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操控环节
为了直观反映轮胎的行驶表现,我们安排了动态操控项目,分为:编辑场地操控和试车手赛道操控,在场地操控环节中,我们准备了绕桩和麋鹿两项测试,测试方法为:在空载状态下,以恒定速度过桩或避障,逐渐提升车速以ESC系统介入时的车速来评价轮胎操控。桩桶码放间隔为18米,麋鹿测试的障碍物距离参照VDA桩桶摆放方案,该方案等同于ISO 3888-2标准。
IDIADA车主主观评价
干地操控部分依旧由西班牙测试车手Frank Tellería完成。相比编辑层面的主观评价,专业测试车手在评判维度,评判逻辑方面会更加细致,整体的评判标准也会更加体系化,他将分别从直线操控稳定性与行驶稳定性两个大的维度,干地湿地两种不同路况环境来综合评价将军HT5的操控表现,其中共涉及总计13个维度。
呃~怎么说呢,作为一个有着百年历史的越野轮胎品牌,它在越野胎领域的表现是有目共睹的,MT5在泥地中的亮眼表现至今我都历历在目,就算和一线品牌PK也是毫不示弱,绝对对得起它的美式情怀。咳咳~然而它在SUV轮胎方面的表现似乎给这个百年品牌的背书带来了不小的尴尬。
就说最为直观的动态测试吧,无论是干地还是湿地的成绩都让它很难去打动它的目标群体,尤其是在各大轮胎厂商都在倾注心力的SUV领域。“术业有专攻”,这是我个人对它最大的感慨。SUV轮胎终究还是和越野胎不一样的,而从HT5的表现再结合它的品牌来看,我觉得它更像是为了陪衬AT5和MT5光环而诞生的绿叶角色。(文/汽车之家 任博)
扩展阅读:《不可小视!它在越野领域可是一把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