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盲目自信的法国人
当时间跨入20世纪最后20年的大门后,虽然内燃机在当时大有潜力可挖,但习惯未雨绸缪的车企领导层已经为了下个时代开始布局。于是,今天的我们看到了一些欧洲车企在摆脱石油危机阴影后,为了更远的将来进行了很多尝试。
1985年对标致而言是难以忘却的,一方面标致205获得了空前的成功,另一方面他们在东方找到了合作伙伴。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在成熟市场中站稳脚跟,同时在新兴市场找到了破冰点对任何一个车企而言,前景都是光明的。不过,法国人并不满足,他们希望通过纯电动产品赢得远期的胜利,因此1985年他们推出了具有试探意味的J5 EV。
不过,法国人忽视了一个问题。以当时的电池技术,微型、小型纯电动车续航里程尚无法与传统内燃机车型抗衡,如果想驱动体积更大,且需要载货的车辆就需要背负更多电池组。这将造成整车质量大幅上涨,进而影响续航。
J5 EV的失败并未对标致产生明显的警示作用,80年代后期法国人还曾有过尝试将104、205等车型变成EV的尝试,他们希望借此成为纯电动领域的领导者,但技术、定位等多方面原因让这些幻想一一破灭。
■ 尚未落幕的故事
尽管此前的尝试都称不上成功,但当时间推移至1990年后,越来越多的欧洲车企坐不住了,这其中就包括了大众。稍向前看,大众在纯电动领域的研发工作也可以追溯至70年代,当时他们拿出的是自家引以为豪的产品高尔夫做实验。
虽然第一款车型算不上成功,但大众显然没有打算收手,毕竟对一项堪称长远的投资而言,短期是否能获得回馈并不那么重要,因此在这之后大众陆续在接下来换代的高尔夫上不断进行着纯电动化试验。
全文总结:
一直以来,我们都喜欢读成功学、名人传记,实际上过往失败的案例也不失为学习的教材。今天很多人喜欢将纯电动称为新能源,实际上它与内燃机诞生时间几乎相同,但因为后者进化速度更快,因而成为了过去一个多世纪的宠儿。当时间跨入20世纪的后30年,车企们在各种因素影响下,推进了纯电动技术的研发,这才有了今天的故事。当然,这只是沧海一粟,有时间我们一一道来。(文/图 汽车之家 唐朝)