够停进去的最小车位为5900mm。在上次测试大众第二代自动泊车时,侧向车位的最小间距为5400mm,而这次的成绩比第二代多了500mm,看上去空隙比较大,但这是为了让车辆能够更轻松的进入车位,第二代可进入的车位非常极限,而第三代间距变大,车辆驶入驶出也更方便一些。
从图片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出,这次体验全新迈腾的自动泊车,侧向最小车位间距要比两年多前测试的间距大了不少。另外,之前测试的2013款迈腾与2017款迈腾,在车辆的长度和宽度上基本没什么变化。
● 车身与车位间的最大探测距离
经过反复尝试车身与车位间距,最终能够识别车位的距离是≤1200mm,也就是大约2个人并排站的宽度,大于这个距离一点点也是可以识别的,但有概率,总体来这个距离够用。
● 车位另一侧有障碍物
这个测试项目主要是为了模拟周围空间比较狭小,比如在马路的辅路停车时车辆左右两边都有障碍物,自动泊车系统是否会识别出车位并安全的把车停进去,如果车位的另一侧有障碍物的话,为了车头不碰到这一侧障碍物需要保持留有一定距离,如果这一侧距离留得不够,自动泊车将不启动。
迈腾需要与左侧障碍物保持1750mm的距离才可以自动泊车,它需要左侧有很大的空间才可以实现自动泊车,这有可能是为了保证自动泊车时的安全而如此设计,但实际生活中,如果遇到一些比较极限的停车地点,自动泊车可能就无法正常泊车了。
★ 垂直车位自动泊车体验
● 可探出垂直车位的最小间距
对于垂直车位来说,迈腾这套自动泊车系统能够探测出≥2700mm的车位,也就是比车身宽度多868mm的车位,这个成绩还算不错,比较正常。
相较于大众第二代自动泊车,第三代垂直车位的最小间距大了一些。不过从图片中可以看到,第二代自动泊车最小间距有些极限,停进车位后两边的车门无法全部打开,车内人员无法正常上下车,而第三代留出的距离上下车不会受影响。我们猜测,这是设计师为了提高用户体验而做的优化。
迈腾自动泊车测试 | ||
测试项目 | 第三代自动泊车测试结果 | 第二代自动泊车测试结果 |
1:车身与车位间的最大探测距离 | 1200mm | 500mm |
2:可探测出车位的最小间距 (侧向车位) | 5900mm | 5400mm |
3:车身与左侧有障碍物之间的距离 | 1750mm | 1000mm |
4:可探测出车位的最小间距 (垂直车位) | 2700mm | 2432mm |
5:不系安全带/不锁车门是否可以使用自动泊车 | 是 | 是 |
6:探测到车后的障碍物是否能自动刹停 | 否 | 否 |
★ 文章总结:
2017款迈腾搭载的大众第三代自动泊车系统,如果是第一次使用的人,基本上手没有难度,相比第二代优化了操作步骤。在自动泊车过程中,除了侧方泊车偶尔会在中途自动停止外,其他表现还算不错,虽然泊车时需要周围比较大的空间,不像第二代自动泊车那样极限,但有可能是为了自动泊车时的安全而进行的修改。垂直车位方面,表现还比较让人满意,虽然最小车位间距没有第二代那样极限,但不会出现不能上下车的情况,也算是一个人性化的改进。(图/文 汽车之家 张欣)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