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来轮胎的原材料会有什么变化?反正听起来挺好吃的!
在米其林的规划表中把需要提升的可回收材料分为化学材料和生物材料两类,化学材料除了橡胶和金属,还与合作伙伴搞出一种叫“橡胶微粒”的可再生材料,这种材料提取自很多可回收利用的生活用品,塑料、消费品、涂料、密封剂、建筑材料、沥青和回收的轮胎橡胶,而这类回收的工作就属于上面说过的,必须得到相关行业链的有效跟进才能达成,比如垃圾分类回收行业的继续完善给予的支持。
为了达成目标米其林在近期收购了一家名叫里海科技的公司(Lehigh Technologies),该公司主推的就是回收轮胎炼橡胶微粉技术,而米其林与其合资的新工厂则计划在今年夏天就开始投入使用了,总之,落地,是好事儿。
而生物材料听起来就更有意思了,除了现在已经运营在轮胎生产中的天然橡胶和葵花油,在未来20年左右还会将一种叫柠檬烯的天然提取物加入到轮胎中,而更进一步则是加入一些听起来很好吃的原材料,比如粮食或者是糖。其实生物材料对于汽车也不是新课题了,有的车企为了优化VOC(挥发性有机物),也将生物材料加入到内饰零件制造中,比如你的车中控台和门板上很有可能含有土豆淀粉之类的东西……
● 收回的轮胎用来做什么?
其实轮胎回收后能继续运用在轮胎再制造上的只是很少一部分,而旧轮胎分解出来的材料可能会出现在更多的新产品上,比如塑料制品或是其它一些橡胶制品,也许你买的某一双鞋的鞋底就是从跑旧了的轮胎中提炼出来的,甚至米其林的一家合作伙伴还提出可以用这些提炼出来的橡胶颗粒进行加工做成家具。除此之外,还有一小部分可回收的材料将被转换成能源发挥余热。
● 未来的未来,轮胎可能更“矫情”了
对于当今的轮胎的技术应用,如果让我用一句话形容就是矫情,没错,真的就是矫情。
轮胎滚动起来产生的效果会影响几方面,抓地力、干地性能、湿地性能、噪音、舒适性、油耗,每一项单独拿出来都是会影响驾驶员主观体验,严格的说它们互相之间是没有什么必然联系的,但问题就在于,它们之间有些是互相矛盾的选项。
平时朋友问我换轮胎的时候也都会提到以上这些需求,要抓地好、还不能吵、还得省油,有喜欢开车的还要讲究点儿操控性,这问题真心不好回答的……都是有一定程度的取舍的。
在当前海量的汽车新闻里,电动和自动驾驶两个词相信您已经看腻了,车企也在大幅度发展这个领域的技术应用(更多的是辅助自动功能),虽然现在我内心也对真正意义上的自动驾驶打一个问号,但不妨让我们试想一下,随着未来自动化功能的增多,那么社会上则会有一部分车辆将操控的需求极度淡化,届时我们需要的轮胎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
车辆都按照乘客需要的要求进行驾驶,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汽车行驶本身也会变得超级没有存在感,就好比开车的时候拐一个S弯体验0.X的G值会让你得到乐趣和刺激感,但在地铁车厢里你却不希望有一点点行驶轨迹的改变,拥有自动化驾驶功能的车也是同理。
所以自动驾驶来到后轮胎的安静和舒适性需求则会无形被放大,即电动车的动力系统产生的噪音比内燃机发动机要小很多,风噪和轮胎产生的噪音会更加暴露;而电动车比燃油车更重,所以对于轮胎支撑强度的需求也同时增高,然而这两项需求很大程度上是相互起负面影响的,是不是听起来就略矛盾?
当我将上面的问题抛给米其林的Terry Gettys(集团研发总监)时,他也表示轮胎技术的发展其实用各种方法减少轮胎仅有的几项功能之间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